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簧的历史
扭簧的出现,从依靠弩臂的弹性变形,发展到利用杠杆原理的扭簧产生发射力,大大增加了弩的威力,但无法与复合弓相比,因为结构过于复杂笨重,即使是野外使用的轻型弩,也需要两三个人才能操作。比如一支5000人左右的罗马军团,装备的弩只有40-50支,占比不到1%,弩的发射速度非常慢。发射石弹的重型弩枪,从东面引入杠杆抛石机后,很快被淘汰。在弓材问题上,欧洲一直没有解决。后来西方的弩用的是蓄力差的钢材,但在740斤的拉力下,连复合弓的威力都不及十几倍的一半。所以中国的弩领先世界2000年。最后欧洲的钢弩连中国的弓都赶不上。
罗马的弩车已经在国外测试过了:
普鲁士将军施拉姆于1916收回的希腊巨弩。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巨型弩与公元一世纪使用的没有什么不同..后者中的一些人开始使用铁弩。这在人生中要长得多。这个巨弩在1979的一次实验中射出了285米的箭。
施拉姆用他的回收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的一个三倍宽的巨型弩可以将27英寸(70厘米)的箭射出370米。他最大的弹射器能把1.8kg的石头扔出300米远。不幸的是,这两处修复工程在二战中被毁。"
可见,射一枝70厘米的普通箭,连东方单兵弩的水平都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