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钢琴诗人”的是
就人口和面积而言,波兰是东欧最大的国家。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片土地上的居民频频遭到邻国的入侵甚至瓜分。民族多舛的命运孕育了一个坚强却敏感的灵魂,国家悲凉的历史就像一根玫瑰刺扎在一只歌唱的夜莺胸前。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科-肖邦于1810年2月22日下午6点出生在距离华沙六英里的泽拉佐娃-沃拉村。迎接他的是一首小夜曲,恰逢村里举行婚礼,乡村音乐家在肖邦母亲的窗户下拉小提琴。
同年6月65438+10月1日,肖邦一家迁至首都华沙。富饶的土地,华丽的建筑,穿着奢华衣服的行人,让肖邦的童年几乎与“现实生活”脱节。土星,图中月亮的六分仪,见证了他童年家庭环境的影响——诚实的品质和近乎刻板的谦逊。李斯特对此的评价是:“在他的想象中,有从未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露过面的嫩花草。”
上升的处女座让年轻的肖邦面容姣好,温柔顺从,敏感如少女。直到17岁父亲同意放弃学业投身音乐创作之前,肖邦曾多次在上流社会的公共场所演奏钢琴。月亮天秤座对这种社交活动的热爱,以及在交际中的愉快亲切的天性,赢得了当时很多权贵的赞赏。
当肖邦十八岁的时候,他根据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的精选音乐创作了自己的变奏曲。当乌萨博把这首曲子放到正在弹琴的舒曼面前时,他说:“先生们,把帽子摘下来。这是个天才。”舒曼当时对肖邦早期作品中展现的水星六分仪白羊座木星的开朗性格印象深刻。后者回忆道:“我们不需要看标题。我忍不住翻翻乐谱。隐藏在无声音乐中的快乐有一种奇怪的力量。我感觉每个作曲家都是把自己独特的音符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从外表看,贝多芬和莫扎特的文风不同。看到肖邦写的音符,我就想到一双绝对陌生的眼睛,一双如花般美丽的眼睛,一双如罗布般的眼睛,一双如孔雀般的眼睛,一双少女般的眼睛,都在妩媚地看着我。看到“肖邦第二号”这样的标题,怎能不让人惊讶?我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这些评论无疑暗示了舒曼的月亮和肖邦的金水的愉快默契,但肖邦的创作确实受到了双鱼太阳和水瓶座金星强烈情感的启发。青春里对生活的真挚热爱,就像《原野》里的空气一样饱满通透。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降E大调夜曲,作品9之二》,写于1830。海王星的宁静婉约的延伸,精致的钢琴织体,使肖邦的所有夜曲都极其细腻深远,在描写自然之夜时,充满了作者宁静的哀愁。
自从1835年在从巴黎到德国卡尔斯巴德的路上写下的降A大调圆舞曲《告别》以来,肖邦作品的主题基本都集中在思念故乡或者哀悼祖国的命运上。土星的六分仪月亮和命运点在第四宫意味着乡愁一定会占据肖邦敏感的情绪。舒曼将自己的作品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向世界宣告“波兰不会灭亡”。
肖邦晚年的生活极其孤独,他经常称自己为“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在巴黎去世后,人们将他的心脏取出,按照他的遗愿带回波兰。它仍然保存在华沙圣十字教堂左边的第二根柱子里。
还有一点:肖邦去世后,人们在1834中发现了他的fantaisie——C小调即兴曲。这是肖邦所有幻想曲中最困难、最激动人心的作品。这部遗作对瞬间的灵感、形式的自由与严谨、平静的情感有着天然的把握。第二宫天秤座对月亮的完美诠释;木星金水,双鱼太阳,水瓶六分。这是这位英年早逝的钢琴诗人最令人钦佩和难忘的作品之一。
2、傅聪
作为我国著名学者、艺术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的儿子,父亲深厚的中西文化艺术造诣、精辟独到的见解、细致严谨的学风、执着真诚的真理追求,深深影响了傅聪一生的艺术攀登之路。傅聪七岁学琴,九岁师从意大利著名指挥家、钢琴家白梅,1951师从前苏联钢琴家波隆夫人。1953受邀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的《第五帝钢琴协奏曲》,大获成功。同年,在第四届世界青年和学生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公元65438年至0954年,应邀赴波兰留学,师从世界著名钢琴家、杰出的钢琴教育家吉教授。1955年3月获世界最负盛名、最权威的钢琴比赛——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肖邦作品《马祖卡》最杰出演奏奖。各国评委和观众震惊不已,认为他的肖邦作品“被赋予了肖邦的灵魂”。傅聪于65438年至0956年首次游历欧洲,被誉为“钢琴诗人”。
国际钢琴基金会顾问委员会主席凯勒这样评价傅聪:“我感到非常震惊。我似乎认为他完全理解肖邦最内在的意境。无论如何,我深信肖邦的作品应该这样演奏。”除了肖邦的权威演绎,贝多芬、舒伯特、莫扎特、德彪西也是他的代表作。近年来,他进一步研究了斯卡拉蒂的作品,并在斯卡拉蒂的作品中加入了新的机器。
为了追求钢琴演奏的最高境界,傅聪几十年来倾注了全部的精神,这也是傅聪成为今天独特的钢琴诗人的原因。
3、顾胜英
顾圣婴出生于1937年。如果她还活着,今年就六十五岁了,可惜只活到二十九岁。1967年,文革期间,她和母亲、弟弟一起自杀。中国失去了一位天才钢琴家。这是中国音乐产业的巨大损失。熟悉她的人都认为,以她的音乐天赋和勤奋,她可以成为世界级的钢琴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的成就和她为祖国赢得的荣誉将永远载入中国钢琴艺术的史册。
顾胜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音乐比赛金牌的钢琴家。她连续三次获得国际钢琴比赛冠军:1957年,年仅19岁的顾胜英获得第六届莫斯科国际青年节钢琴比赛金奖;1958年,在由来自36个国家的100多名选手参加的第14届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中,她获得了女子组的最高奖,与男子组Polini的最高奖持平。1964年,顾圣婴在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钢琴比赛中再次获奖。作为新中国的文化使者,她多次被国家派往国外演出。她的表演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外国报纸评价她的表演说:“她技巧高明,手指控制力高,乐感细腻,立刻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她是天生的肖邦演奏家,是钢琴诗人”等等。
顾胜英给人留下的突出印象是:音乐辉煌,艺术追求无止境。她和我是同一个苏联专家塔图利安教授的同学。1962年,我们参加了一个由中国青年音乐家组成的演出团体,在香港和澳门演出。我们每天生活在一起,我经常被她的勤奋感动。每天练完琴,她都湿透了,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她练琴一丝不苟,艺术上精益求精,技术要求精准,音乐演奏上有情感投入,既抒情又诗意豪迈。她有一种与时间赛跑的精神和非凡的记忆力。她可以阅读和背诵音乐,而不必通过演奏来背诵一段音乐。所以她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当我们乘火车旅行时,她总是阅读音乐并“练习钢琴”。
顾圣婴的艺术造诣与她的文化素质和多方面的艺术修养是分不开的。她热爱文学,知道如何绘画。在普通中学时,她曾随杨嘉仁先生和李佳璐先生私人学习钢琴,并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技术基础。后来,通过向两位苏联专家——塔图利安和克拉夫琴科学习,她的音乐修养得到了显著提高。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顾圣婴有着崇高的人格和真挚的爱国情怀。她说,“为了我的国家和我的人民,我必须努力奋斗,直到登上高高的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