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有哪些?
作者:(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
发布时间:2013-03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籍介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沃什在20世纪60年代初+0950年代所写的经典作品,对二战前后波兰和波罗的海人民的境遇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和思考。
这是一部优秀的寓言小说,是波兰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80。米沃什在20世纪50年代写了一部名著,当时他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踏上了漫长的流亡之路。
虽然米沃什突破了传统小说的精致外壳,但他的四重奏式写作风格和不同故事线索间的深刻呼应关系赋予了这部小说震撼人心的力量,反而在文本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
米沃什被囚禁的心灵可以说是20世纪东欧国家(主要是波兰)知识分子的画像。今天的人可以用一堆词来看待20世纪:技术、命运、战争、冷战、意识形态、社会-主体性-正义、法西斯主义。但在米沃什看来,“苦难”这个词似乎更引人注目,尽管他没有以受害者的身份讲出来,也没有看到“指责”更不用说“流泪”。更多的是,他反思自己是一个制造苦难的阴谋家。在反思中,有仇恨、遗憾(尤其是对受伤的民族和被摧毁的天才),当然还有恐惧。
2.“带灯”
作者:贾平凹
发布时间:2013-0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引言:贾平凹给文坛和读者带来了又一个惊喜。他的作品既保持了作者以往的艺术特色,又达到了新的文学高度。
小说的主角是一个名叫“拿着一盏灯”的女乡干部。她的原名是“萤火虫”,就是萤火虫,喜欢拿着灯在黑暗中巡逻。名字也道出了一盏灯的命运,它拼命燃烧,拼命照亮,却注定了它的弱小和尘埃。
主角“戴灯”的痛苦无法挽回。她无法摆脱现实,也没有能力摆脱现实。戴灯是这个时代的悲剧,她注定要自焚祭奠自己的理想。
3.花开上海
作者:金宇成
发布时间:2013-03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图书介绍:
这是一部地域小说。当人们行走时,他们可以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关系。这也是一部回忆小说。六十年代的童年梦想广为辐射,人间烟火的缤纷记忆无处不在。九十年代,狗和马的声音和感情此起彼伏。叙事在两个时空频繁交替,传说不断重复,延伸出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复杂的情况,小心翼翼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隐藏着上海的时尚和流行;昨天的疏忽,还是明天的揭露...就算花散了,死来了,歌散了,人还在。
4.逃生(精装)
作者:(加)爱丽丝·门罗
发布时间:2014-01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品简介:爱丽丝·梦露,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她的代表作,也是她最好的短篇小说集。逃避,不是因为欲望,只是因为无聊。逃离只是一个短暂的梦。
卡拉,十八岁离家出走,现在打算逃避丈夫和婚姻;朱丽叶放弃了学术生涯,毅然去了火车上遇到的乡下人;从小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的佩内洛普,有一天突然失踪了,又消失了;已经谈婚论嫁的Grace一会儿就和未婚夫的哥哥跑了一下午...来自无聊的家庭,无聊的婚姻,令人窒息的生活...不是因为欲望,而是因为无聊。逃离只是一个短暂的梦。
5.耶路撒冷
作者:许
发布时间:2014-03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书简介:当初,平阳一直认为(耶路撒冷)这个词的中文发音很美,很神秘,足以让他忘记很多年。直到博士毕业前夕,在一位来自以色列的犹太教授的追问下,他才发现,自己对耶路撒冷的向往,不仅仅是因为汉语发音的诱惑,更是隐藏在内心多年的忏悔与赎罪的心结...
6.“去北方离开”
作者:林白
发布时间:2013-01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书籍简介:这部40多万字的小说,凝聚了一首独特的《北漂》歌曲,一个多色调的时代足迹,一代又一代人不为人知的人生经历。
小说以女主人公刘海宏为主要线索,讲述了两代知识水平不同的女性从南方到北京的坎坷经历和精神升华,讲述了她们身边的亲人、爱人和众多家庭人物的命运,尤其是在社会变革大潮的冲击下,形形色色的人的酸甜苦辣。小说写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展现了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
7.“见票即付”
作者:[葡]若泽·萨拉马戈
发布时间:2014-03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书简介:选票堆积如山,凌晨才统计:无效票极少,弃权票极少,70%以上都是空白票。混乱、惊愕、嘲笑和讥讽一度席卷全国。各方调查无果,迫于舆论压力,政府撤出首都。直到一封举报信指出,在四年前席卷这座城市的白色瘟疫中,一个女人并没有失明。
8、“失明”
作者:[葡]若泽·萨拉马戈
发布时间:2014-03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简介:在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绿灯亮了,但是中间车道的第一辆车停了下来。司机在挡风玻璃后挥动手臂,围观者打开车门才知道他在喊:我瞎了!
一个路人送他回家,他却染上了失明的怪病。眼科医生成了第三个受害者。失明迅速蔓延,整个城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