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答!!!!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人类相对中心主义,科学发展观。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标志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明确规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内外有不同的争论。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一个
第一个问题:人类应该对自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在中国的学术争论中,一方主张人类应该对自然保持“敬畏”的态度,另一方则认为应该采取“征服”的态度。我觉得都有一定道理,但是都太极端了。在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固定的。它经历了三种基本形式,从敬畏到征服,再从征服到构建和谐。这是一个螺旋式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在古代原始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狭窄的,自然形成的血缘关系。人与自然处于混沌一体的状态,没有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区分。当时生产力极低,人类靠采集狩猎为生,完全听从大自然的恩赐。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本来是和人对立的,是一种完全陌生的、无限强大的、不可控制的力量,人和它的关系和动物和它的关系一模一样,人像牲畜一样敬畏自然”。[1]
虽然,随着人类学会刀耕火种,“环境问题”开始出现。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砍伐了所有的森林,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些地方会变得贫瘠。但是,在以“人的依赖性”为特征的自然和经济条件下,这种情况并不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的意义。因为,“人与自然的狭隘关系决定了人的狭隘关系,人的狭隘关系决定了人与自然的狭隘关系。”[2]人类对自然的完全依赖,造成了人们将自然视为神,虔诚地崇拜和敬畏自然。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一种基本形式。
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性”是社会的最初形式,“建立在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形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种需求和全面的能力体系”。[3]这是资本主义的时代。资本增殖的逻辑是追求无节制的利润,即“尽可能地成倍增加劳动或生产部门的使用价值,使资本的生产一方面不断地、必然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强度,另一方面造成劳动部门的无限多样化,也就是说,会使生产具有包罗万象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从而使自然界的各个方面都为生产所支配”。[4]资本和科技的结合使人们疯狂地从各个方面去探索、利用、征服和统治自然,企图使自然成为人类有用的奴隶。这彻底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以前的所有社会阶段都只表现在人类的局部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上。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才不过是人类的一个对象,一个有用的东西;它不再被认为是一种自作用力;对自然独立法则理论的理解本身只是狡猾,其目的是让自然(无论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务于人的需要。”[5]
为了满足资本征服和支配自然的需要,现代西方哲学家对主体和客体进行了二元区分,特别宣扬人的主体性。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到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应该“借助实践哲学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从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到洛克提出的“对自然的否定是通往幸福之路”,人们都在竭力阐述人类征服和支配自然的概念。在这种哲学的推动下,自然科学空前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空前扩大。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理性经济人”的定义,推动了经济学向研究财富增长的方向发展。这种哲学观念瓦解了原始人对自然的神秘和神圣感,改变了人们在自然面前无所事事的匍匐态度。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改变了整个自然,结束了人们对自然的幼稚态度和其他幼稚行为。[6]不是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而是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这是历史上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二种基本形式。
随着对自然的征服和支配,全面意义上的生态问题将如影随形。史料表明,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始于1800年前后,与欧洲的工业革命相吻合。在接下来的200年里,资本的扩张使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65438年至0949年,美国学者沃格特首次将几千年来形成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称为“生态平衡”,将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所导致的生态变化称为“生态失衡”。针对全球生态失衡的迅速恶化,思想家们提出了“生态危机”的概念,并将这一危机概括为“经济发展”和“人类对环境的管理”,主要表现为人口爆炸、过度消耗和破坏自然资源、环境污染等,极大地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一种关于自然、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观念逐渐形成。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保护世界自然资源大纲》首次提出:“我们必须研究自然、社会、生态、经济以及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之间的基本关系,以保证世界的可持续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以丰富的数据揭示了人类面临的严峻生态危机,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7]
马克思有先见之明。他在分析了以“人的依赖性”和“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后,认为“以个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社会生产能力成为其社会财富为基础的自由人格是第三阶段”。[8]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只有在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异化之后,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这就是社会主义* * *资本主义。“这种* * *产品主义,作为完整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文主义,作为完整的人文主义,等于自然主义;是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真正解决存在与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证、自由与必然、个人与阶级之间的斗争。”[9]恩格斯也明确指出,“我们这个世界所面临的两大变化是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与自己的和解”。[10]实际上,这已经明确提出了“和谐”作为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三种基本形式的任务。
历史有自己的节奏。矛盾引导思维前进。如果把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作为一个话题,把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支配作为一个对立面,那么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应该作为一个共同话题。“和”作为更高级的阶段,既是对“崇拜”和“敬畏”的否定,也是对“征服”和“统治”的否定。但这种否定并不是对形而上学的彻底抛弃,而是对辩证法的扬弃,其中包含着对前两种形式的一切积极成果的自觉保留。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应取古代人类对自然“敬畏”的合理内核——尊重自然,摆脱其神秘性和无为的消极性;我们应该吸取现代人“征服”自然的积极因素——改造自然,摆脱它试图统治自然的傲慢。只要真正做到“尊重”与“改造”的辩证统一,就有可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
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人类中心主义”?
面对日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引发了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争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类以外的一切存在都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与人类相比只有工具性的意义。康德说:“一切自然欲望的对象,至多有一个条件价值。如果不是基于某种欲望或需要,这些物品就毫无价值。.....自然界中的非理性主义者,他们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所以最多具有作为工具或手段的价值,所以我们称之为‘物’。反之,理性的人就叫‘人’。”[11]“自然中心论”不同意这种观点,指出正是在这种哲学观念的驱动下,人类从自身利益出发,肆意破坏自然,造成生态危机。他们猛烈地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两大理论支柱——合理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海德格尔指出:“当我们把自然及其事物当作‘对象’时,我们所关注的只是一种强制性的、抽取性的意义。我们强迫大自然提供知识和能量,却没有耐心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去倾听生活和隐藏在其中的事物,也没有给它们提供栖身之所。我们支配、剥削、肢解自然,自然决定了我们的对象和‘物’会反对我们,它们会辩证地反过来惩罚我们。当我们背弃自然时,我们就失去了家园。”【12】西方生态伦理学中的“自然中心论”表现为动物解放权论,或生物中心论,或生态中心论。
应该如何看待这两种对立观点的争论?这里也需要辩证思维。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一方面要认真反思现代西方哲学中理性原则和主观原则的过度扩张;另一方面,要明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我们不能排斥任何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而只应反对“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上所谓的“绝对”,是指永恒、无条件、无限。这种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是片面的,其极端形式甚至是错误的。因为人类本身是自然之子,是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可能是永恒的;人在自然界的能动性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这不是无条件的;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是有限度的,应该限制在自然生态系统所能容纳的范围内。它不是无限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克服和防止“人类的绝对中心主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性,取消人类中心主义。正确的命题是“人类相对中心主义”,即实践的具体性、制约性和有限性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最重要的社会价值取向。它强调尊重人的存在价值、需求价值和发展价值。因此,马克思创立了“人化自然”的理论。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自然的基础,必须承认自然的“优先地位”。但是,自然作为人类劳动的对象,并不是直接呈现给人类的纯粹的自然。只有经过人类劳动改造的自然才是现实的自然。这就是人化的自然,社会化的自然。马克思说:“在人类历史上,即在人类社会产生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13]自然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才是真正的自然,只有作为人化的自然,实现人性的自然。马克思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指出:“以抽象的、孤立的方式被理解的、被固定为从人分离出来的自然的东西,对人来说是虚无的。”这里的“无”的意思并不是指“不存在”,而是“它没有意义或者只具有应当被丢弃的外在意义”[14]。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二者在劳动和实践上是统一的。总之,人是“客观存在物”,具有“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客观关系”,[15]即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人的感性实践。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创造财富,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以,脱离人类的存在来谈论自然,是完全抽象的,或者说是没有意义的。
“以人为本”意义上的人类中心观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能绝对无条件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有如下论述:(1)人与自然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人本身就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社会史本身就是自然成为人的过程的现实部分。因此,必须永远记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我们“从来不像征服者那样统治不同的民族,从来不像站在自然之外的人——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大脑,都属于并存在于自然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的一致性”。[16](2)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马克思说:“自然,只要不是人体,就是无机的人体。人靠自然生存。也就是说,自然是人为了不死,必须不断与之互动的人体。”他还指出:“没有自然和感性的外部世界,劳动者就不能创造任何东西。它是劳动者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进行劳动活动,从中进行生产,生产自己的产品的物质。”【17】(3)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动性和被动性、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人通过实践对自然的改造不同于动物,它有自己的内在尺度,即有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反映自己的需要和活动的自我意识。但这种改造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的外在尺度,即不能违背自然的属性和规律。“外部世界和自然的规律是人们有目的活动的基础”。[18](4)人对自然的改造具有利用和调节的二重性。马克思指出:“人用自己的活动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19]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动的一面。人们应该肩负起合理调节自然和协调自然进化的责任。
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讨论和说明。
一、分析人类生态恶化的原因,确实与“人类中心”意识的过度膨胀有关,但归根结底是“资本中心”造成的。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必然的联系。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不断追求高额利润和剩余价值,而不是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劳动的异化不仅摧毁了劳动者的身心,也摧毁了土地、资源等自然力。恩格斯早就指出:“当一个资本家为了直接的利润而进行生产和交换时,他只能注意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当工厂主或商人出售他制造或购买的商品时,他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就满足了,他将不再关心商品和买主未来的情况。这些行为的自然效果也是如此。当西班牙的种植者在古巴山坡上焚烧森林,以为木灰足够作为利润最高的一代咖啡树的肥料时,他们怎么会在意热带暴雨会冲走裸露的沃土,只留下光秃秃的岩石?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下,我们只关注自然和社会中最显著的成果。然而,人们感到惊讶的是,为取得上述结果而采取的行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完全是另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20]大量事实表明,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主要制造者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因此,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在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时,我们主张“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少数人,而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不是抽象的“经济人”,而是努力促进全面发展的人;不是彼此隔绝的人,而是“阶级”存在意义上的人。人类在已经逝去的20世纪获得的最重要的知识,就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处理人类未来发展问题上,主张代际平等原则,强调当代人要肩负起为后代创造美好生活的责任,绝不吃祖宗饭,断绝后代。它主张在处理人类现实发展问题时代内平等的原则。强调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应以牺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代价,特别是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和需要,防止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的贫富分化。为此,《我们共同的未来》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为他们提供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的机会。一个以贫困为特征的世界将永远无法摆脱生态和其他灾难。”《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指出:“人类处于被广泛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康和富有成效的生活。”马克思说:“人不是在一定的规定性中再现自己,而是产生他的全面性;不是试图停留在已经成为的东西上,而是在绝对的变化运动中。“[21]可持续发展就是着眼于这种“不确定性”,促进人类历代不断进步,防止中断或逆转。”以人为本”尤其需要这种大局意识。
三
第三个问题: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对我国尤为重要。相对于13亿的人口,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很短。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的矛盾,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的背离,自由占有环境容量与自觉维护环境质量的失衡,追求数量与速度、质量与效益的不和谐。总体而言,粗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导致中国分别消耗了全球55%、26%和30%的水泥、钢铁和煤炭,而只创造了全球4%的GDP。中国的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可以用“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来形容。酸雨面积已占全国1/3,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8%,港湾面积扩大到18%以上,七大水系近一半受到严重污染,农村3亿多人口喝不上干净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占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5%。还有健康问题。目前我国75%的慢性病与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污染有关,70 ~ 80%的癌症患者与环境污染有关。统计显示,2002年,中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ESI)在世界上排名144个国家和地区。如果不重视人与环境的建设,中国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为此,需要更新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一,树立“社会-自然”的新观念。传统的“社会-自然”观习惯于只把社会结构看成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社会结构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简单地将自然视为人类社会之外不可改变的形而上实体,视为社会发展的外因。这是不全面的。其实人类的社会结构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人与人的关系,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整个历史中“首先需要证实的事实”是“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的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及其在历史过程中由于人的活动而发生的变化出发”。[22]社会既是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统一,也是人与自然的现实统一。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维度。我们不能认为社会是可变的,自然是不变的。普列汉诺夫指出:“社会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异常多变。人类生产力发展每前进一步,这种关系就会改变一次。”[23]我们党现在规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这是完全正确的。
树立“社会-自然”的新观念,也要求我们充分认识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多重意义和价值。随着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发展,人们把人变成了单向度的经济动物,只从经济的角度对待自然。这也是片面的,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对生态危机的反思,一些学者越来越关注自然生态系统价值的多样性。罗尔斯顿认为,自然界共有14种交叉价值,如经济价值、娱乐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哲学宗教价值、生命支持价值、遗传和生物多样性价值、文化象征价值、性格塑造价值、生命价值、统一和多样性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价值等。[24]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重视自然作为生命和健康的摇篮、作为审美对象、作为文化基础、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作为享乐的休闲价值,同时重视自然的经济价值。整合自然的多重价值,可以避免因过度强调经济价值而加剧的生态危机。第二,树立新的发展观。国内外的历史实践表明,树立发展观非常重要。不同的发展观会产生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伴随着资本主义崛起而形成的发展观,曾经长期主导着现代社会。其核心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衡量标准。这种发展模式的后果必然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生态环境,为了追求GDP而忽视社会和人的健康发展。环境的破坏使人们面临生态家园的丧失,伦理道德的滞后使人们面临精神家园的丧失。人们越来越生活在一个“无根的世界”中。
在反思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发展观的新发展观。这种发展观的主要特点是:(1)不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而是以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2)不再片面地以发展的“客体”(物)为中心,而是以社会发展的主体(人)为中心。(3)不是把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割裂开来,而是实现科学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同步发展。(4)不再认为发展没有极限,而是把人类的活动限制在自然生态所能容纳的范围内。这种新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为前提,充分承认人在自然面前的积极能动性。它明智而适度地对待自然,既肯定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的改造,又要求这种改造活动保持在合理的阈值之内。它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求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实现在保持自然资源质量和可持续供给能力前提下的可持续发展,在不超过环境系统容量和更新能力前提下的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第三,转变经济增长和消费方式。《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不平衡”。[25]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从粗放型生产到集约型生产,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在发展中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简称3R原则),三者缺一不可。所谓“减量化”,就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物质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和利用。所谓“再利用”,就是将人们购买的东西尽可能多地或以多种方式使用,有效地延长产品和服务的周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所谓“回收”,就是循环利用,其目的是通过提高绿色工业的技术水平,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多次回收再利用,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循环经济要求覆盖经济活动的全过程,高效利用资源。
除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需要倡导消费观念的转变。在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下,不仅有劳动异化,还有消费异化。所谓“消费异化”,是指通过制造“虚假需求”来强迫人消费。人们通过金钱获得商品的目的只是为了占有,实现一种被刺激的虚幻的满足感。正如弗洛姆所指出的,“人类自己正在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消费者。文章不是用来为人服务的,相反,人成了文章的奴隶。”[26]这种奢侈的消费加剧了环境污染,加剧了生态危机。遏制人们无止境的欲望膨胀,引导和树立合理文明的消费观。中国人口多,资源有限,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倡导文明、健康、适度的消费观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