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总是觉得脖子僵硬,突然一天都动不了!竟是高位截瘫

当心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邹海波

编辑保健君

从落枕疼痛到高位截瘫

当心脊髓型颈椎病

小张是程序员。他工作很努力,经常加班到深夜。时间长了,脖子也变紧了。她身边大部分同事都有这种现象,所以她觉得很正常。然而,问题越来越严重。有时候她伸懒腰的时候,手会有触电和麻木的感觉。于是她开始做颈部按摩来放松。

这一天,小张下班后脖子僵硬疼痛。她像往常一样去做颈部按摩。刚说完,她觉得自己的症状减轻了,全身都放松了,但实际上,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向她袭来。

第二天,小张醒来后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动弹不得,再怎么努力也没用。她尖叫着大喊,她的室友拨打了急救电话。

可惜医生诊断小张截瘫!

高位截瘫是指人体从颈部以下不能活动,只能瘫痪在床上。

实际上,上述案例中的患者已经患有严重的颈椎病,出现了四肢麻木、颈部发紧的症状,只是她没有引起重视。如果患者及时去医院检查,医生会诊断出她患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病是现代人的常见病。

临床上有很多类型。

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是

是一种特殊类型。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往往会有严重的后果。

比如瘫痪

可以说是所有颈椎病类型中的一种

最严重的那种。

01,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宫颈炎、颈神经根综合征和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统称。它是一种以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和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和韧带增厚,导致颈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产生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当颈椎之间的结缔结构发生退变,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钩突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大或钙化,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时,就会出现脊髓功能障碍,这就是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压迫性疾病之一,可严重致残,占全部颈椎病的10%和15%。

02.脊髓型颈椎病有什么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压迫的病理改变之一,其症状主要是上下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不规则,特别是手臂麻木。

上肢运动障碍的主要表现有

手笨拙无力,写字、系鞋带扣扣子、用筷子等精细动作都有困难。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手部肌肉萎缩,上肢肌肉无力。

下肢运动障碍的主要表现有

肌张力不同程度增高,肌力减弱,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活跃、亢进,导致行走不稳,尤其是快走时,容易跌倒、绊倒,可出现痉挛性步态。

03、脊髓型颈椎病自测方法

测试1:头向后测试

上身挺直坐在凳子上,双手自然垂在身体两侧,然后尽量将头向后仰。如果出现上肢麻木甚至下肢麻木的症状,说明可能存在脊髓型颈椎病的风险。

颈髓管理上肢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颈髓受压时,神经传导受阻,会出现上肢或下肢麻木、肿胀的症状。手向上伸的时候(比如伸懒腰,拿高的物体),会出现上肢的过度感应。

测试2:手指轻弹测试(霍夫曼征)

测试者单手握住受试者手腕,使受试者腕关节背屈,手指处于自然放松半屈状态。然后测试者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捏住受试者中指的中段,用拇指快速刮受试者中指的指甲。

如果受试者的其他四个手指不动,说明正常;如果受试者的其他手指向手掌弯曲,则为霍夫曼征阳性,表明患者有脊髓型颈椎病的风险。

04、患脊髓型颈椎病?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怀疑可能患有脊髓型颈椎病,应尽快到正规医院的骨科就诊。医生会通过x光、CT和磁共振成像来确诊。

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不手术很难解除脊髓压迫,因此疾病逆转和自限的机会很少。

对于患者来说,如果没有手术禁忌症,都应该考虑手术治疗。

05、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脊髓型颈椎病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如瘫痪甚至死亡,其发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必须引起重视。

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颈椎病的防护,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避免出现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

注意姿势

切记不要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经常伏案工作或使用电脑的人,一定要注意控制时间,劳逸结合。

颈部松弛

如果颈后有不适感,可以采用仰卧位,在颈后垫一个相对柔软的枕头或毛巾卷,放松颈部肌肉。

如果你出现了四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属于脊髓型颈椎病的高危人群,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不要随意按摩。

按摩可能会加重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甚至造成意外伤害。

有些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认为颈椎病是常见病,颈部有些不适是正常的。按摩一次就好了,他们会随意去一些非医疗机构按摩,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危险。

防止坠落

有脊髓型颈椎病风险的人,跌倒后可能会瘫痪,一定要注意。尤其是老年人,家中要使用良好的照明和防滑设施,防止跌倒。

及时就医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出现后,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邹海波

医学博士,中日友好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外科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显微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内镜分会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脊柱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长,《中华脊柱脊髓杂志》《颈痛杂志》《脊柱杂志》编委。

擅长各种微/微创方法治疗颈、胸、腰椎疾病,如全脊柱内窥镜下(侧镜经椎间孔、后镜经椎间孔)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MED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

/item.html?itemID=2172346660

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zlnbjzz:010-64216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