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动作的词语有什么好处?
概念
描写一个人物的特征动作,以显示其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和状态,称为动作描写。
编辑这一段的介绍
老舍说:“描写一个人物,最难的是使他站起来。我们都知道如何利用职业、阶级、民族的特性来帮助形成独特的个性;但这些东西并不一定能让人物活跃起来。反而有时候因为详细的介绍,人物更死板。我们要记住,描述一个人,一定要了解他的一切,但不要用面对面的方式全部写在一起;我们必须随时用行动向他展示。每一个动作都清晰有力地展现他一点点,他一定越来越活泼逼真。.....这样,人物的感染力才能深刻而广泛。”也就是说,只有成功地描写人物的动作,才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作品是鲜活的活生生的人,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形象才能真正立起来。
动作描写也要求生动、具体、细节。要完整地描述每一个动作的前因后果,展现其发生、发展乃至结束的过程,让读者产生如临其境的印象。要充分展现人物的动态,让人物在一系列的动作中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内心的想法,进而使形象更加丰满、完整、立体。
编辑本段的功能
①说明人物的身份和地位;②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过程;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④促进剧情发展。
编辑此段落的范围
动作描述涵盖面广。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动作,生产劳动中的动作,娱乐体育中的动作,军事活动中的动作。但无论描写哪种动作,其目的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品主题。因此,动作描述不应该是随意的、方便的、为了描述而描述的。要尽量避免人物性格之外的迷茫和行动;也要防止动作雷同,修辞过度,没有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动作描写往往善于选择人物动作的具体场景,在背景上用适当的浓淡描绘出独特的人物动作,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但往往描述人物在尖锐冲突和斗争的漩涡中的动作会更好。
编辑此段落的特征
动作描写重在准确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动态,人像、表情等描写主要刻画人物的静态。如果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做到动静对比,以静显动,人物形象才能真正达到“越来越活,越来越真实”的局面。详细描述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下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必然会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态度和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能说明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反映他们的心理活动过程,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有时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编辑此突出显示。
在经典著作中
《守财奴》中的资产阶级新贵勾搭工匠葛朗台临死时,“牧师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的唇边……”他做了一个可怕的手势,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个“抓”把暴发户送上了绝路,也充分体现了守财奴至死的贪婪本性。
严建生生前在《儒林外史》中的“舒展”,最终使他成为世界文学经典画廊中又一个典型的吝啬鬼。
至于一贫如洗的孔乙己从咸亨酒店九尺柜台“排出”九便士时的豪情。
当莲花湖的水生嫂得知水水“明天要去当兵”时,她的手指不禁颤抖起来——梅玮割破了手指,这也是她内心思想的颤抖,写出了水水嫂毫无准备又舍不得离开丈夫的微妙心态。
《阿q正传》中鲁迅笔下的阿q,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法庭上画了一个圈。“阿q倒了,一辈子尽力画圆。他害怕被人嘲笑,决心画个圈,但这可恶的笔不仅重,而且不听话。它只是摇了摇,几乎合上了,却向外耸了耸肩,画得像个瓜子。”阿q在这个“画圈”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现代文本
1.大妈挽起袖子,卷起裤腿。她在溪水中缓缓移动,左脚微微抬起,向前迈一小步,右脚慢慢向前拖,仿佛穿了一只千斤鞋。她拧着帽子,弓着背,低着头,眯着眼睛,双手像是在拿着什么东西。这时,她停了下来,不再东张西望,盯着右边的一个地方,突然把手伸进水里,手里拿着一条小鱼。
2.她拿起筷子,伸手去拿颜色鲜艳的菜,轻轻夹起一块,左手夹在筷子下,小心翼翼地跟着筷子走。青筋突兀,青筋一时更硬。她小心翼翼地把菜放进嘴里,仔细品尝。
3.奶奶伸右脚,溜进了鞋口。她肌肉发达的双手紧紧抓住门框,轻轻抬起左脚。紧绷的脚小心翼翼地插进鞋口,然后一头扎进去。然后她踩了几下让脚舒服点,心满意足地出去了。
4、近了,更近了,组长终于来到了他的身边,像一座泰山立在他面前,喊着:“交作业,交作业!”他“嘿嘿”地笑着,表情是那么滑稽,又是那么神秘,突然,他一头扎了下去,像一条滑溜溜的泥鳅一样挣脱了组长的胳膊,双脚像抹了油一样跑开了。
5.十字路口有一个老妇人,微微驼背,身材肥胖,撑着伞艰难地走在空旷的路上。风夹着大雨向我扑来,她用力向前弯腰,抓住伞,后退半步,摇摇晃晃地向前走。
6.小伙子跑得不错,从一开始就已经冲刺到途中匀速跑。他像小马一样昂首狂奔:步幅匀称,步频紧凑,蹬踏有力,腰部放松——整个动作优雅而富有弹性。
7.宣石脚步均匀,双臂前后摆动,脚步越来越快,身体前倾仿佛要摔倒,挣扎着快速向前奔跑。跑到终点,她昂起头,挺起胸,终于获得了第一名。
8.郎平排球生涯的第一次冬训,教练们就开始给郎平“小灶”。长跑——郎平绕着400米跑道跑了一圈又一圈...头都肿了,胸口疼,腿都抬不起来。你能停下来吗?不要!大脑明确给出指令,步骤继续前进...汗水已经把头发打湿成一绺一绺的,汗水从额头流到嘴里,又苦又涩。我多想立刻躺在跑道上,伸开四肢放松一下!突然,一个诡异的笑容爬上了她的嘴角——她突然想起,小时候总盼着能再尝一次跳不起来的滋味,现在她真的尝到了,又苦又涩。
编辑此操作描述
动作描写的定义:通过语言和文字,表现人物自身在矛盾斗争中的动作,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描写。
人为什么要描述自己的行为?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动作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为了塑造宋武的性格,施耐庵安排了一部《景阳冈武松打虎》,全是宋武如何“打”的,从动作上描述了宋武的英雄本色和武功。书中写到他采取先守后攻的策略,显示了他的谋略和机智。作者正是通过对宋武打虎全过程的生动细致的描写,展示了他的各种性格特征。所以茅盾说:“人物的性别必须通过动作表现出来。”他还说:“既然人物的动作(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片段,那么人物性格是否典型就要看这些动作是否典型。作者在命令人物行动时,要尽量剔除那些生动有趣,但又不能表现典型人物性格的情节?(《艺术的技巧》)
编辑本段原则
第一,性格要从自己的行动中显露出来;第二,人物的动作要选择能表现人物性格的。所以描写人物动作的目的要非常明确;第三,要注意人物动作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就是作者不仅要写人物在做什么,还要写他是怎么做的。所谓典型性,就是作者要写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上面说的正面描写方法,在写作时,无论是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都不是机械的描写。“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描写人物时,要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把人物写得惟妙惟肖。
其次,研究完正面描写,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侧面描写。所谓侧面描写,是指不从正面描写人物,而是从其他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和描述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阿清王朝的毛宗岗在评论《三国演义》时,认为小说经常用衬托的方法来描写人物。他在《英雄会被蒋干招募》的评论中写道:“有正面的对比,也有负面的对比。描写鲁肃的诚实,与孔的聪明形成鲜明对比。周瑜的聪明文笔与孔的双重聪明形成鲜明对比。比如写国色的人,以丑女的形式出现很美,但不是以美女的形式出现就更美;写虎将的人,以懦夫的形态勇敢,不以勇士的形态更勇敢。”
一切事物总是在相互矛盾中存在。衬托法是辩证规律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和运用。《美术大纲》作者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反面,反面和侧面不写这一面。以见影知杖,妙哉。”我国古人把这种方法称为“逆粉敷”。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在详细描写人物时,还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和情节发展的具体情况,考虑是用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或者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并用。
动作描写的公式:动作+动作对象+动作环境+动作感觉,三者缺一不可,你的文章有亮点,动作感觉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