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北京北京

一天的茶,一夜的酒,

一本不加掩饰的小说,

漫无目的的会议,

一群不谈正经事的朋友。

——《北京,北京》

文的老麻袋

13大年三十晚上看完了《北京,北京》。还记得当《难忘今宵》这首歌开始提醒我,当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的烟火时,我悄悄合上书,迎接年味的到来。我该如何描述打开书后的感受?这几乎是一种释放,更像是一种释放。请结束那段嬉笑怒骂的青春时光,让我回归现实。

以我平时的阅读偏好,冯唐是个异数。接触到他的第一部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女孩》,买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红。我先来看看一本畅销书怎么会有这么梦幻的名字。果然,打开第一章我就惊呆了。冯唐对性和青春期冲动的描写非常直接,没有委婉甚至激进。我一边津津有味地读着,一边纳闷这样的书是怎么通过审判的。书中的意象和隐喻令人惊叹。

从此,冯唐成了我最喜欢的“老色鬼”。总觉得作为妇科医生,他能这么悠闲的写出小黄人。我肯定不是认真的,但后来我渐渐发现,他玩古玉,懂书法,喜欢喝茶,外表有些严肃。所以后来有段时间,如果有人问我最近谁的书好,男女都会推荐冯唐。

所以我所有的密友都知道我喜欢冯唐,所以在我生日那天,知道我喜好的朋友送了我冯唐三部曲中的另外两本书,《万物生长》和《北京,北京》。所以我更直观地体会到了冯唐的世界,是“情色”的,是粉红的。

冯唐笔下的女孩都是妩媚的,相当风骚,所以当电影版《万物生长》邀请范冰冰来演刘清的时候,我就服了。叶凡最擅长那种迷人的、优雅的、成熟的秋水。

后来听说《北京,北京》还拍成了电视,片名叫《春风,十里,不如你》,是冯唐在文艺界最响亮的一句话。

青春期的故事其实就像青春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一点,没有什么太新鲜的。之前《最好的我们》给所有青春电视剧做了一个样板,不仅可以好好学习,小打小闹,中间还可以假恋爱,而且刚好虐你。所以当我听说冯唐的《北京,北京》要上电视的时候,作为原著党,我是不打算看的。我听说电视很拖沓。当然,这也不能怪编剧。毕竟冯唐把《北京,北京》写得那么狂妄,那么放肆。

记录成长一直是冯唐内容的核心。《万物生长》和《给我一个十八岁的女孩》都在讲述成长的故事。在北京,北京,虽然也是成长,但更像是成年人的成长。

有人说冯唐的《北京,北京》全是废话。虽然和前两部相比有点尴尬,但也有他的原因。说他炫耀自己的聪明,或者说他迫不及待地要抖一抖自己的聪明。我还是特别喜欢结尾的酒局。曾经嬉笑怒骂的少年已经站了起来,在酒桌上醉了,说了一些醉话,但也恰恰是这些。

有人评价:冯唐的话是在第一箱啤酒和第二箱还没开瓶之间“走肾”,是失恋后胸闷气胀,不拉稀不足为民。冯唐的不忠实,是胡同的黑话,是老流氓的指令,是姑娘的顺滑长发。

这些北京写的男女,北京都是年轻的,像小动物一样肆无忌惮,有着不可抗拒的人性和兽性。他们可以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爱就爱。他们越弱小,就越能爱。书中的每个角色都痴迷于某样东西。小红坚信,错过了第一眼,就错过了永恒。黄啸像邪教一样坚持与女友的所谓柏拉图式的爱情。小白除了小红一无所有,秋水纠结于初恋和刘清杰,却对小红念念不忘。

冯唐的文字是用沾了荷尔蒙的笔尖写出来的,从头到尾都是浓烈的。大地长存,苍天长存;总有一天两者都会结束,持续的青春期。

PS:我很羡慕冯唐这么聪明的人,有本地学历,有外地学历,可以在业余时间写书,赚很多钱,所以我还是要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