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生日当天,得知胡乔木吐了一盆血,吩咐王鹤滨:快去看乔木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经济建设、肃反、抗美援朝等事情堆积如山,毛泽东日理万机,急需秘书帮忙处理事务。
当时他的身边已经有了田家英和叶子龙等人,但他还是比较依赖 胡乔木 。
1939年4月,在五四运动迎来20周年之际,《中国青年》杂志在延安复刊,当时谁当主编,难以选择。
才华横溢的胡乔木刚刚回到延安不久,长期奋斗在宣传岗位上的他得到领导的重视,随后,27岁的胡乔木成为了这本杂志的掌门人。
既然是纪念五四运动,那就要以青年为题来办,怎么写,给读者写什么?成为了诸多难题。胡乔木刚刚回延安,灵光一现,给杂志社出了个题目: 我是怎么回到延安的?
宣传部的同志都非常佩服胡乔木这个思路,在当时的中国,外忧内患,那种打着“救国”旗号的思想急剧泛滥,作为中央青委的刊物,好好引导青年是重中之重。
有人开玩笑说,这样一来,就有了当年陈独秀主办《新青年》的味道了。
既然有了主题,那就要采访写作,胡乔木带领杂志社的同志对刚回到延安的很多青年进行了采访,并找到一大堆的素材。
随后,几个主笔开始了第一期的写作,胡乔木不仅是《中国青年》的领导者,他自己也在这份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文章。
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不同,不仅深入分析了中国青年趋向马克思主义的深刻 历史 原因和现实意义,还明确指出阻碍青年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
可以说面面俱到,有理有据,再加上流畅的文笔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向来注重人才和文采的毛泽东对胡乔木赞赏有加。
据说毛泽东读了这篇文章后,连连称赞说: “这个胡乔木是个人才!” 这位日后毛泽东亲自点名胡乔木当自己的秘书做了铺垫。
1940年,延安的“安吴青”培训班改名为“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当时胡乔木出任教务长。
真正让胡乔木迎来曙光的是1941年,这年年初,胡乔木和妻子喜获爱女,这就是后来的胡木英。
2月的一天早上,王若飞来看望胡乔木,并给胡乔木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说: “毛主席那里缺人手,需要一名秘书,要不你去吧。”
实际上王若飞是试探的意思,因为毛主席已经点名让胡乔木去了,胡乔木谦虚道:“我一直在宣传岗位上工作,去给毛主席当秘书可不是闹着玩的,我没有经验,也没当过秘书。”
听说是毛主席点将,胡乔木为之一惊,这不仅是毛主席对他的认可,更是对他的考验啊。
就这样,胡乔木带着激动而又如履薄冰的心情开始到毛主席身边当秘书, 这一干就是20多年。
那么,胡乔木究竟有何能力,难道一篇文章毛主席就能看出他的文笔? 其实,这和胡乔木多年的积累有关,在毛主席发现他之前,他已经是党内的知名人士。
这为他成为“中央一支笔”打下了关键的基础。
清朝末年,在江苏盐城的张本村,一个年轻寡妇带着儿子胡启东艰难度日,在那个年代,胡家因为贫穷,是根本没有能力供养胡启东读书的,但幸运还是降临在这个家庭。
村里一个大户人家,找了个私塾先生给自己家的孩子当家教,但是这个孩子不听话,觉得无聊至极,所以想找到伴读的孩子。
正好胡启东和这个孩子年龄相仿,这个大户人家便邀请胡家寡妇带着胡启东到他们家,胡启东这才有了学习的机会,不仅如此,他十分争气,没多久就考中了秀才,胡家也便成为了书香世家。
胡启东 ,便是胡乔木的父亲。
1912年6月1日,胡乔木出生,胡启东给儿子起名胡鼎新,来自于成语革故鼎新,胡乔木是他后来起的笔名。
在胡启东的精心培养下,胡乔木从小就学习很好,在鞍湖小学毕业时,胡乔木就是全校第一,在当年那个年代,可以名列前茅,简直所向披靡。
随后,胡乔木进入中学读书,他第一次读到了陈独秀和瞿秋白等人的文章,从这个时候开始,胡乔木的思想就已经被激发。
尤其是大革命失败以后,胡乔木在高中选择了理科,但他十分喜欢诗词歌赋,他写的很多诗歌都被学校刊登,实际上此时已经体现出了胡乔木的文学天赋。
据胡乔木的同学乐怡然回忆,胡乔木上高中的时候十分喜欢看书,虽然一目十行,但过目不忘。他学习成绩好也是理所当然。
1929年,胡乔木的家乡发生了一场大旱,全年颗粒无收,家庭的重担压在了胡乔木的身上,随后校长为胡乔木伸出了援手,并告诉他,考一个好学校很重要。
在老师的建议下,18岁的胡乔木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的 清华大学 ,从此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时刻。
在当时的北京流传着一句话说: 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可通融。
这句话说的是北京的丈母娘选女婿的标准,虽然带有一定的批判性,但这反映了当时北京这几所大学的地位。
胡乔木可以跻身清华,说明了他的学习能力,但是当时北京的气氛并不好,尤其是革命初期,各种势力相互排斥。
毛泽东和蒋介石在南方战斗,北京的学生一不留神就会被拘留,尽管如此,胡乔木还是多次组织学生举行抗议活动,并率先加入了***青团。
因为胡乔木学的是理科,再加上他对文学的偏爱,他和老师建议想学习 历史 ,所以老师根据他的才能,同意胡乔木转入了 历史 系。
但命运无常,由于个人前途,胡乔木1931年充分考虑了他的革命理想后,决定离开清华园,也就是说,胡乔木在清华的时光只有一年多。
随后,他被北平市委调去担任宣传部长一职,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并在盐城加入了中国***产党,于1935年到上海工作。
胡乔木到上海不久,就得知了红军快到陕北的好消息,胡乔木为之高兴,在上海大造声势,写了很多“打倒国民党”的文章,遭到国民党的逮捕。
当时他和著名作家冯雪峰联系密切,冯雪峰虽然对胡乔木并不熟悉,但还是建议他到延安,因为此时有一大批的作家都奔赴延安,比如丁玲等人。
胡乔木在毛主席身边工作长达20年之久,他的贡献有哪些,从建国前后,可以清晰地看到胡乔木的贡献和能力。
因为胡乔木来到毛主席身边时,正面临一些重大事件,首先是重庆谈判,然后是迁往西柏坡,再是去北平。
在重庆谈判期间,面对国民党黑云压城的气势,发表一些有见地的社论就显得十分重要,胡乔木对此写了很多不错的文章。
胡乔木在文章中说, 如果蒋介石永远这样,中国就永远会内战,民主不能靠独裁者,应该靠人民争取。
现在我们要实事求回答两个问题,第一,经过这种独裁的统一,中国究竟能不能达到民主,第二,经过这种独裁的方法,中国能否统一?
毛泽东在读完胡乔木的文章后,非常满意,给胡乔木做了简单修改后,马上指示这篇文章在《解放日报》全文刊登,这不仅让胡乔木声名大噪,也让国民党统治闻风丧胆。
随后,从1945年到1948年到西柏坡期间,胡乔木在工作上已经非常的成熟了,政治上也是一名高级干部了。
在从延安撤离前,胡乔木有了一个新的职务,和新华社有关,当时新华社的一部分跟随廖承志去了太行山,剩下的迁至西柏坡,胡乔木临危受命,成为了 新华社总编辑。
这个职位对毛主席来说相当重要,因为作为党内重要的公开媒体,任何人发表文章都要经过胡乔木的审阅,但毛主席之所以把这么重要的岗位交给胡乔木,也是对胡乔木文笔和工作能力的信任。
在西柏坡期间,算是胡乔木的高光时刻,他的一些有分量的文章大多都是在这个时间写的,比如《屠夫,奴才和白痴》《假和平和真和平》等。
胡乔木的这些文章,通过红色电波传到了全中国,蒋介石每天必听的广播就是新华社,胡乔木成为了和蒋介石身边的文胆陈布雷较量的关键人物。
也就是在这时候,中央领导周恩来和刘少奇也多次夸赞胡乔木,毛主席更是说: “靠乔木,有饭吃。” 虽然是一句玩笑,可见他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前夕,很多工作掺杂在一起十分的繁重,胡乔木在重要岗位上不敢松懈,一连数日不休息写稿子,毛主席十分心疼,专门写信安慰。
1949年6月,毛主席给胡乔木写了一封工作汇总,在信的最后写道:
以上工作繁重,都堆在你的身上,请你注意偷空休息睡觉,你写好后,我帮你修改,你可以节省若干精力。
一代领袖对秘书的关心殷殷切切,胡乔木读信后备受感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布成立,也就是这一天,胡乔木被任命为新闻总署署长,中央人民政府发言人,从秘书变成了“新闻首脑”,这是胡乔木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以来,从来没有想过的。
但胡乔木因为繁重的工作,再加上多年的劳疾,身体状况已经有了明显的不适,毛主席虽写信安慰,但重要的文件还是让胡乔木来起草。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身边的秘书其实并不少,叶子龙和田家英等完全可以帮助胡乔木一些,但毛主席有什么事情主要都交给胡乔木。
第一,胡乔木跟随毛主席做秘书工作时间较长,一些问题不用过多交代,而且写文章也言简意赅,不用费心。
第二,胡乔木担任重要职责,一些文件省了中间多个人审阅的环节,新中国成立初期事情很多,这也是毛主席重用胡乔木的原因。
但一件事把毛主席也吓了一跳。
1950年12月26日 这天,本来是毛主席的生日,大家高高兴兴的,胡乔木突然病倒了,而且吐了一盆子血,被紧紧送到了医院抢救。
原来胡乔木因为过度劳累,加上饮食不规律,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而且到了胃穿孔的地步。
胡乔木白天是新闻总署署长,中宣部副部长,晚上又是毛主席的秘书,因为毛主席晚上工作白天睡觉,这样一来病情就来的很突然。
北京医院院长周泽沼亲自主刀,胡乔木的胃被切除了一大半,算是做了一次大手术。
毛主席得知胡乔木病倒了,马上对医院吩咐,胡乔木每天的病状要及时上报,做手术那天,毛主席因为担心胡乔木一直没有休息,叫来他的保健医生王鹤滨: “王医生,你快去代我看看乔木去,他病的很重,在北京医院。”
王鹤滨因为和胡乔木不熟,多问了几句,毛主席眼睛红红的说: “他是一个大好人啊。”
因为事发突然,周总理也专门去叮嘱医院,一定要对胡乔木尽力医治。作为一个秘书,可以得到中央领导人如此关心,也是人生的幸福。
从那以后,胡乔木的工作逐渐减少,长期活跃在毛主席身边的秘书成了田家英,但胡乔木还是兢兢业业地工作,一直到1961年。
1961年5月,中央在北京召开会议,胡乔木作为主要文件起草人,理应到会,但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的女儿胡木英回忆: “爸爸当时神经衰弱已经到了无法拿起笔的地步,不得已放弃了一些工作。”
3个月后,胡乔木终于下决心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表示病情严重,希望请个长假休息,毛主席回复了同意,并特地嘱咐:
就这样,胡乔木虽然名义上还是毛主席的秘书,但其实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主要在家休养为主,期间和毛主席写一些信,交流诗词等。
但他还是因为病情严重,再也没有担任重要岗位,在5年的时间,只和毛主席见过两三次面,从1966年开始,胡乔木闭门闲居,力不从心。
1967年五一劳动节,毛主席坐车回中南海,正好路过北京一个巷子,突然想起来这是胡乔木的家,马上让司机停车,他要去看望胡乔木。
毛主席在北京的一个巷子里出现,吸引了众多群众围观,在那个年代,可以近距离见上毛主席一面,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由于并不知道胡乔木的门牌号,张耀祠只能凭借感觉敲门,结果没有找到胡乔木的家,原来胡乔木当时一直开的北门,东门从来没有开过。
所以很多人都知道了,毛主席去看望胡乔木,结果竟然是“没开门”,第二天警卫员又来到胡乔木家里,胡乔木这才知道,毛主席昨天来过。
警卫员告诉胡乔木,毛主席今天还要来看望。结果等了一天,毛主席因为有事没有来,只是捎话说: “我心到了。”
胡乔木没有失望,听到这句话十分高兴,也十分想念毛主席,他希望去中南海看望毛主席,并写了一封信。
然后,命运不幸的是,胡乔木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在此后近十年的时间内,和毛主席朝夕相处20年的胡乔木再也没有见上毛主席一面。
那次毛主席去他家里看望他没有见到人,这是胡乔木一生的遗憾。
毛主席逝世后,胡乔木在邓小平的推荐下,先后担任中国 社会 科学院院长,中***中央副秘书长和党史研究室主任等职位。
1992年9月28日,胡乔木在北京病逝,终年81岁。
胡乔木的一生无疑是幸运的,他跟随毛主席期间,有巅峰,也有低谷,在他晚年那些日子,他一直忘不了毛主席。
他多次告诫女儿: 要永远记住毛主席的恩情,学习毛主席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