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单身贵族和新时代剩女先驱的特征及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
黄金单身贵族也可称为"剩男”.剩男”,““剩女”现象的出现,无疑是我们社会进入新世纪后要予以认真对待的一个全新社会问题。其中,“剩男”由于仰仗男权社会的天然优势,似乎要比“剩女”承受的各种压力小了许多。为此,本人只想就新时代“剩女”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以期能以“草根之声”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民间组织的应有重视,继而对这一问题形成一种关注和解决的社会氛围。
纵观“剩女”现象我们可以发现:除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因素施加的种种影响外,现今绝大多数“剩女”其实都是以某种自觉自愿的心态步入这一行列的。“如果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宁愿就当‘剩女’自得其乐……”,常常是这一日渐庞大的未婚人群用来维系“剩女”心态和表达某种内心追求的“口头禅”。然而在这种看似超脱的自我陶醉中,“剩女”往往因其他方面的追求而常常忽视了天下父母所以要替她们着急上火,甚至替她们四处奔走相亲的种种难言苦衷。一句话,父母们其实早就清醒意识到自家“剩女”若持续在婚姻问题上执意求全将会面临的潜在危机,才迫于无奈、甚至不得不放下家长身段去“越俎代庖”、替女相亲……
父母们深知:自古以来决定女孩走进婚姻的诸多因素中其实只有两个是需要最先考虑的,这就是“相貌”和“年龄”。至于其他方面,像什么是否“门当户对”,以及能否孝敬公婆、能否相夫教子之类,则是在前面两个因素首先被未来婆家审查合格的基础上才会予以考虑。因此,今天自家“剩女”若是在婚姻问题上总这般挑来挑去、拖来拖去,早晚会将那两个最宝贵因素变成两道再也无法跨进婚姻门槛的“鸿沟”。
遗憾的是,新时代“剩女”并没将父母们看重的那两个首要因素放在心里。她们深受当代广告媒体的影响,总以为“相貌”和“年龄”是能够用手中金钱凭借高科技的手段来加以美化完善的。她们相当自信地认为:决定她们能否走进婚姻的先决条件绝不是父母所看重的那些东西,而应当是以“房子、车子和事业有成”为代表的物质基础。正因为如此,她们才会全力以赴在她们认为重要的方面不断提高自身“含金量”,以期在物质基础更为雄厚的未来老公面前拥有自己宝贵的自尊和话语权。
殊不知,天下所有想结婚的男人并不看重“剩女”以引为傲的“含金量”(因为这些东西早就是他们命中注定将会拥有或是已经拥有的东西);他们仍旧“我行我素”、“固疾难改”、“窠臼难脱”地以“相貌”和“年龄”作为选择婚姻伴侣的首要标准。这样便导致了当今其实并不难理解的一个不可思议的怪现象:所有被“剩女”心仪的“好男人”(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那些事业有成的“剩男”),最终都一个个选择了没什么“含金量”却年轻貌美的女大学生携手走进红蜡高照的婚姻殿堂,而将他们视线内那些有房、有车、事业有成且“含金量”极高的“剩女”实实在在晾在了一边。
这一现象再明白不过地说明:男女之间婚姻关系的确立是有其基本规律的。违反这一规律的人必然会走向自身愿望的反面。可惜的是,天下父母们在为此忧心忡忡的同时;自家“剩女”却以新时代特有的超然心态在那里“固执己见”;这让父母们只能于暗自着急中无奈地发出一声悠长悲切的叹息----这究竟是怎么了?!
这场新时代“剩女”不得不面对的“婚姻危机”,看似一种纯属个人的“私事”,其实不然!有资料显示:截止2005年底,光是北京一座城市的“剩女”人数就将近三十万。若是从全国各大城市来看,其综合统计数字无疑更是会让人触目惊心!可见,如此庞大的未婚人群面临同一个问题就绝不再是什么个人私事了。这已然是一个需要全社会予以认真对待并加以切实解决的社会问题了!
在这方面,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以“为妇女儿童服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协调和推动社会各界为妇女儿童办实事”为其首要任务的各级妇联组织,自然责无旁贷应当发挥出首当其冲重要作用。
为此,我们衷心希望各级妇联组织能够切实重视起新时代的“剩女”问题,并且迅速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协调和推动社会各界切实去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显然易见,在全国范围内数字如此庞大的“剩女”“婚姻危机”得到顺利圆满的解决,对于我们在“以人为本”基础上构建更加美好的“和谐社会”,甚至是在当今世界性经济危机大背景下更深入、更广泛地拉动“内需”,都会起到某种不容忽视和成效显著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