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伙计
都德的《最后一课》是初中语文课本里学过的,都德出现在福楼拜的《莫泊桑的星期天》里。法国爱国作家,这是我对纨绔子弟的第一印象。
同时,我也想起了法国的两块土地:阿尔萨斯和洛林。当时我只觉得摧毁一个民族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摧毁自己的文化和语言。
这些年来,我玩过十字军之王,欧罗巴普里斯,欧战与主等游戏,也开始看一些欧洲历史书。这时突然发现阿尔萨斯和洛林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法国在路易十四时期占领了阿尔萨斯——发明高跟鞋的路易十四喜欢芭蕾,给康熙皇帝写信;路易十五时期被法兰西占领的洛林,就是那个和当时的第一美人蓬皮杜夫人有染的路易十五,说“我死后会怎么样?”。在这之后,德国人对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执念加深了。后来德国人俾斯麦上台——出现在我们高中历史书上的那个血淋淋的德国总理——给了腐朽的法国人一顿胖揍,夺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当然,如果仅此而已,那哥们儿就写不出感情深厚的最后一课了。战争中的民众支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路易十四时期,相对于极度贫困的德国,法国正处于鼎盛时期,稳定了当时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经济,促进了当时两个地区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而且法国的统治者根本没有把这两个地方的人民当外人,在高层也特别重用,让这两个地方的人民有一种特别的归属感。在都德故事中的普法战争中,即使当地80%的人都说德语,但这仍然不妨碍当地人民坚决抗击普鲁士人的入侵。毕竟对于任何人来说,破坏家园稳定的都是入侵者。P.S .普鲁士人显然没读过中国的《孙子兵法》,里面说:攻心为上。两个地方有一波狂轰滥炸,没人愿意这样来。
这也是普法战争贝尔福战役胜利纪念碑“贝尔福之狮”的背景。他的设计师巴托尔迪,被誉为曼哈顿自由女神像的设计师,也参与了贝尔福的保卫战。
1912年,胡适将《都德最后一课》翻译成中文。自1920起,他的这部译著被选入《白话文》、《语文教材》、《108门语文课》等教材。建国以来,这个译本还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成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都德文章。《最后一课》自然成了都德小说集的名字。
老师在讲解语文课的时候,总是说要融入作者当时的生活环境和历史背景,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学会设身处地。
《杜德小说集》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内容有1/4,但主要描写的是战争时期法国人民的内心戏剧。不管是爱国还是麻木,总是贴近鲁迅、胡适等经历过战争的作家所表达的核心。激动人心的时候并不太难理解,高潮的处理也很感人。
其中1/4个故事都是以巴黎公社为背景的,叙述上并不深刻,但我们对巴黎公社的了解确实不够。看完之后,我们无法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思想。说是保皇派的都铎对巴黎公社的人民有偏见,更有讽刺意味。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核心的法国历史,以便更好地阅读它们。第一次感觉历史不好的人,甚至无法理解故事,无法融入作者的时代,无法理解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你甚至无法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视角。除了玩游戏,法国和德国的一些地名切换没有难度,很多内容无法融合。我不知道当时事件的前因后果,也不知道当时是什么重大事件引发了社会动荡。
注重环境描写的故事非常细腻,引人入胜。如果是高中的话,考试要背几段,现在基本不读了。感叹,有教养的人,即使出去玩,也能写出千古不朽的文章。至于我们,我们可能只会说:我草,这地方真美。做人还是多读书。
P.S .说物以类聚,发现当时大部分法国作家、诗人、画家都认识,经常通信。同时也发现,时势造英雄,环境确实对一个时代的人才和人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的不幸诗人是幸运的,他们被赋予了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