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江河》笃行日志——生生不息的“反清复明”
许倬云先生在《万古江河》 这样一部以描绘中华文明文化史为主的著作中颇有几分意味地单列了一章节,用以记载清初激烈的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虽然许先生的文锋依旧冷峻理性,但落笔处还是难免流露出几分情结,抚卷读之,回望300余年前汉家英烈为华夏正朔抛颅洒血的铮铮铁骨,不禁为之唏嘘。
许倬云先生文中提及自两宋先亡于金,再亡于元,“中国人在这一时期,深感亡国之痛,也努力兴复,终于朱明崛起,再造中华。”领导了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明太祖朱元璋以复华夏衣冠的勃然雄姿跃上历史舞台时,他就注定是青史中最不应被诋毁的民族英雄!也正因如此,有明一朝,尤重夷夏大防。而清兵入关之后以抹杀汉文化为主要目的的剃发易服更是“直接触动了文化认同,不仅仅是民族间的冲突了。”
在清朝近300年的统治中,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以驱逐鞑虏为目的,以伸张民族大义为根本的反抗运动此起彼伏,从未间断,反抗之激烈,参与之踊跃可谓是历个大一统朝代之最!从南明各政权的相继建立和失败,大顺、大西政权余部与南明的合作和臣服,以及国姓爷郑成功延续明祚,中间还夹杂着嘉定三屠和江阴八十三日等的殊死抵抗。到了清中期,尚有“朱三太子”、吕留良、曾静等人的起义举事;而即便是在清朝末年的风起云涌中,我们还是能看见高举反清复明大旗的光复会等诸多会党。“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江阴闫应元庙中这副正气浩然的绝命联中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个年代的不屈与悲愤!
? 遥想明成祖朱棣当年的豪言壮语:? “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足显汉家风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