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社会秩序与道德|道德维持社会秩序

规范社会秩序与道德,重建社会公平与信任

在如今的中国,卖包子的不吃自己做的包子,种菜不吃自己种的菜,卖药的不敢吃自己生产的药,卖奶粉则从不吃国产的奶粉......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指出:“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

事实上更可怕的不信任,在于群体心理的巨大分裂。它存在于民间与官方之间,表现为人们不信辟谣,偏信传谣;存在于民众与商业之间,表现为人们不信广告,不信国货,一味青睐洋品牌...... 当然还存在于更多的方面,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 家长不信任老师,患者不信任医生,观光客不信任店家,各式各样的关于怀疑和否定的故事。

谁偷走了中国人的信任感?当造假作假、坑蒙拐骗成为一种风气,甚至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时尚,每个人能做的就只剩两件事了。一个是只相信自己,另一个是绝不相信别人。人们遇到事情,遇到人,总是将质疑放置在信任前面之时,这不正常。但说到谁应该对此负责,公平来讲这是整个社会的***同失败。每个人都该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巨大透支负责。官方的监督缺位,民众价值观的异化,客观上都起到了为社会的负面与病态“添砖加瓦”的作用。

想起那句充满正能量的网络名言:“你所站立的便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中国便怎样。”这话当然不完全对,但我们可以以此为鉴的是,应该放弃那种“一切假丑恶都是体制的错”的公知思维怪圈。修补社会信任的裂缝,需要民众调整心态,用善心、平常心看待外部世界。当然,更需要有关部门承担起自身的责任,通过法律和制度手段规范社会秩序与道德,重建社会的公平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