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电影《唐山大地震》。(赶紧!!!)

由电影《唐山大地震》引发的思考

7月22日晚上,和爱人一起看了《唐山大地震》。之前不觉得这是一部悲伤的电影,所以不期待。看完预告片,我才知道,它不仅仅是为了展现地震对唐山造成的破坏,更是着眼于体验者内心深处的大灾难引发的强烈余震。影片用简单的画面和语言传达了主人公对家庭和亲情的永恒眷恋。

唐山大地震讲了一个1976“23秒,32年”的故事。在唐山,货车司机方大强和他的家人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的地震在23秒内将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为了救孩子,方大强牺牲了,邓芳和方大被压在同一层楼的两边。人无论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袁妮选择了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头脑清醒的邓芳听到了母亲的选择。她停止了敲地,处于昏迷状态,被“放置”在死人中间。大雨过后,她慢慢醒来,被一名解放军战士救了出来。经过治疗,她被解放军王德庆夫妇收养,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地震后,袁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邓芳的母亲、女儿、兄弟和姐妹彼此分离。因为母亲袁妮做出了不得已的选择,邓芳心里怨恨母亲,养父多次催促她回汤山寻亲,她却沉默不语。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也让幸存者在地震后的32年里陷入了情感困境。

在65438年5月+2008年2月的汶川地震中,两兄妹同时参加救援工作,让他们在分离32年后重逢。在参与救援的过程中,邓芳也原谅了母亲当年的选择,在心里原谅了她,让32年的怨恨得以释怀。冯小刚导演的结局依然充满温情,让人从内心感到温暖,给人带来生活的希望。

对于个人来说,能在灾难中幸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是终身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展现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脆弱,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摆脱内心的枷锁。

《唐山大地震》感人。这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感情的感人电影,也是一部呼唤亲情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