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地瓜地瓜地瓜是一个意思吗?

红薯(又名地瓜、地瓜、地瓜、蘑菇、地瓜、沙奶奶)有红薯、凉薯、凉薯、葛、葛、土萝卜(《中国药用植物志》)、草瓜茹(《陆川本草》)、沙葛、土萝卜(《江西本草手册》)等不同的名称。

北方地区主要指红薯(地瓜、地瓜);在南方的一些地方,马铃薯是一个不同的品种。

甘薯:旋花科,甘薯的重要栽培种,又名地瓜、番薯、地瓜、地瓜、地瓜、地瓜、红土瓜。甘薯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和墨西哥。甘薯因其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栽培简单、高产稳产、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在全世界111个国家或地区均有栽培,其中101属于发展中国家。欧洲第一批红薯是1492年哥伦布带回的,后由葡萄牙人传入非洲,由太平洋诸岛传入亚洲。甘薯在明朝万历年间首次传入中国。当时福建华侨陈振龙经常到吕宋(今菲律宾)做生意,发现吕宋出产的红薯产量最高,于是耐心地向当地农民学习种植方法。后来经过陈家的推广,红薯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其主要产地位于北纬40°以南。目前甘薯总产量居世界粮食产量第七位,预测21世纪将上升为世界第五大粮食。世界甘薯总种植面积近年来一直稳定在940万公顷左右,总产量约为654.38+0.3亿吨。其中,亚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甘薯产区,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超过世界的80%和90%。

甘薯种植在中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甘薯的种植分布很广,南起南海诸岛,北至内蒙古,西北达陕西、陇南、新疆,东北经辽宁、吉林延伸至黑龙江以南,西南达藏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省份是我国甘薯的主要产区。

目前,我国甘薯总种植面积约620万公顷,总产量稳定在6543.8亿吨以上,分别占世界的70%和80%。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红薯生产国。在我国主要农作物中,甘薯排在水稻、小麦、玉米之后,居第四位。

,含有多种维生素,每百克含维生素B10.12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维生素C30毫克,钙18毫克,磷20毫克,铁0.4毫克,烟酸0.5毫克,粗纤维0.5克,碳水化合物29。5克,蛋白质655毫克。具有和中、利湿、健脾的作用。中医认为红薯是一种利水健脾的减肥食品。

红薯有润肠的作用,可以减少脂肪吸收,吃红薯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食欲,从而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吃红薯的方法:

1 .蒸红薯

原料:生红薯500克。

方法:将红薯洗净,蒸锅加适量水,将红薯放在抽屉上,盖上盖子蒸40分钟。

2.红薯糯米粥

材料:红薯200克,粳米50克。

方法:将红薯洗净,切成不规则的小块,粳米洗净,将大米照常放入锅中煮成粥,每天早晚餐食用。

3.干红薯

材料:红薯1000g。

方法:将红薯洗净,放入锅中蒸熟,放凉,用刀切成粗条,放在窗帘上晾干,注意通风,不要阳光直射。它将在一月份供应。

4.油炸红薯片

材料:红薯200克,油少许。

方法:将锅置火上加热,抹一层油,将红薯洗净切成1 cm左右的块,放入锅中煎至焦黄,翻面再煎至焦黄,瓜片变软。

1,黑红薯晶及其制造方法

2.一种用红薯或土豆制作带馅糕点的加工方法。

3.沙藏甘薯藤越冬扦插方法。

4.甘薯和万寿果套种立体栽培方法。

5.一种红薯食品的加工方法

6.甘薯保鲜粉及其生产方法

7.红薯食品的加工方法

8.红薯膨化食品的制作方法

9.甘薯片及其生产方法

10,一种红薯食品的制作方法

11,一种红薯面条的制作方法

12、红薯系列食品及生产技术

13.白薯粉丝生产中彩色红薯淀粉的脱色方法。

14,多味地瓜干

15.精制白薯粉丝的加工方法

名为红薯的药材

拉丁名地瓜

地瓜、凉瓜、凉薯、葛、葛、萝卜、草瓜刨花、沙葛、萝卜名称考辨。

主题来源:双子叶植物,药物,豆科植物

甘薯的药用部分的块根。这种植物的种子也可入药。

性与味归陆川本草:“甘,凉。”入肺胃。

功效主要用于生津止渴。治疗发烧和口渴。

用法用量:生的或熟的。

红薯的替代功能:

在玄幻小说中,红薯是一种神奇的神奇食物。我是驱魔人。

起源和传播

J.B .埃德蒙等人认为红薯起源于墨西哥和热带美洲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A.von Humboldt引用蛾摩拉的话说:当哥伦布第一次拜访西班牙王后时,他把从新世界带回来的红薯献给了王后。16世纪初,甘薯在西班牙广泛种植。西班牙水手把红薯带到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群岛,然后传播到整个亚洲。甘薯于16年底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中国,在《舒敏》、明代《农政全书》、清代《郑民全书》和《福州府志》中都有记载。清代陈世元《金薯传》引用《闽侯实录》:“据番薯,海外吕宋所植。明朝万历年间,福建人陈震龙将自己的土地进行交易,得到藤苗,在国内种植。值得福建旱涝保收。晋太守命龙子试种时,收获颇丰,能打半粒。到处都种着呢。”他还说:“之所以叫红薯,是因为它是从乡下得来的。是公瑾种的,所以也叫金土豆。”另据报道,陈震龙的第六孙陈振元和他的儿子陈云先后在鄞州(浙江宁波)、胶州、青州(山东青岛、宜都)、禹州(河南朱仙镇)等地传播红薯,并在青干龙后20年左右逐渐遍布浙江各地。以上史实证明,甘薯系于16年底由南阳传入中国福建广东,再传至长江、黄河流域及台湾省省。目前,我国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分配和种植系统

世界甘薯主产区分布在北纬40°以南。种植面积亚洲最大,非洲次之,美洲第三。1985年世界甘薯栽培面积800.3万公顷,总产量111438万吨。

甘薯在我国分布广泛,尤其是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省份。全国分为五个马铃薯区:①北春马铃薯区。包括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北部等地,该地区无霜期短,低温来得早,种植的春马铃薯较多。②黄淮谷地春夏马铃薯区。属于季风暖温带气候,春夏季适宜种植马铃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③长江流域夏马铃薯区。除青海和川西北高原以外的整个长江流域。④南方夏秋马铃薯区。北回归线以北和长江流域以南,除了种植夏马铃薯,部分地区还种植秋马铃薯。⑤秋冬南方马铃薯区。北回归线以南的沿海陆地和台湾省等岛屿属于热带湿润气候,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小。主要种植秋冬土豆。

中国不同地区的马铃薯种植制度不同。北方春马铃薯区一年一熟,常与玉米、大豆、马铃薯轮作。春夏薯区春薯在冬闲地春季种植,夏薯在小麦、豌豆、油菜等冬季作物收获后种植,以二年三熟为主。长江流域夏薯区的红薯大部分分布在丘陵地区。夏马铃薯在小麦和豆类收获后种植,两熟制最为常见。在其他夏秋马铃薯和秋冬马铃薯区,早稻和秋马铃薯在甘薯和水稻轮作体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旱地两年四熟制中,夏、秋马铃薯各占一茬。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红薯,秋冬两季红薯的比例显著。旱地实行大豆、花生、秋马铃薯轮作;冬马铃薯、早稻、晚稻或冬马铃薯、晚秧田、晚稻是稻田常见的两种复种方式。

形态特征

红薯根可分为须根、薪根和块根。纤维状须根,有根毛,向深处延伸,一般分布在30 cm土层中,深度可超过100 cm,具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柴根粗约1厘米,长30 ~ 50厘米,是须根生长过程中,因土壤干旱、高温、通气不良而发育不完全形成的畸形肉质根,无利用价值。块根是储存营养的器官,也是可食用的部分。它分布在深度为5-25厘米的土层中。它先伸展,然后变粗。其形状、大小、肉色因品种、土壤、栽培条件而异,可分为纺锤形、圆柱形、球形、块状。肤色有白、黄、红、淡红、紫,肉色可分为白、黄、橙或紫晕。它具有生根和出芽的特性,是育苗和繁殖的重要器官。块根的外层是含有花青素的表皮,俗称土豆皮。表皮以下几层细胞为皮层,内侧为可食用的中柱。中柱有许多维管束,还有初生、次生和第三次生形成层,不断分化为韧皮部和木质部。同时,木质部分化为次生形成层和第三级形成层,并再次分化为第三级和第四级导管、筛管和薄壁细胞。由于次生形成层不断分化出大量薄壁细胞,并充满淀粉粒,块根能迅速膨大。中央柱中的韧皮部具有包含乳汁的管细胞,乳汁最初被限制在韧皮部的外部。后来由于各种形成层都能产生新的乳管并遍布块根,所以块根切开时流出的白色果肉,也就是乳管分泌的乳汁中含有茉莉素。

甘薯茎匍匐或半直立,长1 ~ 7米,呈绿色、绿紫色或紫红色、褐色等颜色。茎可以发芽节能,长出枝条和根。利用这种再生能力强的特性,可以对藤蔓进行切割、种植和繁殖。叶插在茎节上,叶序为2/5。叶片有心形、肾形、三角形、掌形,全缘或凹口深浅不一,同一植株上的叶片形状往往不同;绿色至紫绿色,叶脉绿色或略带紫色,顶部叶片绿色、棕色、紫色。聚伞花序,腋生,像牵牛花,带红色或紫红色。雄蕊5枚,雌蕊1枚。蒴果近圆形,结1 ~ 4粒棕色种子。染色体数目2n=90。

生理特性

甘薯的生长过程一般分为生根、分枝、块茎形成、藤蔓块茎生长和块茎生长三个阶段。对外部环境条件的要求如下。

温度喜欢温度,不喜欢冷。适宜在夏季平均气温22℃以上,年平均气温10℃以上,全生育期有效积温3000℃以上,无霜期不少于120天的地区种植。加温育苗时,温度应保持在65438±06 ~ 32℃之间。高温有利于马铃薯的萌发和生长。盛苗后的长苗期温度宜为27 ~ 30℃,培育壮苗以22 ~ 25℃为宜。马铃薯幼苗种植后,生根前温度应在65438±08℃以上。茎叶生长期温度低于15℃时,茎叶生长停滞,低于6 ~ 8℃时,霜冻后枯萎死亡。块根形成的适宜温度一般在25℃左右,块根膨大的适宜温度在22 ~ 24℃之间。生长中后期,气温由高变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和块根的加速膨大。

日照红薯是一种喜光的短日照作物,茎叶长期利用光能,效率高。茎叶生长期越长,块根积累的养分越多。充足的日照、较高的温度和地温、较大的温差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制造、操作和储存。经过一定时间的短日照,如每天8 ~ 10小时光照,可促进开花。延长日照时间至12 ~ 13小时,可促进块根的形成,加速光合产物的运转。不耐阴,如与高大作物间作,容易减产。

水根系发达,更耐旱。蒸腾系数在300-500之间。最适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0 ~ 80%,当持水量小于50%时,会影响早期生根和幼苗生长。随着枝条和茎叶的生长,土壤持水量应增加到70 ~ 80%;后期含水量保持在60 ~ 70%时,有利于块根快速膨大。400 ~ 450 mm适宜生长期降水。收获前2个月内降雨要少,如果在此期间遭受渍水,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影响。

土壤要求土壤结构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耕层厚20 ~ 30 cm,通风排水良好,有利于根系发育,块根形成和膨大。pH值应该在4.2和8.3之间。肥料三要素中,钾是最需要的,其次是氮和磷。钾肥能促进块根形成层的发育,提高茎叶的光合效率,加速光合产物的运转,增加块根产量。氮肥促进茎叶生长,增加叶面积,增加茎叶重量;但施用过多会促进根部柱状细胞的木质化,根部不结块或少结块。磷肥能促进根系生长,加速细胞分裂,提高块根质量。堆肥和绿肥养分齐全,肥效缓慢稳定,能提高土壤通气性,最适合施用。

栽培措施

利用薯块的发芽特性培育薯苗是甘薯生产的重要环节。马铃薯片应是根痕多、芽多的品种,种薯宜选用100 ~ 250g、质量好的夏秋马铃薯片。可采用各种育苗方式,如人工加热温床、各种样式的火坑,或利用微生物分解酿造热释放热能的酿造温床、电热温床等。有冷床、露地地膜覆盖温床和采苗利用太阳辐射取暖。用塑料薄膜覆盖苗床,可以增加空气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幼苗生长,增加收苗量,百苗重增加20%左右。在育苗过程中,前期应采用高温催芽。从播种到完全出苗的10多天里,温度从35℃逐渐下降到28℃。当苗高约15cm时,温度从30℃逐渐下降到25℃。床土适宜持水量为70 ~ 80%,初期水分不足,根系伸展缓慢,叶小茎细,易形成老苗;水分过多,空气不足,影响发芽;高温高湿下,马铃薯幼苗娇嫩,白白生长。采苗前3 ~ 5天内,苗床温度必须保持在20℃左右,相对湿度为60%。为避免覆膜苗床内温度过高,除通风散热外,床土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降低膜内温度。在发芽过程中,马铃薯幼苗所需的养分主要由薯块供给。但根系伸长或收苗2 ~ 3次后,应施营养土或速效氮肥。床土疏松,氧气充足,可以加强呼吸,促进新陈代谢。严重缺氧会窒息种薯细胞,导致种薯腐烂。覆膜时一定要注意通风,有利于壮苗生长。

育苗时间因育苗方式不同而不同。一般播种前65438±0月左右在加热苗床育苗,播种前65438±0.5月左右在冷床和露地育苗。播种密度应为每平方米23 ~ 32公斤马铃薯片。摘苗要及时,以免影响秧苗质量和下一茬秧苗的数量。摘苗有两种方法:剪和拉。切苗比拔苗有很多优点:①种薯表面没有伤口,可以防止病菌的入侵;(2)种薯不会因晃动而损伤薯根;③促进基部腋芽和小分枝的生长,增加幼苗数量。扦插苗应距床土3厘米以上,扦插种植藤蔓可防病增产。

垄作一般用于种植,可以加深土层,改善通风,加快热量吸收和散失,温差大,也有利于排水抗旱。在易涝、适宜秋季密植的地区,双垄大垄比单垄小垄产量高。适时早播可以延长生育期,显著提高产量。主产区春夏马铃薯土壤温度稳定在18℃左右时,种植后每天减产1 ~ 1.5%。种植壮苗具有生根快、成活率高、出薯早的优点,壮苗比弱苗增产10%以上。

密度种植密度因季节、品种、用途而异。春夏马铃薯每亩3000-5000株,秋冬马铃薯每亩4000-6000株。力争茎叶生长高峰期叶面积指数达到3 ~ 4.5。由于饲料甘薯茎叶连续扦插,在多施肥的情况下,密度可提高到每亩6000 ~ 8000株。

北方施一般基肥,复施农家肥,配合适量含氮化肥,使生长前期以氮代谢为主,后期以碳代谢为主。黄淮流域缺磷地区宜穴施或中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南方马铃薯地区炎热多雨,强调多次追肥,如播种后追施苗肥,分枝结薯期追施马铃薯肥,茎叶开花期追施马铃薯催肥,后期追施根外肥。

管理前期主要是及时补苗,封垄前中耕除草2 ~ 3次,暴雨时垄面塌陷的话进行培土。红薯藤会损伤茎叶,扰乱叶片的均匀分布,削弱光合效率,消耗枝叶再生时的养分,影响植物养分的正常分配,造成减产。采取追肥、喷洒药剂等措施时,要保护好藤蔓,减少茎叶伤害。

马铃薯的收获和作业质量与马铃薯的产量、干燥率、安全储藏和加工密切相关。甘薯块茎是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期。一般当地平均气温降至12 ~ 15℃,晴天土壤湿度低时,应抓紧收割。先收获种薯,再收获食用薯。薯块要随时放入地窖,部分区域要及时切干。不管是用机械挖还是人工挖,都要尽量减少渗漏;同时,要避免马铃薯片破碎,否则在储存过程中容易感染病害,导致腐烂。

北方地区甘薯贮藏时间长达半年,外部气候变化大。马铃薯本身仍具有呼吸功能和各种生理生化变化,病害易传播导致腐烂。马铃薯贮藏期间腐烂的主要原因是低温,收获时的温度应在65438±02℃以上。地下窖一般用来储藏,收了就收;进入地窖前要彻底清洁、消毒、灭鼠。严格挑选马铃薯,剔除有破皮、破伤、病害、霜冻、水渍的薯块,储存量只能占储存窖容量的80%。贮藏初期要进行高温愈伤处理,将窖内温度提高到34 ~ 37℃,相对湿度85%,使破碎的薯块形成愈伤组织,防止病害传播。然后短时间通风散湿,保持窖温10 ~ 15℃,相对湿度85 ~ 90%;中后期加强保温防寒,防止马铃薯堆在9℃以下受冻。出窖前温度已逐渐升高,注意短时通风,防止缺氧。20世纪60年代以来,推广“高温大房窖储法”更安全有效,有利于加强管理。入窖后3 ~ 4天内使用高温愈合处理。由于地窖的储热量大,可以经济地利用积蓄的热量来取暖。新鲜的土豆可以切片或切丝,干燥成土豆干和土豆丝储存,减少损失。马铃薯干在储存过程中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1%。仓库用麦麸和麦秸覆盖,使仓库温度不超过30℃。

真菌黑斑病、线虫病和真菌根腐病是北方的主要害虫;南方以细菌性马铃薯瘟和真菌性疮痂病为主;真菌软腐病是贮藏期间的主要病害。选择抗病品种,预防冶金田病害,实行轮作,建立无病种田,种植无病马铃薯苗,使用农药对种薯和种苗进行消毒。甘薯病毒病种类繁多,叶片症状有紫环、黄斑、缩叶、卷叶、脉亮、羽花叶等。防控方法可包括培育抗病毒品种、消灭马铃薯田的带病昆虫、利用茎尖脱毒组织、培育无病苗等。甘薯的主要害虫是甘薯象甲和甘薯麦蛾,其次是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杂食性害虫。为了控制蚁象,应该实行水旱轮作,后期采取垄上、裂缝上培土等措施。农业技术和杀虫剂可以用来控制其他害虫。

育种的目标是增加淀粉、蛋白质和胡萝卜素的产量和含量。同时具有良好的发芽、结薯、贮藏等特性,可抗旱、耐涝、耐瘠薄、抗病虫害,能适应不同季节的栽培。育种方法,如克隆选择,更容易选择满足育种目标的芽变异体。介绍和鉴别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杂交育种是基因重组和克隆选择相结合的育种方法。甘薯是一种短日照作物,在台湾省、广东、广西和福建南部可以自然开花、授粉和结果。其他地区应采用人工诱导促进开花授粉杂交,获得种子后培育幼苗;然后应用无性繁殖,通过多次鉴定比较,育成品种。嫁接结合短日照处理被广泛用于诱导开花,以甘薯品种为接穗,相关植物为砧木;嫁接后立蔓悬挂,每天进行8 ~ 11小时短日照处理,出芽时温度控制在25 ~ 30℃之间。开花时避免昆虫授粉。按计划进行品种间杂交,一般在1 ~ 2个月后蒴果和种子成熟。此外,还有自交系育种、种间杂交育种和随机群杂交育种。

甘薯品种的育种方法有很多:①多阶段育苗法。利用苗床催芽,用塑料薄膜覆盖各种苗圃,分阶段种植移栽,以苗繁殖苗。②单叶节种植法。修剪藤蔓时,按每个叶节剪一个苗,可以提高马铃薯苗的利用率。③越冬育苗法。幼苗可在苗床中安全越冬,可节省种薯,连续剪种薯蔓,提高繁殖系数。(4)高质量、高密度的种子繁殖方法。通过选择马铃薯块的优良品种,培育大株,培育大量枝条,扦插单节或双节苗,繁殖系数也很高。

用途和加工

甘薯中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等营养成分和铁、钙等矿物质的含量高于大米和小麦粉。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以此为主食;此外,还可以制作粉条、糕点、果酱等食品。淀粉是在工业加工中从新鲜马铃薯或干燥马铃薯中提取的,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医药等行业。甘薯淀粉的水解产物包括糊精、麦芽糖、果糖、葡萄糖等。酿酒工业用曲霉菌糖化淀粉,生产酒精、白酒、柠檬酸、乳酸、味精、丁醇、丙酮。根、茎、叶可加工成青饲料或发酵饲料,营养成分比一般饲料高3 ~ 4倍;鲜薯、茎叶、薯干等农副产品也可用于制作配合饲料。

甘薯新品种及高产栽培实用新技术

甘薯是一种块根作物,用途广泛。它可用作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种植。甘薯总产量居世界粮食产量第七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2年,世界甘薯总种植面积为976.5万公顷,总产量为654.38±0.36亿吨,鲜薯平均产量为654.38±0.3.9吨/公顷。我国甘薯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62%和84%,鲜薯平均产量为19.0吨/公顷。

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越来越不足,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中国粮食需求面临巨大压力,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甘薯投入少,产出多,单位面积可食干物质居各类作物之首。甘薯抗灾能力强,耐旱耐瘠薄,丘陵山区也可种植。在农作物难以生长的地方,红薯也能获得较好的产量。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甘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甘薯不仅种植面积大、产量潜力大,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和较高的转化利用效率。除用作饲料和保健食品外,它还是一种理想的淀粉资源和能源作物。许多专家认为,红薯是21世纪最理想的食物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原料之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石油供应形势将日益严峻,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甘薯生物产量高,淀粉产量高,是生产燃料乙醇的理想原料。作为一种新能源植物,它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新能源甘薯新材料创制和新品种选育”已列入十五“863”计划,旨在培育高产、高淀粉、高抗病性的新能源甘薯新品种。甘薯作为一种新能源植物,将在中国能源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1.中国甘薯生产区划

1.中国甘薯生产区划

甘薯在中国广泛种植,南起海南省,北至黑龙江,西至川西山区和云贵高原。根据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地形和土壤条件,我国甘薯种植一般分为五个栽培区:北方春马铃薯区、黄淮盆地春夏马铃薯区、长江流域夏马铃薯区、南方夏秋马铃薯区和南方秋冬马铃薯区。淀粉加工业是北方马铃薯地区的主要产业,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用作饲料,而南方马铃薯地区在食品加工业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南方夏秋马铃薯区。主要包括福建、江西、湖南三省南部,两广北部,云南中部和贵州南部,台湾省嘉义以北地区。属湿润季风亚热带气候,无霜期290-350天,年平均气温18-23?c、年日照时数1500~2140小时,年降雨量960~2690 ml。夏马铃薯5月播种,8月收获~ 65438+10月,秋马铃薯7月上旬至8月上旬播种,6月下旬收获~ 165438+2月上旬。甘薯的生育期约为120~150天。

南方秋冬马铃薯区。北回归线以南,包括海南省、广东南部、广西、云南和台湾省。属湿润的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25?c、年日照时数1830~2160小时,年降水量1510~2060 ml,无霜期325~365天,高温季节8~10月。秋马铃薯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种植,10月中旬至2月上旬收获,生育期1150天。秋马铃薯也可以在冬天种植,等到第二年春天收获,就成了冬马铃薯。冬种马铃薯一般在6月11种植,次年4-5月收获,生育期170-200天。

特别是由于海南地处热带,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四季无霜,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红薯。此外,甘薯抗逆性强,适合在各种条件下生长,增产潜力大,用途广,发展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增值潜力和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