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什么濒临失传的东西

“装泥鱼”习俗濒临失传珠海斗门将建泥鱼生态保护区

装泥鱼的传统手工技艺起源于清乾隆三十年间(1765年),由于泥鱼表皮非常光滑,经常在浅滩上跳跃或爬行,很难徒手捕捉,村民们根据泥鱼喜在泥洞里出没的习性,琢磨出了用笼子诱捕的办法,而“装”在广东方言里即“诱捕”之意。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版的《香山县志》卷十四中对这种不知名的小鱼进行了描述:“弹流鱼即田流鱼,一名花鱼,一名七星鱼。色灰黑,长三四寸,身有花点,肉嫩,味清美,可作羹。”因为花鱼长期在滩涂上活动,体表颜色与海泥接近,所以乾务镇虎山村一带的村民习惯把“花鱼”称作“泥鱼”。目前泥鱼的市场价格约为110元/斤,有很高经济价值。

昨日,记者从珠海市斗门区宣传部获悉,有着240多年历史的传统习俗“装泥鱼”,日前正式成为新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斗门区将通过建立泥鱼生态保护区保护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

村民称滩涂为“泥夹万”

“装泥鱼”的传统手工技艺起源于清乾隆三十年间(1765年),由于泥鱼表皮非常光滑,经常在浅滩上跳跃或爬行,很难徒手捕捉,村民们便琢磨起捕捉泥鱼办法。

最初是钓,但未找到合适的钓饵,后来根据泥鱼喜在泥洞里出没的习性,琢磨出了用笼子诱捕的办法,而“装”在广东方言里即“诱捕”之意。

240多年前,斗门区乾务镇虎山村的先人们便以“装泥鱼”为生,他们将大批的鱼贩运至中山、江门、新会、台山等地区,成为当时非常重要的一种贸易形式。

直到上世纪中叶,虎山村90%的农村家庭都以卖泥鱼所得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经常成群结队外出捕鱼。至今当地村民还把广阔的滩涂亲切地称为“泥夹万”(粤方言,意思是指滩涂上的银行)。

“装泥鱼”习俗濒临失传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装泥鱼”集传统手工编织和捕鱼技艺于一身,在斗门区乾务镇广大滩涂地区广为流传。但即使在“装泥鱼”的发源地斗门,现在了解“装泥鱼”的人也越来越少,目前乾务镇会“装泥鱼”的村民以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为主,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

同时,由于泥鱼只能生活在没有污染的自然滩涂中,在工业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自然滩涂又越来越少,这一原本在当地童叟尽知的传统习俗越来越无“用武之地”,“装泥鱼”的场景难得一见。

建泥鱼自然生态保护区

1997年,斗门区文化馆馆长沈俊校就根据这一民俗编成舞蹈《装泥鱼》。他介绍,在全省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中,像“装泥鱼”这样类型的并不多见。

昨日,记者从当地宣传部了解到,对于这一新荣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斗门区委、区政府现已批准划定乾务镇大角头水闸至连湾闸海滩一带为泥鱼生态保护区。

为培养传承人,在乾务镇虎山村黄氏宗祠设立“装泥鱼传承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教他们编织泥鱼笼和鱼篓的习俗,让他们了解“装泥鱼”的历史,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此外,乾务镇将从今年起,每年不定期地组织大型“装泥鱼”系列活动,包括织鱼笼比赛、织泥鱼篓比赛、现场“装泥鱼”等活动,让“装泥鱼”这一传统习俗在活动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为防止泥鱼进笼后逃脱,村民们不断地将泥鱼笼进行改良,最后编织成一种特别的鱼笼,笼口用三绞篾编织、笼尾可以折叠。

为在滩涂地上更快地寻找泥鱼出没的洞口,村民们又自制可在浅滩上滑行的泥板;为保护村民的双脚不被浅滩上的蚝壳割伤,妇女们缝制了功能类似雨靴的多层蚝袜。

)“高塘木偶戏”,曾是绽放在本市最南端海岛的一朵艺术奇葩。日前,当人们再次目睹了这一当地久违的民间艺术时,“高塘木偶戏”传人李贵富却黯然神伤地说:“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高塘木偶戏’将濒临失传!”

“高塘木偶戏”创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是由台州迁入象山高塘岛居住的李贵富父亲引入。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李家成立了浙东地区惟一一个正规木偶剧团———高塘提线木偶剧团,先后在象山各镇乡及宁波、台州、舟山等地演出,把木偶戏演得红红火火。

李贵富告诉我们,那时的“高塘木偶戏”,一般以《西游记》、《封神榜》等神话故事为题材,典型的剧目有《三打白骨精》、《劈山救母》、《三借芭蕉扇》等。这是“高塘木偶戏”最兴盛的一个时期。文革开始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一一被赶下舞台,“高塘木偶戏”也不例外,此后虽改演了《半夜鸡叫》等现代剧,但终因效果不佳等原因逐渐衰落,并最终导致木偶剧团解散。

在李家,李贵富拿出一个父亲遗留下来的残存提线木偶,详解说,“高塘木偶戏”分布袋木偶和提线木偶两种,其中提线木偶是所有木偶戏中难度最大、艺术性最高的传统剧种,它具有技艺独特、道具简单、人员少、演出费用低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可惜自他父亲上世纪七十年代去世后,这一剧种在浙东一带已失传多年。幸运的是,李贵富夫妇和他妹妹,在前几年整理出先父残存道具后,凭着儿时所受的传授与指点,经过长期揣摩、习练,终于学会了这套绝技。

作为李家木偶戏第七代传人的李贵富夫妇和他妹妹,如今已是象山县颇有名气的民间艺人。每逢乡里举行文化活动,他们都会拿出自己的绝活客串一番。在前不久举行的高塘岛乡农民文化节上,“高塘木偶戏”大放异彩,不仅博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喝彩,也得到了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目前,一心想着重建高塘木偶戏剧团的李贵富,虽已向当地文化部门提交了抢救濒临失传剧种的申请报告,却一时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第八代传人。对此,今年已年近五旬的他忧心忡忡地说:“传了七代的木偶戏,如果在我手里失传,真是太可惜了。”

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景泰“打铁花”这一昔日曾遍及许多乡村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却面临着失传。

“铁花”传人 献艺县城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观看到此次演出,白银市景泰县有关部门将“打铁花”的继承人——芦阳镇张正胜父子一班人请到了县城。

记者在现场看到,张氏父子一班人正在做表演前的准备工作,“呼呼”的木质风箱下,直径约20厘米的两个小火炉已经火苗“扑扑”作响。张师傅告诉记者,炉子虽小,但炉内温度却很高。等到炉内的铁块溶化了,就可以表演“打铁花”了。

随着张正胜老人将炉口的封板掀开,炉内立即迸射出巨大的红光和热量,将操作的几名工作人员脸庞映得通红。火炉内,杯口大小的陶罐内,铁块已经变成了通红的溶液。随后,老人用火钳夹住一根拇指大小的陶勺,徐徐将溶液舀出,依次倒在了旁边几名壮汉手持的木板上。

说时迟,那时快,壮汉先后立即向前快跑几步,并将木板上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向空中打飞,铁汁顿时化作千万点星雨,上如天女散花,下如金花遍地,流光溢彩,惊艳异常,不时引起观众惊呼。

后继乏人 濒临失传

据景泰县文化馆沈渭显介绍,景泰“打铁花”是铁匠在打铁过程中从出现的铁花四溅、璀璨夺目的壮观景象而产生的联想,后经不断改造和加工而形成的一种民间节庆习俗,类似于现在的放烟花。它传承久远,盛行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景泰传统的民间风俗,曾盛行于景泰五佛、芦阳、红水、寺滩、喜泉、正路、中泉等地区。但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焰火爆竹逐渐占据节庆市场,“打铁花”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近年来,由于“打铁花”的老一代艺人相继谢世,健在的也年事已高,加之靠“打铁花”难以维持生计,使“打铁花”这一技艺后继乏人,濒临失传。

据了解,为了抢救保护“打铁花”这一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从2000年以来,景泰县就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和抢救措施,但濒危状况依然十分突出。目前,白银市已将景泰的“打铁花”纳入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于今年5月份向上级申报,积极争取“省遗”。

大腔戏有戏剧“活化石”的美誉。专家认为,大腔戏的遭遇其实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同问题。大腔戏的保护需要政府部门加强保护力度,尽快起草和施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以立法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华网呼和浩特3月22日电(记者 李惠子)中国声乐专家22日说,被称为“天籁之音”、“蒙古族民间音乐活化石”的“呼麦”演唱艺术正面临人亡艺绝,拯救行动“时间紧迫”。

“目前,中国能唱呼麦的大约只有100多人,其中包括处在初级阶段的学生。”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男低音歌唱家、著名呼麦演唱家胡格吉勒图对记者说。“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是蒙古族古老的民族歌唱形式,纯粹利用人的发声器官,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特“喉音艺术”。

2005年底,中国文化部已将呼麦列入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名录。 3;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传,可是到了现在,那些古老的文化却即将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有的甚至失传,面对这种情况,令国人反省。

胶片电影取代了皮影戏,机械化生产取代了零散工匠,闹钟取代了敲钟人......时代的更迭,给生活换了新容颜,最接近自然的手工操作被进步抢走了接力棒。只有在偏远的乡村里,还有人续写这些古老的生活。

皮影戏

皮影戏又名“灯影戏”、“土影戏”。传说汉武帝时,皮影戏最先流传于河北、陕西等地,皮影的造型各异、风格多变,曲目也很多。清乾隆时,法国神父将皮影戏带到了法国,称“中国皮影”。后来传至欧洲其它国家,曾轰动一时。

皮影戏里表演者操纵的皮质人形,即皮影,是用羊皮或驴皮制作的。操作时,先把皮子刮薄,雕出形象,再染色、上油,最后通过灯光照射,在幕上映出皮影人的影像。

修船匠

船,起源于何时,很难考证。从原始人的独木舟到今天漂洋过海的万吨巨轮,人们在水上的行走历程,漫长又伟大,承载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木船,带着曾经的辉煌,披着昔日的荣耀,在不断更新的制船材料与工艺中,在日益发达的陆上与航空交通里,逐渐退隐江湖,淡出人们的生活。

修船匠,原本四海为家,做点锯木、出料、钉边、车眼、调浆、修缝这类的活计。现在,已近乎失业。

做杆秤

杆秤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据古籍记载,远古时期有个商人叫陶朱公,受打水的横杆启发,发明了十六两制杆秤。杆秤有骨杆、木杆、金属杆;秤砣有石砣、金属砣;提绳有二提绳、三提绳。计量单位,由夏商时期使用铢和两,发展到周朝时期铢、两、金、均、石。直到解放后,改为十两一斤。

制作杆秤工序繁琐,大小程序加起来估计有三四十道。杆秤的杆,一般用硬木晾放一年左右,出杆成型,刨光打磨,才能弹线、定星位、安提绳。如今,电子秤已经大行其道,偶尔才能撞见杆称略显黯淡的身影。

打花带

男耕女织的年代,纺线、织布、绣花、缝衣、打花带等针线活是妇女的必修课。针线活的优劣,似乎成了评判女孩是否勤劳与贤惠的重要标准。东南的苗族妇女,几乎人人会打花带。花带是她们服饰的点缀,更是背孩子的重要工具,送情人的重要信物。

打花带既可用一把椅子、一双手、几根花线的轻装操作,也可以自制简陋工具,专业打造。

铜匠

人类使用铜器的历史达六千年,从前居家过日子的生活用品,用的大多是铜器。铜盆、铜勺、铜铲、铜锁是最常见的,大门的吊环也是铜的,箱子、橱子的柜门都要用铜的拉手,殷实的大户人家,还要在柜门钉上圆形的铜皮,在四角包上角铜,刻上吉祥的图案。

铜匠,挑着一担子铜器、铜皿,和着铮铮琮琮悦耳的金属声,翻山越岭,吃着百家饭,走街串巷,干着手艺活。做铜活,修铜器,风光体面。现在,随着材料种类的丰富、机械化生产的普及,手工铜匠少了用武之地,逐渐被人们淡忘。

修算盘

算盘,又称“中国的计算机”,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古人用小木棍进行计算,称“算筹”,用算筹作为工具的计算叫“筹算”。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用小木棍进行计算受到了限制,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更先进的计算器——算盘。算盘后来陆续传到了日本、朝鲜、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今天由于电子计算器盛行,算盘逐渐退出实用领域。

画年画

在我国,春节贴年画由来已久。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张贴鲜艳悦目的年画,增添新春佳节的祥和气氛。唐以前,年画多为手绘门神;隋代后期,有了木版年画;到了宋代,木刻取代了画像。清代,由于绘制技术和雕刻技术都有很大发展,木刻年画进入了颠峰时期。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等地的木版年画名满天下。

编草鞋

草鞋,是由稻草编织而成的。编织草鞋在很多地方不叫编,而叫“打”。打草鞋的工具有鞋耙(一种打草鞋的工具)、围腰和木槌。

编草鞋时,打草鞋的老人腰间系上草绳,坐于鞋耙的一端,将事先挫好的草绳结成四股,一头栓在腰间,一头扣在鞋耙上,边编织,边用榨子、木棰把它敲落实。鞋底板两头椭圆,前宽后窄,恰好合脚。草鞋前后还各安有两排耳纽,一根细绳将耳纽贯穿起来,套在脚上。如今,草鞋早已失去了实用价值,多为人们旅游纪念和怀旧悦耳之用。

画糖画

卖糖画的小摊贩,挑着糖担子,内有一炉一锅一石板,一铲一凳一转盘。他们的转盘上画了一圈小动物,你转到什么,他就会用糖给你画个什么动物,所以糖画又叫转糖。师傅在制作糖画时,将炼制后的红糖(或白糖)置于铜瓢内加热熔化,然后以铜勺为笔,以糖液作墨,凝神运腕,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抖、提、顿、放、收,时快时慢,时高时低,随着缕缕糖丝飘下,诸如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神话人物等形象便栩栩如生呈现在你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