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的基本过程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应邀访华的美国团体。代表团的访华打开了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称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访问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

1973年5月1日,中美两国在对方首都设立的联络处开始工作。1975年12月1日至5日,美国总统福特访华。?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

扩展资料:

一、中美建交的发展

反对苏联扩张的***同利益推动中美这两个冷战对手走到了一起。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登上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飞机飞抵北京。

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为中美关系打开了一个新的篇章。经过中美双方的频繁磋商和精心设计, 尼克松终于在1972年2月21日实现了其对中国的破冰之旅。

尼克松在次日与周恩来会晤时,私下保证美国不支持任何台湾“独立”运动, 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并支持任何可通过谈判达成的“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方案”。 在尼克松访华结束时(1972年2月28日), 中美在上海签署了著名的《中美联合公报》(即“ 上海公报”)。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确认了从台湾地区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尼克松访华也标志着自中华人民***和国成立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失败。中美两国关系的和解极大地缓解了来自北方的对中国安全的威胁, 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与一大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从此,中美两国走上了充满荆棘的、通向关系正常化的道路。

在中美高层官员的互访基础上, 两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得以开启, 但两国的贸易、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仍然受到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和毛泽东时代后期相对封闭政策的阻碍。此时, 两国关系的核心可以说是联合对抗苏联的***同利益。

二、建交意义

①结束了长期的对峙,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

②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

③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④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

中美建交是中华人民***和国与西方关系突破的标志性大事。30年来,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了历史性发展,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卓有成效,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与日俱增,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更加突出。

百度百科-中美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