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跳跃技术的要怎么才能制作一个能量巨大的弦

将飞船引擎的输出功率增强到峰值,将飞船速度从亚光速推进到光速。对短途航行来说这很有用,但是对于星系间航行效果并不理想。

我们应该给出怎样的答案呢?我们在量子电动力学领域的最新研究里发现了它。通过创造一个真空世界,那是一个在太空中发现的、完全没有任何能量的绝对真空世界,然后将它膨胀直到可以笼罩一艘飞船,通过这个绝对真空泡飞船就能够以超光速飞行。一个绝对真空泡里没有任何摩擦力——因为反摩擦的缘故,所以物体(包括光)在其中的实际速度比在完全真空中快得多。 这个应用相对更加危险,需要在宇宙空间的结构中打开一个裂缝。这个裂缝将宇宙中相隔遥远却相互关联的两个点连接起来,这就是“虫洞”。使用赛伯坦的星系网格地图作为参考,飞船上的电脑计算出可以抵达目的地的最近的相关裂缝位置,并以光速到达这个位置。然后使用空间跳跃装置撕开一个空间裂缝,让飞船从中通过抵达目的地。

使用受损、低效的空间跳跃装置或者进行匆忙的航行都很可能导致不幸的结果,例如会发生难以掌控的时空跳转。 由于技术受限,人工制造弦前路渺茫,科学家们又瞄准了另一个猜想,宇宙大爆炸中遗留下来的宇宙弦,宇宙弦假说是物理学家在解释宇宙起源中某些特异现象和探索大统一理论过程中提出的。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在大爆炸后的最初阶段,引力、电磁力、弱力和强力之间没有区别,存在于一个统一场中,而宇宙弦就是这一时期超高温相变的遗迹——如果把宇宙比作一块爆炸后开始冷却结晶的冰面,宇宙弦类似于冰面中蜿蜒的不规则裂缝。宇宙弦是极高密度的能量线,直径只有原子大小的亿万分之一,密度却达到每立方厘米10吨。有些物理学家相信,早期宇宙的这种遗物在今日宇宙仍然存在。

即使宇宙弦存在,我们也不能直接观测到亿万光年之外的它们,只能通过对微波、宇宙射线、重力、类星体等对象的精确测量来寻找间接证据。2006年10月,英国《卫报》报导了英国的研究团队分析了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得到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的观测数据,得到了宇宙弦存在的线索。他们研究的方法是,假设宇宙弦存在或不存在,将导致宇宙的微波辐射有所不同,他们利用一台超级电脑计算了宇宙弦将如何影响宇宙微波辐射背景,并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对照。  研究者指出,他们还没有最后确证宇宙弦假说,为此还需要更精确的数据。

以上一切,现实中均未实现。

题外话:2014年6月,中国世界最强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开放运用,现已接到来自国内外宇宙研究机构的各种申请,其中就包括宇宙弦相关的模拟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