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一生?
12月17日生于上海东门外。
1892年我两岁。
二月底,她和母亲冯顺弟搬到了浦东。
1893年三岁。
2月,她随母亲和父亲胡川到台湾省,先住在台南,后搬到台东。
1894年我四岁。
在台东,胡传教认识了方块字。
1895年五岁。
2月,由于中日战争爆发,她随母亲离开台湾省前往上海。
3月去安徽绩溪上庄,回家读书。
胡川(铁花)八月死于厦门。
1896年六岁。
在家学习。
1897年七岁。
在家学习。
1898年八岁。
在家学习。
1899年九岁
在家学习。开始接触中国的古典小说。
1900年十岁。
在家学习。
1901年十一岁。
在家学习。《子同治鉴》引用了范真的神灭说,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02年十二岁。
在家学习。
1903年十三岁。
在家学习。开始学习“反正切”。
1904年14岁
一月份和江冬秀订婚。
2月从三哥洪□到上海,入梅溪学校。
我看了梁启超的《新民说》,邹容的《革命军》。
1905年15岁
春天,我改良了成中学派,在那里读了严复翻译的《进化论》和《群权论》。
1906年十六岁
暑假考上了中国学院。
那一年,他加入竞赛社,在《竞赛十天》发表小说、诗歌和文章。
1907年十七岁
还在中国学院读书。
5-7月,因脚病回鸡西休养。
1908年十八岁
七月竞争旬报主编。
9月,他调到中国新公立学校当英语老师。
1909年十九岁
10月,新公学解散,因失学失业,他在上海过着放荡的生活。
1910年二十岁。
春在华通公学教中文。
五月,我和二哥邵智去北京复习功课。
7月,被清华录取参加庚子赔款学习的美国官员费生以“胡适”的名字参加考试,此后正式称为胡适。
8月16日,从上海坐船去美国。
9月,我进入康奈尔大学,选择了农业科学。
1911年二十一岁
还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学习。
7月,他被提升为赔偿学生会的中国秘书。
1912年二十二岁。
9月转学到文学院,学习哲学、经济学、文学。
11月,他发起组织政治研究会。
12月,代表康奈尔大学大同协会赴费城参加世界大同协会,升任宪法部主任。
1913年二十三岁。
还在康奈尔大学文学院读书。
5月,升任世界学生会主席。
一九一四年二十四岁
4月,被任命为康奈尔大学学生会哲学系系主任。
6月17日,我本科毕业。
9月晋升为《学生英语月刊》主笔之一,负责国内新闻。
一九一五年二十五岁
1月9日,康奈尔世界学生会举行了10周年庆祝仪式,并作为秘书长发表了“世博会的宗旨”的演讲。
9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院长是杜威。
1916年二十六岁
还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学习。
自2月以来,他与陈独秀、朱经农、梅光第、洪仁*和杨杏佛讨论文化大革命,并用白话文作诗。
一九一七年二十七岁
1月27日,他在费城发表了“美国如何帮助中国发展”的演讲。
5月22日,我通过了哲学博士的期末考试。
我六月份去了中国,七月十号到达上海。
北京大学教授8月被任命。
12月,我回到绩溪和江冬秀结婚。
1998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
1918年二十八岁。
还在北大教书。
3月当选为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协会理事。
11月23日,我去天津见梁启超。那一天,母亲冯顺弟因病去世。
一九一九年二十九岁
还在北京大学教书
1月被《新潮》杂志聘为顾问。
2月,加入《新教育》编辑部。他还被选为普通话统一筹备委员会的成员。
5月1日,杜威在上海受到欢迎,在中国开讲座。不久,我和蒋梦麟一起去拜访孙中山。
论“知难而行易”。
6月,他接手《每周评论》,挑起“问题与主义”的争论。
十月十二日,杜威在中山公园加入教育部和北京大学时,已经六十岁了。
生日当天举行的生日活动。
当月,我陪同杜威在山西讲学。
11月代理北大院长(因马寅初院长眼疾请假)。
【同】《中国哲学史大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1929年,商务印书馆收藏的《万物文库》重新整理,更名为《中国古代哲学史》。这一重新编排的版本由台湾省商务印书馆于1958年印刷。)
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
(《中世纪哲学史》前七章)(北平,北京大学出版部,1919年;这本书还没有完成。第七章《王充》发表在一本杂志上,后来被收进黄辉的《论肖珩史》作为附录之一。)
短篇小说集第一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19年)
[英语]
生活中最大的事件:一幕闹剧,在:中国剧院,由A. E. Zucker(波士顿,小,布朗& amp股份有限公司,1925)。pp 119 -128。注:1919中英文写在中国。后来翻译成中文。
192年30岁
还在北大教书。
4月,在国语研习班作“国语文学史”讲座。
梅和蒋梦麟共同出版了《我们对学生的希望》。
年底脱离新青年。
试收集
(北平,北京大学出版部,1920年;1992年第二版有一些增删,1922年第四版有很多增删。)
一九二一年三十一岁
春天在家休养。
7月,高邀请他留在上海,并提出请他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
不准,推荐王。
下半年,除了大任务,我去国语工坊讲了八个星期的国语文学史。
胡村小插曲
(北平,北京大学出版部,1921年;《胡存》第一、二、三集及《胡适近期学术著作》第一集,由台北远东书局重印为《胡存》四部集,于1953年2月出版。这本集子的四个部分,胡老师自己都删了。)
1922年我三十二岁。
还在北大教书。
2月18日晋升为中国教育改良学会国家教育资助委员会补偿部委员。
3月23日去天津南开大学做了三周的讲座。
4月25日当选北京大学院长兼英语系系主任。
5月7日,他写的《努力周刊》第一期出版。
14日,他与蔡元培、王宠惠联合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
好人政治。
7月,在济南作了“再论中学语文教学”的讲座。
8月出席汉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第四次年会。
9月,《艰难周报》的副刊出版了。月底,参加国民政府教育。
举行的学术会议是宣言的起草者之一。
10月,去济南参加全国教育学会联合会。
张诗琪先生年表
(姚明达修订)(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英语]
《中国古代逻辑方法的发展》(上海,东方图书公司,1922),10+187页
1923年我三十三岁。
今年1月,我从北京大学休学一年,去杭州夏衍洞疗养。4月21日北京,月底杭州。
4月,获得德禄案件委员会颁发的三等嘉禾奖章。
10月去上海商学院讲“哲学与人生”。
同月,赴南京东南大学作《书院制度简史》讲座,月底回京。
他曾在1996年担任《汉学季刊》的编审。
一九二四年三十四岁
还在北大教书。
准备六月份的现代评论。
8月,我和丁文江在北戴河度过了夏天。
10月,王国维被推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
11月5日,王上书抗议围攻清宫,驱逐清帝。
12月13日,《现代评论》第一期出版。
《胡存两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
一九二五年三十五岁
还在北京大学教书
2月,他参加了段市政府召开的善后会议。
3月被聘为中英G基金顾问委员会中方委员。
5月当选中国图书馆协会理事、财务委员会委员、索引委员会书记。
10月份去上海就医。在这一期,我将谈谈程池大学和中国学院的中国哲学。
并与郑振铎、高同行。
11月,当选为北平图书馆委员会书记。
一九二六年我三十六岁。
2月至7月中旬,从上海参加“中英G基金顾问委员会”的“中国代表团”。
游览汉口、南京、杭州、北平、天津、哈尔滨等地。
7月下旬到12月中旬,我经西伯利亚去英国参加中英耿基金的全体成员。
会议期间,我去了法国。
12月31日,我乘船去了美国。
一九二七年三十七岁
从1月到4月中旬,他在美国纽约和费城旅行和演讲。
4月12日,我从西雅图乘船回家。
24号去了日本横滨,待了23天,去了京都和奈良。
大阪等地。
5月底回到上海,与徐志摩等人创办新月书店。
6月,当选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理事会理事。
7月至12月在上海写作、讲学。
他再次当选为中国图书馆协会理事。
心悦书店董事长兼编辑委员会成员。
戴东垣的哲学(上海,亚东图书馆,1927年)
《诗选》(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
一九二八年三十八岁
2月,应上海东吴大学、光华大学邀请,做哲学讲座。
3月被任命为中国公学校长。
4月,我和高等人到庐山旅游。
30日就任中国学院院长,同时兼任文理学院院长。
5月去南京参加全国教育大会。
《白话文学史》(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
《庐山游记》(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
[英语]“中国丧葬仪式的改革”,《秋叶》,沃纳著(上海,凯利& amp;沃尔什,1928),第69-95页。”东方和西方的文明,“是否人类,现代文明的典范,编辑查尔斯a .比尔德(纽约,朗曼斯,1928),第25-41页。修订后的文本出现在《世界最佳》杂志上。作者惠特·伯内特。(纽约,拨号出版社),pp.1066-1077。
一九二九年三十九岁
他仍然是中国学院的校长和文理学院的院长。
1月赴杭州参加中国教育基金理事会第三次常务会,辞去理事职务。
6月,中国教育文化基金理事会在天津召开第五届年会,改选为理事。
9月参观“西湖博览会”。
《人权文集》(与梁实秋等人合著)(上海,新月社,1929年)
一九九三年四十岁
上半年,他还是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
4月10日在《我们走哪条路》中提出:“是贫穷,是疾病,
无知、腐败和骚乱是五大敌人。"
7月赴南京参加中国文教基金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被聘为
编制委员会主席。
八月去青岛住。
九月去了北平,在北平大学演讲。
11月初回上海。
28日,全家搬到北平。
《胡村三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93)
胡适文选(上海,亚东图书馆,1993年)
中国中世纪思想史前九章(油印本)
(吴淞,中国学院,1993;台北,胡适纪念馆,1971年印刷手稿;这本书还没有完成。其中《秦汉之际的思想》一章的两个部分,后来被收入档案,题为《读鲁春秋》、《陆贾新语考辨》。其中《淮南王书》一章后来成为单独一行,标题为《淮南王书》。)
《神僧遗骨集》(编辑)(上海,亚东图书馆,1993年)
1931年四十一岁
1月9日,我去上海参加中国教育文化基金理事会第五次例会。
会后回到北平,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
4月24日,出席中国教育文化基金会执行财务第36次联席会议。
通过北京大学和中国基金会的合作,我们将研究特别措施。
在丁文江的邀请下,八月份我去了琴岛住宿。
11月,他致信宋子文,主张在日本政府提出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日本谈判。
东北三省的余波。
他是1998年在中国举行的太平洋学会会议的主席。
[编]《中国文学史文选》第一卷(北大出版社,1931年版)
《淮南王传》(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
[英语]
《儒教》,载于《科学百科全书》第4卷(纽约,麦克米伦公司,1931),第198-201页。
《康有为》,载:同上,第8卷,第537页
《政治论文》(与林语堂的论文合编),载于:《中国自己的批评家》(北平,中国联合出版社,1931),第11-73页。
《我的信仰》,载于:生活哲学(纽约,西蒙& amp舒斯特,1931),第263—235页。
《中国历史上的宗教和哲学》,载于:中国文化研讨会,编辑。作者Sophia H. Chen Zen(上海,中国太平洋关系研究所,1931),31-58。
《文学复兴》,同上,第150-164页。
1932年四十二岁
他还是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文学系主任。
1月,去上海参加中华教育文化基金理事会第六次例会。
5月,与蒋廷黻、丁文江、傅斯年联合出版《独立评论》。
7月出席中国教育文化基金会第八届年会。
12月去武汉大学讲学,第一次见到蒋介石先生。
1998年,德国普鲁士科学院选举他为通讯委员会委员。
【同】《中国中世纪思想史概要》
(十二讲)(北平,北京大学出版部,1932年)
[英语]
《文化冲突》,中国基督教年鉴,1299,第112-121页。
还在:《太平洋的问题》,1931(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32),第471-477页。
1933年四十三岁
他还是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文学系主任。
1月,去上海参加中华教育文化基金理事会第七次例会。
三月三日,蒋介石先生致电丁文江和翁:“热河危机了...
如果不是公众今天飞来授课,政府将无法向世界解释自己。"
13日,我和丁文江、翁去保定吊唁江。
19日,贺又找到、于学忠,策动中日停战谈判。
6月18日,我在上海动身去美国。
7月,他发表了关于“中国文化趋势”的演讲。
当月中旬,中国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九届年会聘请他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
委员会主席。
8月至9月出席在加拿大班夫举行的太平洋学会第五届大会,并赴
加沙大学讲座。
10月初乘船回国。
《阅读四十篇》(上册)(上海,亚东图书馆,1933年)
第二本短篇小说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33年)
1934年四十四岁
他还是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文学系主任。
2月赴南京参加中国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九次理事例会。
5月出席中国教育文化基金会第十届理事年会。
11月去南京参加考务会。
[英语]
《中国文艺复兴》(哈斯克尔讲座于1933年在芝加哥大学钻研)(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34),xi,110页
1935年四十五岁
他还是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文学系主任。
1月5日在香港获得香港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九号,到广州。
从十一日起,在梧州。在南宁、柳州、桂林、阳朔等地讲学、巡演。
25号去香港,回到北平。
4月19日,在上海出席中国教育文化基金会第11届理事年会。
7月初前往平绥路。
9月7日,当选为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研究院理事。
10月26日,我在上海参加了中国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九届例会。
【同】《胡适论学》
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后来,省被删除,作为胡村
第四集,台北,远东,1953)
[附]《南游杂记》(良友书局,1935)
[编]《中国新文学丛书》
第一集:《建筑理论集》(良友书局,1935年)
1936年四十六岁
上半年还是北大文学院院长,中国文学系主任。
七月七日,到上海。
14日,我前往美国参加太平洋国际协会大会。
10月,八月室在美国和加拿大举办了讲座。
11月初启程回旧金山的家。
1937年47岁
上半年还是北大文学院院长,中国文学系主任。
7月8日,我离开了北平。
11日,我去了庐山,受到了蒋介石先生的接见,然后参加了庐山的会谈。
28日,回到南京。
三十一日,蒋介石先生邀请他与张伯苓和梅贻琦共进午餐。
8月13日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国防政治委员会参议员。
9月到12月,我去美国做非正规外交工作,见了罗斯福,待在旧金山。
哥伦比亚广播电台发表《目的危机中的中国对美国的期待》。
[英语]
“中国的印度化:文化借用的一个案例研究”,《制度、思想和艺术中的独立、融合和借用》(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37)(哈佛三百周年纪念出版物),第219-247页。
1938年48岁
从一月到五月,他在美国和加拿大旅行和演讲。
6月,当选为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委员。
从6月到7月,他继续在美国和军政府旅行和讲学。
8月,我去了法国、瑞士和普鲁士。
9月17日,国民政府任命他为驻美全权大使。
10月3日,我从欧洲回到纽约。
5日,他在华盛顿就职。
31日,我写了一首题为《把它刻在我的照片上,送给陈光甫》的诗:
“如果你是过河的棋子,你就只能向前战斗”。
一九三九年四十九岁
仍然担任驻美国大使。
[同]《潜光室札记》(上海,亚东图书馆,1939)
(1947年由商业重排出版,改名为《胡适留学日记》)
[英语]
《生活哲学修订版》,载于:我相信,艾德。由克利夫顿·费迪曼(纽约,西蒙& amp舒斯特,1939),第378—357页。
1945年五十岁。
仍然担任驻美国大使。
3月5日当选为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长候选人。
[英语]
《工具主义的政治哲学》,载于:普通人的哲学家;Eassays为了纪念约翰·杜威,庆祝他的80岁生日(纽约,G. P .帕特南的儿子,1940),第205-219页。
《中国和日本的现代化》,载于:自由:它的意义。由露丝南达安申(纽约,哈科特,布雷斯& ampCo .,1940),第114-122页。另见:历史的文化研究。由C. F. Ware为美国历史协会编写(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40),ppl 243-251。
1941年51岁
仍然担任驻美国大使。
[英语]
“民主中国的历史基础”,收录于:埃德蒙·詹姆斯政府讲座:第二辑。(厄巴纳,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1941),第53-64页。另见:世界事务研究所会议录:和平问题,第21卷,(洛杉矶,1944-45),第54-63页。
\ "作为政治概念的工具主义\ "(工具主义政治哲学的简要版本),载于: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宾夕法尼亚大学二百周年纪念会议编辑(费城,1941),第1-6页。
1942年52岁
1月至8月,他仍担任驻美大使。
9月8日,他辞去驻美大使,转到纽约从事学术研究。
[英语]
\ "太平洋地区持久和平的必要因素:中国的观点。“在:这是未来和平的基础,艾德。弗朗西斯·j·麦康奈尔等著(纽约,阿宾顿-科克斯堡出版社,1942)(梅里克·麦克道尔讲座),第115-125页。
1943年53岁
1月被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
[英语]
《作为法律和政府工具的力量》,载于:超越胜利,编辑。由露丝南达安申(纽约,哈科特,布雷斯& ampCo .,1943),第174-189页。
1944年54岁
9月,我应哈佛大学的邀请去做了一次演讲。
[英语]
\ "关于中国的一个注记\ '□安祖望、赵怡卿、陈泰:从他们关于水的著作看研究中的独立趋同现象。阿瑟·w·胡梅尔著,第二卷(华盛顿,1944),第970-982页。
1945年五十五岁
4月25日,他被任命为国民政府的代表之一,出席了旧金山的联合国会议。
制宪会议。
9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北平大学校长,回国前由川四暂任。
11月,作为国民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出席了在伦敦举行的联合国教育。
科学文化组织会议,制定本组织的章程。
1946年56岁
6月1日,我从美国出发回家。
7月5日抵达上海。中途在南京停留。
月底,去北平。
9月11日,我飞到了南京。
15日出席国民政府“立宪国民大会”。
12月23日成为国会“宪法决议”排序小组成员。
[英语]
《中国思想》,载于:中国,编辑。作者哈利·f·麦克尼尔(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46),第221-230页。
1947年57岁
还是北大校长
春国民政府提议任命他为考试院长兼国民政府委员,但没有接受,说:
如果不加入政府,可以更多的帮助政府。
《申报》主编。12月的文史周刊。
1948年58岁
还是北大校长
3月25日在南京出席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当选人文组第一任委员。
4月4日,他当选为国民议会主席团成员。
9月,当选为北平研究院学术会议委员。
12月17日,蒋介石总统在他的官邸庆祝了他的生日。
《胡适的时间理论集》(刘一书店,1948年)
[英语]
《张伯苓:教育家》,载:有另一个中国(纽约,皇冠出版社,1948),页4-14。
1949年59岁
1月14日,我去了上海。听取* * *生产方提出的“八项二十四条”和平条件,
指出“和平比战争更困难。”
15日,蒋介石总统任命他为总统府高级部长。
三月下旬在台湾省住了七天,回到上海。
4月6日,在上海坐船去美国。
11月20日,《自由中国》第一期在台北出版,宣传为“出版者”。
[附]《朱版四十种展览目录》
(《北京大学五周年》)(北平,北京大学出版部,1949年)
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
(台北,自由中国社,一九四九年)(即胡适时轮一集的修订版)
齐白石年谱
(与黎锦熙、邓光明合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年)
1955年六十岁。
3月初,他出席了在华盛顿举行的中国教育文化基金会会议,并被提升为该协会的总干事。
5月14日,普林斯顿大学聘请他为格思里东方图书馆馆长,为期两年。
9月,他成为古斯特东图书馆馆长。
1951年61岁
他仍然是格思里·田放图书馆的馆长。
4月20日,出席美国哲学大会并发表演讲《中美关系十年来匆匆》。
变质的原因。"
那一年,他在美国全国社会科学协会发表演讲《派性在中国》。
【编选】《二台省志》
(与罗尔纲合编)(台湾省省文学委员会,1951)(即胡铁花先生
他的遗作《台湾省日记》、《台湾省稿》由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印制。
第七十一届台湾省文学丛书。)
一九五二年六十二岁。
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聘请他为《世界人类科学与文化》编辑委员会成员。
聘用合同到期后,夏普顿大学仍为名誉主持人。
11月下旬至年底在台湾省演讲、讲学。
1953年63岁
1月16日,我与蒋介石总统进行了长谈。
17日离开台湾,经日本返回美国。
[英语]
“中国传统中的自然法”,载于《自然法学会论文集》(圣母大学),第5卷(圣母大学出版社,1953)。
[英语]
“禅宗在中国的历史与方法”,载于《愿景与行动》;贺拉斯·马伦70岁生日纪念文集,编辑。作者西德纳·拉特纳。(新不伦瑞克,罗格斯大学出版社,1953),第223-250页。
1954年64岁
2月至3月,出席台湾省第一届国会第二次会议,任临时主席。
向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