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易进1959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漫画。在那些激情的岁月里,在新中国几代读者的集体记忆中,帕维尔·科尔察金、冬妮娅等形象已被深深铭记。铺设铁轨的恶劣环境、极其惨烈的战争场面、保罗和冬妮娅在暴风雪中的意外重逢、保罗在身受重伤后与死神的不懈抗争等感人故事,激励和感动了中国亿万青少年。在此,我要介绍同样身残志坚的聋哑画家易进,用画笔勾勒出的精彩人生,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漫画的创作过程,完美再现了苏联作家的成长历程。

易进(1928-),原名冯增春,河北涿鹿人。易进青年时代考入北京京华美术学院,后师从著名画家吴敬亭。因为聋哑残疾,他决定画画,于是取了笔名“一斤”。正如中国出版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姜维朴所说,“这是一个像他的笔名一样有毅力和进取精神的画家”。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文学是中国一代青年读者的最爱:《母亲》、《夏伯阳》、《丹娘和舒拉的故事》、《虹》、《顾莉雅之路》、《日夜》、《白桦》、《远离莫斯科》、《克楚别依》、《帖木儿和他的团队》等。这些作品很多都是以漫画的形式在中国普及和流传的。有两本书是读者熟悉和喜爱的:一本是《童年》、《在地球上》和《我的大学》,是董宏远画的,改编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另一部是易进根据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同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创作的。很多人直到今天还能背诵保罗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属于人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回忆过去的时候,不会为虚度年华而后悔,也不会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终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全部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三个孩子的母亲王苏,应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要求,利用业余时间写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卷)的漫画剧本,绘画任务交给了易进。这位聋哑画家对自己的创作极其认真——他选择了伊美翻译的最好的译本,反复阅读;他借来并购买了大量苏联画报和书刊插图,从他们那里寻找素材。他还经常看苏联电影,包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十多次,他还随身带着速写本,记录电影中的人物、异域风情、服饰、布景等。他在作画时,难免对脑海中构思的动作不确定,于是让同样聋哑的妻子作出相应的手势,并在作画后的画框中使用。

就这样,易进克服了种种困难,倾注了全部心血。1958年完成了第一卷224幅画的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卷)漫画于1959年6月出版,首印110000册。因为王肃工作繁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卷)是根据夏星的剧本改编的,有220幅画,画的还是易进。经过一番紧张的创作,终于在1962结束前完成了草稿。6月,1963,48页漫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印数25.5万册。

在1963首届全国漫画奖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数百部候选漫画中脱颖而出:易进以其残疾人创作的作品征服了专家评委和读者,获得绘画二等奖。这位聋哑画家潜心创作五年,“保罗画保罗”的故事在业内广为传诵。

1971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人民美术出版社率先恢复了连环画的出版,改变了文革时期只有以“样板戏”为题材的连环画的局面,为后来连环画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出版社重印了许多旧漫画书,包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保罗与冬妮娅恋爱的部分被大幅修改,删除了50多张图片。尽管如此,这一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仍然深受读者喜爱。近年来,本着尊重原著的态度,新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原了相关情节和画面,累计发行量达到200多万册。

在易进的漫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生动的人物打动了亿万读者的心:画家用自己深刻的内心感受完成了这部划时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