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写人民杂文(2)

提到张欣茹叔叔,我还看到了他写给他父亲的一封信,大概是他在烟台当海军学校校长的时候(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个书柜,中间有两个抽屉,右边的那个里面有很多朋友的信和诗,父亲从来不禁止我看。)信中说父亲现在已经安定下来,生活稳定,母亲也不会再抱怨“留少留多”,等等。中间有几句话:“秋分白露,十年一个故事。离心不远,所以笑。”我去问我爸“这是什么故事,十年了?”父亲和母亲都笑着说,那时候,心如叔叔和父亲在同一艘军舰上服役。海上生活孤独而单调,所以每当有人收到家里的信,大家都抢着看。那个时候,会亲自写信的军人家庭并不多,母亲的来信总是会引起父亲和同伴的特别关注。有一次母亲在信中提到“天气”时,引用了一句民间谚语:“秋高气爽,一夜冷。”大家看了,都笑着调侃父亲说:“你老婆想你了。这明明是说‘且屋顶瓷鸳鸯长浓朝霜,玉冷谁同* * *’!”父亲不得不脸红,把信拿了回去。从张大爷的这封信中,也可以想象出长期在海上服役的年轻军官们互相嘲笑的热闹气氛。

就是从我父亲的这个书柜的抽屉里,我还翻出了撒振兵老人的一首七绝诗,题目好像是

夜渡黄河:

小发xx还没凉呢

夜穿邢泽珏的衣单。

在黄河大桥上,一辆轻型公共汽车过了河。

月光很好。看啊。

我父亲称赞这首诗。最后一句说是“一个部长的风范”。这首诗大概写于清末民初。萨老先生任海军副部长时,部长是宰勋贝勒。

第三条: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老师是T女士,我的老师。

我从小生活在偏远的乡村,没有机会上小学,只能在家学习。我读了很多语文,历史地理也会过。我学过诗歌和作文,能写一篇一两千字的文章。只是算术很落后,只能一遍遍的加减乘除,因为老师自己的算术程度也就到此为止了。

我十二岁到了北平,考上了一所中学,因为考试的时候,校长只出了一道“学而不知足”的题目。这个题目是我在家做的,当时写了一千字。校长大为惊讶和佩服,马上让我和初一的中学生一起上课。上了两个星期的课,我已经可以应付其他的课了,作文也提升了一个档次,但是算术却让我很困惑。中学数学是从代数开始的。我数学基础太差,脚跟不牢,脑袋发晕,上课如云,T女士就在这朵云里飘进了我的生活。她是我们的代数和历史老师,当时才二十多岁。“螓首为蛾眉,齿如编壳”这四个字,完全可以形容她。她是北方人,皮肤很白嫩,身材很温婉,很容易脸红,不好意思或者生气,马上耳朵脖子都红了。我最怕她脸红。

当然,我不是同学中唯一爱她的人,因为她是我们女老师中最漂亮,最平和,最有诱导性的。她的态度,认真而亲切,讲述时简单明了。她善用比喻,我们常常因为有趣的比喻而记住其中的原理。

第一次月考,历史考了99分,代数才52分。我失败了!下课后躲在角落里哭的时候,我感觉到一只温暖的手在爱抚我的肩膀,但我抬头一看,却看到T老师站在我身边,胳膊下夹着课本。我赶紧擦了擦眼泪,站了起来。她温柔地问我:“你为什么哭?我的分数有错吗?”我说:“不是,我生气的是我数学基础太差。”你问的十个问题我只懂一半。”她轻轻坐下,小心翼翼地问我的过去。她了解了我的家庭教育后,真诚地对我说:“这不是你的错。你中间跳过了一大段!我觉得你还是比较聪明的,所以一定很容易补习。每天晚一点回家,我来帮你做算术。"

这当然是她特别爱我,因为算术不合格,很有可能留级;而且她很忙,每天能抽出一个小时给我,也算是加分了。我立刻答应了,并一再表示感谢。我回家跟我妈说的时候,她特别感激,什么都仔细问T女士。她认为T女士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

从那以后,每天下课,我都去她办公室补习一个小时的算术,半年之内就把高三的课本看完了。t女士对所有人夸我动作快,技巧巧。但她不知道,我每天回家后,都努力学习到半夜。因为习题的困扰,我流过很多次焦虑的眼泪,泪水模糊了我。灯影下,T女士美丽善良的脸庞时常浮现,我仿佛受到了启发。擦干眼泪,快点做。那时,我住在母亲的套房里。冬天的晚上,我烧了一个砖炕,点了一盏煤油灯,盘腿坐在炕桌边上,研究计算。半夜的时候,我妈经常让人送糖葫芦或者赛丽的萝卜给我当宵夜。直到现在,每当我看到一个孩子在做算术。我会看到T女士的笑脸,感觉脚下发烫,满嘴都是萝卜的甜香!

算术教程后,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代数和几何一样,我都不费吹灰之力做到了。我成了同学们崇拜的中心,有什么问题都来咨询我。因为T女士,我对算术真的很入神,有几道高难度的习题,是我晚上苦苦思索,在梦里做出来的。我做完数学后,我妈妈觉得我应该对t女士表示一点尊重。她去龙符公司买了一件非常昂贵的衣服,让我送去。T女士退还了礼物。她对我妈说:“我不常辅导学生。我拿不到工资。”因为我觉得你儿子其他课都很好,但是数学比较差,退一门课太委屈了。我很高兴他没有这么匆忙地摆脱困境。母亲不敢勉强,只得作罢。有一天,我在东安市场,遇到T女士在那里购物。看到地摊上挂着挖空的胡萝卜,还带着新的麦苗,她不停地赞美着东西的优雅和鲜艳的颜色,但因为手里的东西太多,她再也拿不下去了,放弃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她走后,我也不还价,赶紧买了个萝卜摘在手里回家。第二天早上,我拿起胡萝卜,按照我疯狂的心敲她的办公室。她正在准备上课。当她打开门,看到我和我的礼物,她笑了。她马上接过来,挂在灯上,说:“谢谢你,你真细心。”我红着脸出来,三步两跳的跑向教室,嘴角不自觉的哼着歌。我一整天都感到有点兴奋。

因为临时抱佛脚学算术,我经常和她面对面坐着。我在做计算,她低头批改试卷。我抬头打坐的时候,常常会注意到她云朵般的秀发,雪白的脖颈,长长的下垂的睫毛,还有她身上穿的匀称的灰布衬衫和蓝裙子,我渐渐感到说不出的敬佩和喜爱。我偷看她的时候,有时她的目光和我的相遇,她会狂喜地对我露出洁白的牙齿微笑。我会脸红,会低着头,会迷茫很久,又爱又难过,很困惑。

在我中学毕业的那一年,T女士也离开了那所学校去了别处工作,但我们还是经常有机会见面。每次见到我,她总是有鼓励和安慰的话,她也经常找我帮忙,比如翻译一些简短的话。我总是小心翼翼,宁愿推迟大学的学业,也不愿耽误她的工作。

她在做一份很好的事业,一份很大的事业,至死都没有结婚。六年前,她在上海因牙病去世,数万人哀悼她。我在从波士顿到纽约的火车上得到这个消息,窗外飞过的大片枫叶失去了鲜艳的红色。我突然流泪了,那是我妈去世后的第一次。

发展:散文写作的特征

第一,人物性格鲜明。

人民散文以刻画人物为主,与小说的重要区别在于,散文中的人物来源于生活,而非虚构。作者的散文材料是精心挑选的,并围绕人物的性格特征来组织的。这些素材也是真实的,不像小说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它们往往具有片段、部分、片断的特征,所有的笑、怒、乐都可以包含在文本中。比如我妈写了我妈三件事:一是我妈管教我,督促我学习,指导我怎么做人;二是母亲作为掌管家庭的后妈是如何处理家庭中的困难和矛盾的,主要描述两件事:除夕夜如何处理害群之马大哥的债主,如何与我大嫂和二嫂相处以及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三是如何看待别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我写我妈被人格侮辱的时候很生气,直到我让说不负责任话的五叔当面道歉才罢休。这些真实的资料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善良、严明、坦荡、善良、善良、宽容、不屈的人物形象,他既是严父之师,又是慈母。

第二,注意细节描写。

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作品。真实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达到典型性的重要手段。描写细节的目的是把人描写得像人一样,把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由于篇幅的限制,作家散文一般没有长篇叙事,更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比如我的一位语文老师梁实秋先生,抓住了徐锦程先生吸鼻子的细节,做了详细的描述。第一位:鼻尖有些红,像酒糟。鼻孔里藏着两桶清水鼻涕,时不时吸一下。说一两句话就要使劲吸,有节奏。有时候忘了吸,离开眼睛,上唇就挂出了两根玉棍。第二位:他家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还没写完。当然,像往常一样,他应该嗅嗅鼻子。第三名:他在站台上来回踱步,嗅着,骂了我整整一个小时。抽鼻子的典型细节反复出现,一个坦率朴实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

第三,情感深沉动人。

写一篇散文,作者写这个人是因为对这个人有一些很深的感情,感情从中间移到文字上。我离开我丈夫快五十年了,我没有他的消息。我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听说他已经回道山了。学生们偶尔会谈论许明虎。一边回忆着他的声音和样子,一边不禁惊愕地佩服他。正是因为对老师深深的爱,梁实秋写下了这感人的篇章。贾平凹的《一个画家的画像》没有热烈的情感告白,没有悲伤的眼泪,但对友谊的憧憬和悼词以及对朋友的欣赏和关心贯穿了整篇文章。优秀的散文作家,可以写山连山,大海漫溢,用真实深沉的感情敲击读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