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典:用荒谬的废话谈论世界(1)
《何典》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也是近代第一部方言小说。《河典》使用的方言主要是吴语,其特点是具有滑稽幽默的色彩,语言具有联想和谐音的特点,表达方式也常常让人发笑。同时,本书善用俚语和白话,丝毫不避讳传统小说中的“禁语”。而是用了传统文人不屑用的极其粗俗的词语,读者却不知其土壤,觉得有趣。
可以说《何典》这本书把吴语的搞笑效果运用到了极致,这在书中很多地方都可以体现出来:
放屁,放屁,真的很离谱。
女鬼被六鬼告了,肺都扔掉了。
在《再版何典》的序言中,说:“吴老先生多次说过,他在一个小书摊上看到一本小说,就作了一篇文章,中了一个诡计。这本小书叫《岂有此理》;开头是两句话:“放屁,放屁,真不像话!"
吴老张的“岂有此理”是“何典”。在《何典》中,其语言的粗鄙、俗气随处可见,但同时也不乏雅俗共赏的句子。比如:
自私的开心,头发交了,右边绑了红绳。
也感觉风景摇曳,各不相同。
这些语言多以俚语方言相连,不禁让人发笑。
写《何典》的张南庄是个叛逆的人。传统小说讲究雅俗共赏,他坚持用极其庸俗、低俗的词语。传统小说提倡“用典”,他却坚持在文中多用口语,少用成语典故,或者故意把成语典故的意思反过来用。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何典在语言上对传统小说的反叛。
2.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反叛
《何典》作为康乾道贤之间的白话小说,当然受到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清初批判性、反思性文学作品的影响,使其具有了强烈的讽刺批判品格,对古典小说和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
在《何典》中,它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反叛可以在很多地方体现出来。比如:
活鬼笑着说:“幸亏你是阴间的书生,难道你忘了孟子说过的话了吗?”
描述鬼也笑着说:“我虽然成了秀才,那四书五经都吐回给先生了。哪里能记得住?”
道人笑说:“你就知道看几本死书,就能啃字,摆弄文字,动不动就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就是这样。“讲究实用功夫,只怕不能安国,不能安国,反倒成了废物。”
在我们的传统价值观中,孔孟被奉为经典,做官读书也是大多数读书人的追求。但在《何典》中,张南庄只是把对读者来说极其重要的东西放在了一个毫无价值的鬼位上。
正如刘半农在《何典》中所描述的:“世间万物,皆视为米粟之小。以你为龟虱,作者只当它是一文不值的鬼。”
张南庄就是这样的叙事,甚至最后的成就结局,他都给它蒙上了一层反讽的色彩。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反叛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