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祖先留下的习惯和规则
汉族人的春节习俗:一般来说,主要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酒、橘子、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茶、菜肴;它伴随着许多活动,如除尘,洗被褥,准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祝福,点蜡烛,点火,放鞭炮,观察新年,给压岁钱,走亲戚,参观祖坟,参观花市,制造社交火灾。
年夜饭尤为重要:一是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因故未归者要留一个座位和一套餐具,以示团圆之意;二、饭菜丰富,讲究“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顺”,饮料叫“流水”,鸡蛋叫“大金元宝”,金鱼叫“一年多”;这种鱼是不允许吃的,它被称为“Kanyu”,必须留到开学第一天吃。北方没有鱼的地区,多以雕木鱼代替;第三,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孙辈居中,父辈地位较低。男女老少都应该喝酒。吃饭的时候关上门,兴奋感就没了。
结婚
汉族的婚俗历史悠久,富有民族色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即“受抽签”、“问姓名”、“纳己”、“受征”、“邀客”、“迎亲”,称为“六礼”。
“纳才”是指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提亲,后人称之为“说媒”;“问名”即双方改年龄,现代称之为“改龙凤岗”,再占卜“姻缘”;“纳吉布”是“订婚”的意思;“郑娜”是男方家给女方家的聘礼,俗称“彩礼”;“邀约”就是选好婚期,征求女方意见;“接吻”的意思是和新娘结婚。
从古至今,虽然因为时代的变迁或贫富的差异,婚俗有所不同,但基本的仪式程序都是相似的。即使到了现代,随着自由恋爱的兴起和礼仪的简化,对于交往、相亲、订婚、结婚等媒人(介绍人)的习俗还是有所保留。
在“六礼”中,“迎亲”的内容最为丰富多彩,主要习俗有铺房子、哭嫁、撒谷豆、“升火”、“泼水”、蒙脸、穿红衣、新娘脚着地、坐轿子、“跨鞍”、祭拜堂会、撒帐、做杯闹。两千多年来,这些“亲迎”习俗经久不衰。虽然近代以来它们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创新和演变,但它们的基本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婚姻制度方面,虽然古代汉族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但纳妾制更为普遍。近代俗称“乞小妻”或“娶小妾”,而寡妇一般是不允许再嫁的,尤其是封建社会后期,理学兴起,规矩很严,有的基本上终身要穿便衣。
在婚姻形式上,旧社会除了明媒正娶之外,还有买卖婚姻、表亲婚姻、交换婚姻、转让婚姻、收养婚姻(俗称“过继”)、典婚、养婚、指婚、孝婚、鬼婚等。
3葬礼
葬礼是给尸体穿上衣服,放在棺材下面。人死之前要招魂,给死者洗澡。葬礼分为两步:小型葬礼和大型葬礼。小殡仪员是用来包裹身体的布,丝绸是给富人的,玉是给皇室的。大氅就是把尸体放在棺材里。棺椁称为“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棺刻有“福禄寿”两个字的组合。当他快死的时候,他把米饭放进了死者的嘴里。这个富有的家庭拥有玉石、珍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含银元,都称为“米含”。临死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东西陪葬。一般人们都有衣服,被子和生活用品,富裕的家庭和皇室会有许多贵重的物品陪葬。
丧礼就是丧礼结束后在丧宫停留。丧期从3天到30天不等,主要看丧者。在古代,棺材埋3个月,最多7个月。按照汉族的传统习俗,父母去世,子女要服丧,否则就是不孝。亲友将来会对死者进行悼念和祭奠,称为“丧”或“吊唁”。所有哀悼者都应该服丧。古代汉族丧服分为萎、崔子、大公、肖红、织麻五种,称为“五服”。他们由粗麻布和细麻布制成,并根据亲戚和朋友的关系穿着不同的丧服,这被称为“皮马戴孝”。在现代,白布常被用于服丧。现代城市一般胸前佩戴白花,手臂佩戴黑纱。
埋葬就是埋葬死者的遗体,也就是埋葬棺材。安葬之前,旧俗往往要看风水,选择墓地,称为“择吉”。丧礼也叫丧礼。出殡时,古代汉人一般都是“孝子”,送葬者唱挽歌。挽歌在近现代演变成了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联或葬礼挽联,近现代演变成写挽联的花圈。
古代有人祭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近仆,一直保留到清朝),后来逐渐被陶俑所取代,到了现代则以纸人像陪葬。
出殡后有七、七、百周年、周年的祭奠仪式,牌位归宗祠,从出殡时对人的仪式变成了对“鬼”、“祖”的仪式。
此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即把死在外地的尸体运回原籍。葬礼期间,死者亲属要穿丧服,在灵堂守灵。在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孝道根据与死者的亲属关系分为五等。现代汉语中也有“五服”一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是用白布做的,和西方人穿白色衣服做礼服的习俗大相径庭。
培养
妇女怀孕时,汉族人通常称之为“有喜”。
孩子出生后第二天,就是“三朝”了。孩子出生后,大多闭上眼睛,直到三朝(即三日)或三朝之后才会睁开。按照老习俗,子女要先见父亲,后见母亲,再见其他亲友,以示对父母永远的孝顺。此时,前来探望的亲友往往会送上鸡蛋、红糖、童装等礼物表示祝贺。其中,染红的蛋叫“红蛋”,因为是喜庆的场合,所以也叫“喜蛋”。
满月被称为“米月”。旧习俗是给孩子理发,俗称“剃头”,并设宴庆祝。在一些地方,农历四月初八被定为新生儿的“剃头”日。现代汉族人把孩子满月视为常事,但有些地方农村还是比较重视的,经常会请满月酒。
一岁是一个孩子自出生以来最庄严的一天。在孩子一岁时测试他的未来是一个古老的习俗。方法是在桌子上放上男人用的弓箭笔,女人用的刀、尺、针筐,各种食物、衣服,让孩子自己动手,赢的那个就是自己未来的标志。现代汉族人普遍比较重视孩子的一周岁生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他们通常会给孩子拍照,做新衣服,吃鸡蛋和面条来祝贺他们。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也会举办生日酒会招待亲朋好友。江南农村还有包一年饺子的习俗。这种粽子比普通粽子包得长,意味着孩子会很快长大。
5.祭祀习俗
最明显的例子是清明节、中秋节和寒衣节。这三个节日最初被称为“鬼节”,因为它们以祖先崇拜为基础,主要用于祭祀祖先和鬼魂。清明节扫墓,就是缅怀先人,勉励后人。中秋节,又叫兰花节,有放河灯救孤苦,照鬼的习俗。寒衣节时,人们在祖先的坟墓前焚烧纸衣。
解决问题
在中国,汉族传统的世代观念长期存在,以自身为中心,四代长辈,四代晚辈,形成“曾祖父、曾祖父、父亲、自我、儿子、孙子、曾孙、玄孙”的“九族”血缘关系,这是九个层次。如果把旁系血亲和姻亲联系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亲属体系。如在圣紫晶:“
曾祖父,父亲和身体。
身体和儿子,儿子和孙子。
从后人到玄奘。
是九族人之论。"
一楼: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二代)
二楼: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叔叔、阿姨、叔叔、叔叔、阿姨、叔叔、阿姨、公公、婆婆(老一辈)
第三层:(本身)哥,嫂,姐,姐夫,妹,姐夫,表哥,表妹,姐夫,老婆,嫂子(同辈)。
第四层:儿子、女儿、侄子、外甥、外甥、外甥(一代之后)
五楼:孙子、孙女、外孙女、外孙女、外孙女、外孙女、外孙女、外孙女、外孙女(二代以后)。
亲属称谓是分辈分的,不分年龄。哥哥比弟弟大几岁,哥哥的孩子比弟弟的孩子大几岁。几代之后,大门的后代可能比小门的后代小几十岁,不影响辈分关系。怀里经常抱着大胡子的孙子或爷爷。所以汉人常说“门当户对晚辈。”
亲属称谓也用于社会上的邻居或陌生人之间,以示亲切和尊重。例如,邻里之间的同龄人通常被称为兄弟、兄弟、姐妹和妹妹。年轻人把父母称为叔叔、阿姨、姨、姨等。,还有爷爷奶奶当爷爷,奶奶当爷爷。总的来说,在称谓的使用上,注意层次,把握角度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年龄层次有不同的称谓,尤其是在信封上。儿子给父母写信,信里应该叫“父母”或者“家长”,但是信封上的地址有问题。称呼X先生或他的职务是合适的。
生活中,为了表示对人的尊重,也有不讲究等级的特殊现象。比如一个家庭中有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辈,家里的晚辈称他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邻里之间,无论男女老幼,都可能称他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往往是以他们的名字开头。比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骆驼祥子》里的刘四爷爷。有时在称谓前加“他(她)”字,如:他叔叔,她二婶婶,他奶奶,她二哥李等等。类似的称谓至今仍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