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的简介 马致远的故居在哪历史名人

 马致远人物生平简介

马致远(约1250—1321以后),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元大都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马致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死后葬于祖茔。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致远在年少时候非常的好学,上进。被马氏后人以及所有的后人津津乐道,并在茶余饭后的笑谈之中警示自己的子孙后代,向之看齐。

据说马致远最开始的名字叫做视远。在自己的家乡就非常的聪明,好学,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为了自己的前程,马致远想要离家去远处学习。临走之前他来到了县城的铁佛寺来拜佛。当时那个寺庙的香火非常的兴盛,里边的僧人也非常多。长老的学问特别高。

拜完铁佛之后,马致远求见了寺庙的长老。说,我叫视远,想要求学,无奈我的家里非常的贫穷。希望长老能赐教我一下想要增长学问。长老看见他非常好学,变他和交谈,教诲他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既然在东篱出生,志在千里。将来一定能成大器。但是一定记住,不能图富贵,要为了百姓黎民做事。从此之后马致远将名字的视远改成了致远。号称东篱。

马致远前期的仕途并不好。但是非常欣慰的事他闲暇时候创作的杂剧和散曲非常的有名,还有他自己都始料未及的就是他本人取得的文学成就让自己的家乡躲过一场灾难。

明初年间,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让河北河南山东的百姓惨遭杀害。逃亡惨痛不堪。河北的地方到处都是白骨森森。满目疮痍的大地。据说燕王曾经学过马致远的杂剧和散曲。对马致远很崇敬。得到东光是马致远的故乡,便下令。逢马不杀,因此保全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马致远的故居在哪

马致远的故居地址是在北京的西门头沟王平镇的韭园村,村里边的西落坡村有一个元代的故居,据当地的村民相传这里就是马致远的故居,相传马致远的故居坐西朝东,属于一个大的四合院。门前有着一个小桥,桥下边的水在潺潺的流着。

马致远的院子很大。东南西北四个房间。因为许久没有人居住的原因,现在房子破旧的非常厉害。院子内野草丛生,杂物堆放着。细细的观察可以发现,马致远的故居,和他的《天净沙·秋思》已经非常的相似:“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据说马致远在后期因为不满意朝廷官府的腐败。自己隐居在了一处山林之中。但是他所居住的山林在何处,这个史册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传说马致远隐居之后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逍遥自在生活。羡煞旁人。

在证实故居是否为马致远真正的居住地时,也在马致远的其他曲中可以看出大概就是此处,比如《清江引·野兴》,其中有着“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碟去了。”这其中说的西村,大概就是这个西落坡村,因为适合东落坡村相互对应的,东西两村是相连的。

 马致远的代表作品

很多人都觉得马致远是写散曲的高手,还给他取了一个别号“曲状元”。他的代表作《秋思》,就是典型的叹世之作。无论是意境还是词句,都格外的优美,如诗如画,如痴如醉,马致远很擅长借物抒情。

马致远杂剧使用的语言清晰秀丽,他非常擅长善于把最为普通、平凡、再简单不过的语句串联在一起然后酝酿出别具一格的美文,非常有冲击力,因此达到不一样的表现力度。使得作品从内到外,都散发着强烈的不言而喻的情绪和对事物的主观认知性。

《天净沙·秋思》整个风格都是独具匠心,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浑然天成的,特别普通的语句放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完美的夕阳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完美的写出了一个作为背井离乡在外漂泊的游子内心的悲凉情感。马致远的《落梅风.远浦归帆》也甚是不错的,很好的描述了江边夜晚的景色,非常的惬意与安逸。三三两两的船只,花落,飘香,让人浮想联翩,这样的美景,让人瞬间觉得心旷神怡,却在后面一句埋下伏笔。“断桥头卖鱼人散。”人散了,各自都回家了,独他一人欣赏这种美景,反倒让人生出一种怜惜。天涯游子的凄凉,浓浓的情绪涌上心头。

《岳阳楼》也是马致远的散曲作品,杂剧之一。主要写的就是写仙人 吕洞宾 三人到岳阳楼,一起度化柳树精和白梅花精成仙的故事。主要是来反应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意,反对大家只顾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奋斗,从而来突出自己不得志的悲苦人生,希望有人能够赏识他,自己空有报国之心,却不遇伯乐的忿忿不平以及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