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在中国的封建统治时期,君王的权力大于一切,君王的威严不仅仅有关国家的治理,同时也事关一个国家的尊严,而君王的权力最基本的表现则显示在处理君臣关系上,一个国家的帝王拥有无上权力,自然对于任何事物都有着唯一而不可忤逆的话语权,这也就有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由来。

在一般人来看,君主臣次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实君王对臣子的依赖性是极强的,甚至在很多时候由于君王的无限放权从而导致了某些权臣的权倾朝野,削弱了君王的绝对权力。虽说如此,但是这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出自君王自身,和臣子想要身居高位必须一步步谨言慎行爬上来不同,古代皇位的世袭制,君王从小就掌握了无上权力,没有经历过各种磨砺,这有就造成了尽管不少帝王确实很聪明,但是见识和阅历却远不能和身居高位的臣子比。

一个国度唯一的帝王和数不清的臣子相比,自然是孤独了,倘若是聪明绝顶的王自然能让臣子派别分类,两相制约达到平衡,但是愚笨的君王却常常成为众多臣子的对立面,与伴君如伴虎相对的是伴臣如伴蛇。那为何史上的功臣又常常被君王所杀,这也是君王为了臣子对自己的绝对服从,人的本性所在,倘若自己的权力大了就往往飘了,开始不满足于对皇帝的绝对服从,于是对于君王来说直接杀掉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在中国古代阶级最主要还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在古代除了皇权之外还有诸侯权、相权、侯权等诸多权力阶级,这些权力阶级***同组成了古代的统治阶级,这些权力虽然对于皇权有着一定的制约,就比如君王不能插手诸侯王的统治,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又与之相驳,因为整个国家的一切都归君王所有,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这些诸侯王自己。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天子犯法于庶民同罪。从这些话中能看出古代君王为了使民众更为服从自己,也为了自己再百姓心中立下更为伟岸的形象,于是对己的权力自发地做出了一些制约,很多时候祖宗之法不可废除,君王也要守皇室宗族多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观念,再有就是谏官,因为这类官员的存在倘若君王像随便杀掉一些臣子,会遭到集体的反对,于是君王想要杀人的时候也是要找对场合和理由。

古代君王的权力来源说起来很可笑,是因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皇室宗亲确实应该掌握全国大权,虽然皇权很大程度上对百姓自身利益有所伤害,但是一旦反抗,那被迫害的人就只会是自己,这也就是百姓们一边被迫害一边又极力拥护王权的原因,被迫害的人基数大了轮到自己头上的几率也就小了。所以随着人权意识的逐渐觉醒,人们对于自身权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越临近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的当权人的权力逐渐被削弱,百姓民主意识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