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原文_翻译及赏析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 峰 一作:回乐 烽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诗三百首 , 冬天 , 月亮 , 边塞 , 思念战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鉴赏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著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澹。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著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李益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