冠心病有什么特点?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常被称为“冠心病”。但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包括炎症、栓塞等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五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临床上常分为稳定型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常见原因: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食不合理、缺乏体育活动、饮酒过量等。
常见症状:典型的胸痛、心前区不适、心悸、乏力、猝死、发热、出汗、恐慌、恶心、呕吐和心力衰竭。
冠心病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3的高脂血症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和诱因: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变危险因素和不可变危险因素。了解和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高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包括吸烟在内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不合理饮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乏体育活动,饮酒过量,还有社会心理因素。不可逆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家族史。此外,与感染有关,如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等。
冠心病的发病往往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腹感、大量吸烟饮酒有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1.症状
(1)典型胸痛
由于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突发心前区疼痛,多为阵发性绞痛或挤压痛,也可有压迫感。疼痛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向上放射至左肩、手臂甚至小指、无名指,可通过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缓解。胸痛的部位还可涉及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胸痛也可发生在安静状态或夜间,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又称变异型心绞痛。如果胸痛的性质发生变化,如近期进行性胸痛,痛阈逐渐降低,即使休息或睡眠时也可出现一点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疼痛加重,频率变化,持续时间延长,不能通过去除诱因或服用硝酸甘油缓解。这时往往会怀疑不稳定型心绞痛。
(2)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悸或乏力,或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有些病人可能没有疼痛,如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
(3)猝死约1/3患者首次患冠心病。
(4)其他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出汗、惊恐、恶心、呕吐等。心力衰竭患者可能会出现。
2.符号
心绞痛患者在发作前没有什么特别的。患者可能有减弱的心音和心包摩擦音。合并室间隔穿孔和乳头肌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在相应部位听到杂音。心律不齐时,听诊心律不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尤其是患者有症状时,是最主要的检查手段,心律失常也能发现。不攻击的时候大多没有特异性。心绞痛发作时,S-T段异常压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有一过性S-T段抬高。不稳定型心绞痛常有明显的S-T段压低和T波倒置。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①急性期异常Q波和S-T段抬高。②亚急性期仅异常Q波和T波倒置(梗死后数天至数周)。③仅在慢性期或陈旧期(3 ~ 6个月)出现异常Q波。如果S-T段抬高持续6个月以上,可能合并室壁瘤。如果T波持续倒置,称为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冠状动脉缺血。
2.心电图负荷试验
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如双嘧达莫和异丙肾上腺素试验)。对于无症状或症状短暂、安静状态下难以捕捉的患者,可通过运动或药物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肌缺血,通过记录心电图ST-T的变化来确认心肌缺血的存在。运动负荷试验最常用,阳性结果异常。但疑似心肌梗死的患者禁忌。
3.动态心电图
它是一种能长时间连续记录和分析活动和静息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这项技术最早是Holter在1947中用来监测电活动的,所以也叫Holter。这种方法可以观察和记录患者日常生活中心电图的变化,如短暂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T改变。无创,方便,易被患者接受。
4.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根据病史和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部分患者不能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时可做此检查。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区域,确定缺血的部位和范围。结合运动负荷试验,可以提高检出率。
5.超声波心动描记术
超声心动图可以检查心脏的形态、结构、室壁运动和左心室功能,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室壁瘤、心内血栓、心脏破裂、乳头肌功能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其准确性与超声检查人员的经验密切相关。
6.血液学检查
通常需要测量血脂、血糖等指标来评估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肌损伤标志物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心肌肌钙蛋白。
7.冠状动脉CT
多层螺旋CT心脏和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无创、低风险、快速的检查方法,已逐渐成为冠心病早期筛查和随访的重要手段。适用于:①不典型胸痛患者,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或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不能确诊。②低危冠心病患者的诊断。③怀疑冠心病,但不能做冠状动脉造影。④无症状高危冠心病患者的筛查。⑤已知冠心病或介入及外科治疗后的随访。
8.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成像技术
它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以确定冠状动脉是否有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并据此指导进一步的治疗。血管内超声可以确定冠状动脉的形状和狭窄程度。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断层成像技术,可以更好地观察血管管腔和管壁的变化。左心室造影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适应证是:对于药物治疗后出现严重心绞痛的患者,应明确动脉病变考虑搭桥;②胸痛类似心绞痛,无法确诊。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
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临床症状,结合辅助检查寻找心肌缺血或冠状动脉闭塞的证据,心肌损伤标志物判断是否有心肌坏死。发现心肌缺血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常规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和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侵入性检查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但是,正常的冠状动脉造影不能完全否定冠心病。通常先进行无创、方便的辅助检查。
冠心病禁忌
烟
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和尼古丁可使组织和心肌缺氧,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增加血液粘度,干扰脂质代谢,促进胆固醇沉积;长期吸烟可降低冠状血管舒张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从而导致和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吸烟改变血脂成分,使高密度蛋白减少,低密度蛋白增加,血清抗氧化作用降低,促进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因此,为了健康,请戒烟。
可乐型饮料
它含有咖啡因,大量的咖啡因会引起血管痉挛,使冠心病患者会因冠状动脉狭窄,表面异常硬化而发生血管痉挛,造成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浓茶
茶叶中含有茶碱、酸和维生素,能增强毛细血管的韧性,扩张血管,降低血胆固醇,改善心脏功能。如果将茶叶与一些中药相结合,还可以形成治疗冠心病的理想食疗药方,喝点绿茶对冠心病患者有益。但浓茶,尤其是浓茶,对冠心病患者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因为茶中含有咖啡因,摄入过量的咖啡因会引起兴奋、焦虑、失眠、心跳加快、心律不齐,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另外,浓茶中鞣酸较多,容易引起便秘。这些因素对冠心病人非常不利。尤其是空腹或夜间喝浓茶,更容易加重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诱发心绞痛或心律失常。因此,冠心病患者宜清淡饮茶,不宜在夜间或早晨,也不宜空腹。
破坏
螃蟹虽然营养丰富,但性寒,含有大量胆固醇,导致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相信胆固醇高的食物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所以他们应该少吃或者不吃,尤其是蟹黄,最好不要吃。
高脂肪食物
高脂高热会进一步升高血脂,增加血液粘稠度,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更容易形成,导致血栓复发。
冠心病患者,肥肉、动物内脏、鱼卵、花生等脂肪性食物,应少吃,全脂牛奶、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脏、内脏、黄油、动物油、椰子油等。应少用或避免,而扁平饮食也应少用油炸、烧烤等方式烹调食物。
同时,冠心病患者也要少吃甜食,减少奶油蛋糕的摄入。另外,避免吃太多的咸酱和咸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
冠心病的治疗包括:①生活方式的改变: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②药物治疗:抗血栓(抗血小板、抗凝)、降低心肌耗氧量(β受体阻滞剂)、缓解心绞痛(硝酸酯类)、调节血脂、稳定斑块(他汀类药物);③血运重建治疗:包括介入治疗(血管内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介入和手术治疗后也应坚持长期标准药物治疗。对于同一个患者,在疾病的某个阶段,药物可以理想地控制病情,而在另一个阶段,单用药物往往无效,因此需要药物联合介入治疗或手术。
1.药物疗法
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作;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减少冠心病的死亡。规范化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缺血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一些血管病变严重甚至完全梗阻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血管重建治疗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1)硝酸盐
这类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5-单硝酸异山梨酯、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硝酸甘油软膏或膏药贴)等。硝酸酯类药物常用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先静脉注射该药。待病情稳定,症状好转后,再口服或贴皮给药。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后,即可停药。持续使用硝酸盐会导致耐药性,有效性会下降。硝酸盐类药物可间隔8 ~ 12小时服用,以减少耐药性。
(2)抗血栓药物
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罗非班,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堵塞血管。首选阿司匹林,维持剂量为每天75 ~ 100 mg。所有冠心病患者,如无禁忌症,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胃肠道溃疡患者慎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每天口服氯吡格雷,一般半年-1年。
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比伐卢定等。通常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也用于介入治疗。
(3)纤溶药物溶栓药物主要有链激酶、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可溶解冠状动脉闭塞时形成的血栓,开放血管,恢复血流,用于急性心肌梗塞。
(4)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不仅能缓解心绞痛,还能预防心律失常。在没有明显禁忌症的情况下,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线药物。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和阿罗洛尔(Almar)等。剂量应该是将心率降低到目标范围。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症和慎用包括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外周血管疾病。
(5)钙通道阻滞剂
可用于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和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控释剂、氨氯地平、地尔硫卓等。不推荐使用短效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片。
(6)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ARB)和醛固酮拮抗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或近期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特别使用此类药物。常用的ACEI药物包括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和福辛普利。如果干咳有明显副作用,可改用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ARB包括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等。用药期间要注意防止低血压。
(7)调脂疗法
调脂疗法适用于所有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在改变生活习惯的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主要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目标是降低到80mg/dl。常用药物有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最近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使用一种特殊的带球囊的导管,通过外周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送入冠状动脉狭窄处。填充球囊可以扩张狭窄的管腔,改善血流,并在扩张的狭窄处放置支架,以防止再狭窄。也可以结合血栓抽吸和旋转研磨。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时间很重要,越快越好。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恢复心肌血流灌注,可以减轻胸痛和缺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适用于严重冠心病患者、不能接受介入治疗或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或有室壁瘤、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的患者。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应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的选择应由心脏外科医生和病人决定。
打呼噜对心脑血管不是好睡眠,而是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