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回答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历年高考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每年高考语文卷现代汉语的主观阅读主题都是散文,分值比例还是比较大的,23分,1/7。但近年来,高考专家对现代汉语的评分并不高。那么,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实现散文阅读理解的有效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以及个人的阅读体会,我认为要实现散文的有效阅读教学,就要授之以渔,给学生打开散文之门的四把钥匙。

第一个密钥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对标题的把握,可以看出文章的写作对象和作者可能的情感倾向。如2006年北京出版的《做书虫的妻子》一书,以“书虫”为喻,突出了丈夫书多、爱书、爱读书的特点;给“书虫”一词加上引号,表达其特殊的称谓和含义,用模仿的方法表现作者对丈夫的亲切感和自豪感。俗话说“好题目是完成了一半”。看完这个题目,就很容易把握文章的写作对象和主题。比如从《故都之秋》的标题可以看出,文章的写作对象是秋天,是北平的秋景;从“故都”这个词中,也可以明确作者的情感倾向,那就是热爱、向往、深深的眷恋、惆怅、失落。散文《我总想为你唱一首歌》,稍作浏览,结合文章内容,不难理解,题目中的“你”其实指的是西北,可见作者的写作对象是西北;情感倾向,从“一直在想”和“唱一首歌”,可以看做是爱与向往,讴歌与赞美。《眼泪与珍珠》的标题点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眼泪”与人类的情感有关,是人类情感的结晶。杂文《海南杂记》标题中的“海南”点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杂记》的“回忆”表明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情感倾向,是记忆,是留恋,是爱。可见,抓住了标题,就抓住了写作对象和作者可能的倾向。

第二把钥匙——燕文。巧妙抓住文眼,就是通过文眼抓住主旨。散文之眼可以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上,上面已经提到,这里不用赘述;但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它可以是基于叙述的词语,或者是抒情的或议论性的陈述。所以在阅读的时候要仔细考虑这些地方。比如《故都秋日》的开头,作者通过一组排比句明确指出了故都秋天的特点,比如“可是啊,北方的秋天特别清,特别静,特别忧伤”,又通过我不远的理由,想在杭州追到青岛,想从青岛追到北平,但我就是想饱尝这个‘秋天’。2006年全国卷《阳光的香味》的结尾,通过农民的话,“其实不需要深呼吸就能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城市里退化了”,作者将农民因为在农村敏感,能感受到阳光的味道,与我因为在城市嗅觉“退化”相比较,明确表达了文章“赞美劳动,歌颂阳光的生活”的主题。如果我们能准确地抓住散文的眼球,就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那么对文章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这些关键的地方其实都与文章的主旨有关。

第三个关键特征。散文最大的特点不外乎四个字——“形散神聚”。在阅读学习散文的时候,坚持这四个字,会让我们的阅读不至于在黑暗中摸索,豁然开朗。因为在“聚神”的前提下,散文里那些看似天马行空、漫无边际的东西,突然有了避难所,有了主心骨。更重要的是,我们也知道这一切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这时,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散文阅读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先在阅读之前,明确这个特征的“形”和“神”的含义,弄清楚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我们知道“形”是一种形式。“形式与散文”是指散文的表达不拘一格,句式可长可短,骈文组合,结构形式多样,更重要的是文章的内容和材料丰富多彩。而“上帝”是中心,是主题。至于两者的关系,就是体现和被体现的关系。

第二,阅读时要读“形”和“神”在文中的含义,即它们在材料中分别是什么意思。比如《我总想为你唱一首歌》,你首先要搞清楚文字写作的对象是什么,一般的情感是什么,还要了解作者为了表达文章中的这个“你”而写了哪些具体的对象,这些对象有什么特点。再比如《故都之秋》,指的是五幅画,分别是《秋园》、《秋槐》、《秋蝉》、《秋雨》、《秋果》。每幅画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景色,天空、飞鸽、破屋、破墙、干草,可谓丰富多彩。这一切都是围绕着他的写作对象《故都之秋》展开的,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喜爱、向往和眷恋。至于两者的关系,就是体现和被体现的关系。这个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解释过了,不用多说。

第三,看完之后要琢磨作者写这些材料的用意。文章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散文也不例外。然后,为了表达作者的感受,作者总是选择丰富多彩的素材来表达。所以作品中的素材是为了表达文章的写作对象,也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感情,也就是为主题服务的。比如在《我总想为你唱一首歌》一文中,作者写道,左的秋天并没有死去,而generate却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长得很好,看起来很美;他还写道,民勤人肯吃苦,敢旅游,内心充满渴望;他还写过胡杨的死而不倒,死而不降和戈壁石的美丽与召唤。那么,作者在写这些材料是为了什么呢?稍加思考,就不难理解这是为了表现西北,西北也有这些特点。

第四把钥匙。学生读散文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气质,但最根本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高考和社会竞争。因此,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求学生学会答题。这就需要学生在答题时牢牢抓住问题。因为高考语言表达题中题干的设置很巧妙,有很重要的寓意。

仔细阅读分析的题干,仔细揣摩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可以明确正确的答案方向,进而可以更准确地找到答案的切入点,也可以更准确地找到文中的相关信息区域。比如2002年《谈朋友》中的21题,就是从故事内容出发,站在作者的角度提问。可见,命题人在编习题时的意图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分析和概括。他还要求“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进一步明确了回答问题的方向,即结合文章主旨谈作者为什么要“唐突地安慰他”。明确这一点,根据题目内容,就可以快速找到回答这个问题的区域。

仔细阅读分析题,充分利用其中隐含的信息,找到被命题人限定的答案范围。因为命题人之所以设置题干,主要是为了限定答案的内容;同样,为了防止考生无所适从,往往会在题干中提示答案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在哪一段或哪一句。这样就可以根据题干提示找到文中相应的位置,然后根据上下文的语义关系准确把握答案的相关信息区域。我们在习题中经常看到的这一点,其实就是命题人给考生提供的答案范围。

认真阅读分析题,把握关键信息,探索题目设置的答题角度。比如04年全国高考卷二第20题“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有什么特点?能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感受?”通过分析问题,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作者的眼光。江南和西北的雪的特点是作者眼中的特点,情怀也是作者的情怀。换句话说,题目要求我们表达作者的观点。再如2007年高考卷二14题“左和民勤人有什么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意图是什么?“分析题目后,我们还是会发现,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文本和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意图。左人和民勤人的共同特点,在作者看来是相同的。描述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也是作者的写作意图。

散文阅读的例子:

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里有一座“普希金故居”,是一座珍藏俄罗斯古典文学大师遗物的小型博物馆。我在这里很惊讶:几乎所有我崇敬的文学大师都能画出好画。以前只知道普希金喜欢画画,这次看到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茹科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但这些画在普希金的家里并不被视为纯粹的艺术品,而是作为作家的遗物,与大师们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大衣、怀表、杯子等放在一起。他们被视为作家生命气息的载体——不是精神欲望的载体,而是从属于文学,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和价值。

只认可你最优秀的一个才能,其他才能都只是附属品。作家的画只被当作一种研究作家心理和性格的素材,而不是作为一件艺术品,这真的不公平!

能否从专业的角度欣赏这些文学大师的精彩画作?

就说普希金的自画像吧,这是他最喜欢的题材。他可以用几乎一条线画出他凸出的额头和眉骨,尖尖的鼻子和微微发紫的嘴。他轻松地画出自己的卷发和胡须。他只是把鹅毛笔的鹅毛头蘸上墨水,轻轻擦拭几下,就容光焕发了。普希金的自画像大多来自诗人的自我意识,就像大多数诗人以“第一人称”为基础写诗一样。仔细看,普希金的自画像各不相同,有的凝重,有的轻快,有的阴郁,有的活泼。它们是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心态的诗人自己的。

绘画是普希金的一种表达方式。他的大量画作都画在他的诗歌手稿上。每当他充满诗意的时候,形象就会浮现在脑海里。这是他独特的绘画状态。所以普希金的画大多是速写,是他瞬间形象想象的精神记录。他喜欢画人——各种各样的脸和表情。这些人物有些是虚构的,有些是真人;他对这些人有爱,有恨,有讽刺,有愤怒,这些人物是诗人在诗外的一种表达。而且,他从来不用刷子画画,只用书写工具——鹅毛笔和墨水。这说明他画画的欲望是被诗歌激起的。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了诗意的思想”;同样,他也“用了绘画的思路”。

普希金在他的《佩托姆小说集》中为短篇小说《棺材商人》画了两幅插图。虽然不是专业的插画,但轻松的幽默中有一种辛辣的讽刺,这可能是任何画家都难以表现出来的。

没有人数过普希金总是在手稿上画多少幅画。我想这个数字一定很可观。这种文字与画面自由交融的现象,只有大段题字的中国文人画才能与之相比。我觉得中国之外只有普希金有这幅“诗画”的画!

文人画在中国文坛非常普遍。但是在西方,就不一样了。写字和画画的工具和材料是完全不同的。绘画以素描和速写为主,注重解剖和透视。想从事绘画,首先要经过一套专业的训练。很难!中国人讲究类比,崇尚会弹琴,会下棋,会书法,会绘画的通才。即使是纯粹的画家,也要精通“诗、画、书、印”。而西方强调分析和分类,不提倡万能,所以很难跨越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

突然想起俄罗斯作家协会主席尼古拉耶维奇说过:“上帝给了你一种天赋,一定会把所有的天赋都给你。”这是一句俄罗斯谚语,很耐人寻味。我觉得天赋应该包括人的灵性和悟性。人对各种艺术都有通感,从通感到“通才”不难理解。

1和1段末有两个带横线的短语。请在课文中解释它们的意思。(4分)

①生命气息的载体

答:

②精神欲望的载体。

答:

2.简答。(6分)

①什么是普希金的“独特绘画境界”?(不超过10字)

答:

②为什么作者强调“文字与图片自由混搭的现象”和“中国之外只有普希金一个人”?

答:

3.试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本文提到的“通才”问题的个人看法。

要求:联系本文以外的典型例子。(4分)

答:

1,生活气息的载体——那些能体现作家心理和性格的生活用品。

精神欲望的载体——能反映作家内心理想、信念和追求的艺术作品。

2、

(1)本题要求根据本段相关内容,概括描述普希金作画时的独特心境。比如可以回答“对诗画有强烈的渴望”,可以回答“同时运用诗画思想”,可以回答“以诗启发画”等等,意思就对了。

(2)总的来说,作者要强调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古代东方的书写和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差别不大,而西方的书写和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则完全不同;西画有另一套训练方法和绘画理论;西方强调分析分类,不提倡万能,不太注重类比,使得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难以跨越。笔者认为,倡导跨越这一屏障,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3.此题考查阅读中结合实践和背景知识的“发散”能力。学生必须知道的事实,如苏轼的文章、诗词、书法,都是极有造诣的。鲁迅是小说家、散文家、大学者、书法家,擅长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