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秋天散文
继续走在江南,听着风,发出细小的声音,听着雨打芭蕉,奏出一曲满满的苍凉。其实我早有预料,走进江南,走进小桥流水,走进杏花烟雨。只是这个江南的秋天总会不经意间勾起我记忆中的一些痕迹,就像一场梦,缥缈缠绵的吴声软语,悠远朦胧的色彩,交织在一起,又有点恍惚。
我记得梁实秋先生曾经说过,江南的秋天,只能感觉到一点冷,秋天的味道、色彩、意境、姿态,总是不够看、不够品、不够赏。梁先生是个聪明人,但我不希望梁先生看得那么透彻。一丝凉意都足以让人心生忧虑。毕竟这是他们最直接的体验。在一个充斥着钢筋水泥和车水马龙的城市里,你能感知到多少与秋天有关的标志?
一个人走了太久,遇到的一切都是孤独的。我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关注周围的风景了。
忙碌的生活,已经容不下我柔软的梦,在江南,却捕捉不到那种可以代表长江南风的气息,所以自然与梦的结局无关...
你听到秋的声音了吗?也许你会说:“不知多少秋声。”我也是。这些年我从来没有认真看过《秋》的每一篇。每时每刻,在生命的九曲回廊里,我仿佛迷失了方向。我已经在跌宕起伏中迷失了人生态度。
捡起易安的话,重读“慢声?”“寻找”“寻找,冷而明,悲而惨...黄花堆得满地都是。哈格德,现在谁能摘...这一次,多么悲伤的一句话!“纸的凉意不就是和自己的心情偶遇吗?易安居士在深秋时节融化了自己,获得了真知灼见和真实体验。那我呢?
我知道我不能对江南的秋天奢求太多。只是希望自己能一直静静的感受时间的流逝,静静的想一个人一件事。其实这也是一种幸福,一种期待。只希望秋风吹走我凌乱的思绪,秋雨洗去我不洁的灵魂,回归真实自然的自己。我只在乎我的赤子之心,就算不在乎,自然。
听朋友说,他收拾行李,一个人去了西藏。看到他的照片,我真的很羡慕。我还沉浸在江南的秋天里。他现在正在西藏的各个角落徒步旅行。我真羡慕他的勇气和兴趣。他说他要离开,带着一颗不安的心享受这份闲适。而我,在秋天的校园里,一切都是一样的,冷与静笼罩着一切,还有蒙蒙细雨。
现在是秋冬,但是冬天只是一个概念。草没有枯萎,但花还在开。江南的秋天很短,但是持续一段时间,滑一段时间就好了。虽然这些年我去过很多乡村和城市,但我对秋天的爱却越来越不深。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在重新开始。
秋风秋雨令人伤感,但在江南,没有秋风秋雨的秋天不像秋天。单调的感觉就像没有油画没有色彩,或者一首没有旋律的歌,或者一本没有情节的小说。风雨的岁月让我们细细品味。
也许,我们都太害怕孤独,拒绝思考。我们有时候更喜欢用华丽的语言来装饰自己冰冷的心。有时候看起来很华丽,内心却是最空虚的。如果你了解我,你会发现我其实很怕秋天!
说实话,我其实永远走在梦里。记忆与现实之间,岁月悄悄抹去昨天的痕迹,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我突然再也没有来过。
是谁如此不经意地解读了岁月的密码,把昨天留在一只废弃的纸船里随流水释放,让我的目光和心情如深秋的天空一样迷蒙,让我的思绪在破旧的蛛网上坠落、蹒跚?
受伤的生命是一道美丽的伤痕,被你触摸过的花鸟就像一架破钢琴,满是灰尘,轻轻一碰,满是音符和尘埃。我们从来没有在彼此的世界里,也没有在同一个梦里。
古今自然尴尬。多少字被各个朝代孤独的人背过,我还在征途上跋涉。我已经筋疲力尽了。我在等秃鹰把我的残体带走,然后重重地摔下去。痛苦可能是我现在唯一能感知的方式。我的灵魂去了哪里?
穿越爱情,谁来穿越红尘?没有人能跨越它,只能静静地看着,听着,不由自主地徘徊,也许这不是灵魂的舞蹈。我只是这世上偶然落下的一滴露珠,又或许是昨夜惊扰我的雷雨夜在现在的阳光下留下的一滴残雨。它必须去某个地方。
时间是最永恒的,无论多少个十年,蓦然回首,仿佛就在昨天。虽然我们不是寒飞的雁,但我们也近在咫尺。我们就像两片不同的树叶,被风裹在一起,飘向未知的远方。
无论此时此刻的文字如何表达,回忆给我的都是深深的痛。我抛弃了我最真实的梦想和最真诚的心。我一如既往地在命运多舛的世界里游荡,被一张看不见的网迷了路,再也没有着落。我听了许多跌宕起伏的悲伤...
我害怕野草在未愈合的伤口上跳舞,我甚至害怕与你同行的迹象。我甚至有点紧张。我也祈祷诸神能原谅我,和你热烈握手,深深拥抱,然后离开,越远越好。
我想我再也不会回来了。在过去的季节里,我把忧郁和悲伤撒得到处都是,看不到希望的阳光和渡回家的渡船。我只想在搁浅的梦里干一段感情,但都是徒劳。凶猛的图腾将是我永恒的梦想...
我什么都不想去想。我摊开一张画纸,想泼一片残莲。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留残荷听雨。”但是,突然想到这个时候荷叶还没有枯萎,就放弃了。江南的秋天似乎没有一段时间是分不开的,自然绊倒了一个远行的人,风吹雨打窗。即使是一个不担心的人,此刻也会有点难过。好在时间会改变一切。当春风是绿色的,江南岸是绿色的,颜色会把记忆带入另一幅画面。我想那时候的江南将是你认识我,两个相思之地,一种心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