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义书简介奥义书:总结和评论

奥义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哲学和宗教著作,作为最早的文本之一,它们被认为是公元前800年至500年间最古老的。这些作品是与吠陀——印度教的中心经典——中表达的概念相关的哲学对话。印度教的信徒将这种信仰称为Sanatan Dharma,意思是“永恒的秩序”或“永恒的道路”。人们认为这种秩序是通过吠陀揭示的,吠陀的概念被认为是直接从神那里传递来的知识。

吠陀这个词的意思是“知识”,四部吠陀被认为包含了宇宙和个人如何在宇宙中生活的基本知识。奥义书这个词的意思是“坐下”,好像在听一些重要的指示。吠陀提供了关于宇宙如何运作和人们如何应对的广泛内容。然后奥义书对个人反应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奥义书被称为吠檀多——“吠檀多的终结”——因为它们完成了圣人在古代某个时候收到的神圣启示。吠陀经被认为是Shruti(“听到”),因为它们是圣人在深度冥想的状态下直接从神那里得到的。然后,它们被保留在口头传统中,直到它们在公元前1500年被写下来.公元前500年。奥义书也被正统的印度教徒视为Shruti,因为它们所包含的智慧和洞察力似乎太深刻了,无法源自人类的思想。总共有180-200本奥义书,但最著名的是嵌入吠陀文献的13本。

吠陀经和奥义书

这四部吠陀经代代相传,直到他们在公元前4世纪之间的所谓吠陀时期致力于写作。1500 - c .公元前500年的印度。这些概念通常被认为起源于中亚,并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随着印度-雅利安人的迁移而到达印度(尽管有些学者不同意这一点)。尽管一些思想流派声称有五种吠陀,学术知识是基于四种:

梨俱吠陀

萨摩耶德吠陀

yajur veda

阿维纳·韦达

13最著名的奥义书被嵌入每个文本,以回应每个文本所表达的特定概念。13奥义书是:

布达拉尼亚卡奥义书

昌多加奥义书

特提斯奥义书

Upanishad的复数)

考西塔基奥义书

吉娜奥义书

卡塔奥义书

以赛亚奥义书

Svetasvatara奥义书

蒙达卡奥义书

Prach的Naoyi书

阿弥陀佛奥义书

曼都加奥义书

前六个(Brhadaranyaka到Kena)的构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年-公元前500年,后七个(Katha到Mandukya)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后的公元1世纪。这些作品采取叙事哲学对话的形式,寻求者接近大师,以获得精神真理的指引。寻求者可能并不总是知道他或她在寻求真理。在某些奥义书中,一个看不见的声音直接对着听众说话,然后听众就成了对话中说话者的对话者,或者换句话说,是寻求者。

作品的目的是让观众直接参与精神话语,从而提高他们的意识,帮助人们实现自我实现的目标。

作品的目的是让观众直接参与精神话语,从而提高他们的意识,帮助人们实现自我实现的目标。奥义书是从婆罗门教的宗教哲学体系发展而来,认为宇宙的创造者和宇宙本身是他们称为婆罗门的至高无上的灵魂。婆罗门的威严和力量太大了,人类无法理解,所以它是通过化身呈现给人们的,化身的形式是印度教的神,比如梵天、毗湿奴、湿婆等许多神。

人类可以在这些神里面认识到婆罗门的内在本质,但是为了有直接的体验,鼓励他们去追求与更高自我的关系,称为阿特曼,是每个人内心的神圣火花。那么,人生的目的就是通过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佛法)并以正确的行为(因缘)去履行,从而实现自我实现和解脱。

自我实现是通过理解Tat Tvam Asi这个短语——“你就是那个”,意思是一个人已经是一个人想成为的样子;一个人只需要意识到它。每个人都已经承载了内心神圣的火花;意识到这一点,一个人就能与上帝和他人联系起来。基本上,这种对人类存在的理解为萨纳坦佛教的信仰体系提供了信息,奥义书建议人们如何才能最好地实现这种理解。

总结和评论

以下13奥义书按照它们被认为是组成的顺序呈现。从头到尾没有直接的叙述连续性,但都涉及到相同的基本概念,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Brhadaranyaka奥义书:嵌入Yajur吠陀和最古老的奥义书。这个名字大致意思是“大森林教”,通常被认为是圣人Yajanvalkya(公元前8世纪),尽管这是有争议的。它始于普拉贾帕提创造的宇宙,一位后来被确认为婆罗门化身的神。阿特曼,作为更高的自我,灵魂的不朽,二元性的幻觉和所有现实的本质统一,通过水中盐的类比来讨论和解释:

就像一块盐扔进水里,融化了,再也拿不出来。虽然我们尝过的水是咸的,但即便如此,分离的自我已经溶进了无边无际的纯识之海。分离来自于自我与身体的结合,身体是由元素组成的;当这个身体身份消散,就不再有独立的自我。(4.12)

Brhadaranyaka《奥义书》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不仅因为它确立了从重生和死亡的循环中解脱的概念,以及阿特曼和婆罗门的结合,而且还通过CE诗人tsel IOT(l . 1888-1965)在其杰作《荒原》中对CE的使用。

Chandogya奥义书:嵌入在Sama Veda里面,它被认为和Brhadaranyaka一样古老,虽然创作的日期是未知的。文中重复了Brhadaranyaka的一些内容,但以节奏的形式,给出了这部来自Chanda(诗/米)的奥义书的名称。这些叙述进一步发展了阿特曼-婆罗门的概念,根据自己的责任采取正确行动的重要性,以及阿特曼-婆罗门的关系是如何运作的。

这一点在题为“SheVitak Tu的故事”的一段中得到最好的解释。Shevetaketu在接受了十二年的教育后回到了家乡。他的知识是傲慢的,他受到父亲乌达拉卡的欢迎。乌达拉卡问他是否学到了“能使人听到闻所未闻,想到未知,认识未知的精神智慧”(6.1.3)。Shevetaketu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于是Uddalaka带领他学习关于统一的不同课程,指出人们如何从一块粘土或铁中了解铁的所有潜在形式。单数是集体说的。每一个看似独立的陶土容器,都参与了整个陶土材料。乌达拉卡通过其他例子继续讨论个体、阿特曼和婆罗门,最终带领他的儿子实现了Tat Tvam Asi和众生的统一。

TAITIRIYA奥义书探讨了统一和适当仪式的主题,直到它以赞美每个人都是上帝的一部分而结束。

Taittiriya奥义书:嵌入在Yajur Veda中,也被认为是更古老的奥义书之一。这个名字可能来自可能的作者,圣蒂蒂里,但它已经受到质疑。这部作品首先祝福“一切力量的源泉”梵天,并发誓说真话,遵守法律,然后发誓学习吠陀经,祈祷上帝赐予智慧之光照亮人的一生,引导人与终极现实合一。作品的主题继续是统一和适当的仪式,直到最后,赞美二元性是一种幻觉,每个人都是神和彼此的一部分。

《爱特丽雅奥义书》:嵌入《梨俱吠陀》,爱特丽雅重复了前两部《奥义书》中提到的一些主题,但是以稍微不同的方式。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关于人类生命周期中五种火的讨论:人死后被火化(第一种火),然后以烟雾的形式飘到另一个世界,在那里进入风暴云(第二种火),落入土中变成雨(第三种火),成为男人的食物(第四种火),变成* * *变成女人(第五种火)发育成胎儿。艾特雷亚强调,这个胎儿是阿特曼,它的父母保证他们在出生和成熟后是不朽的,因为他们会被记住,但他们也会经历无条件的爱。换句话说,孩子和家庭生活可以为人们提供与上帝联系的方式。

Kausitaki奥义书:嵌入在梨俱吠陀中,这本奥义书也重复了其他地方的主题,但侧重于存在的统一性,强调个体性的幻觉,使人感到彼此分离,与上帝和周围的世界分离。这个概念总结起来就是“你是谁?”并回应“我就是你”(1.2)。这部作品的结尾是对理解存在的潜在形式的重要性的颂歌,而不是依靠表面的表象来定义人们认为生活中什么是真实的。

克纳奥义书:嵌入《吠陀》,克纳发展了考斯塔基和其他人的主题,强调认识论和自我认识。基纳拒绝理性追求精神真理的概念,声称人们只能通过自我知识,个人和精神工作来了解婆罗门,而不是通过他人的经验或书籍中的文字。基本概念总结如下:

认识真正的自己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自己认识他。无知者认为自性可以被智能所知,而开悟者知道自己超越了知者和被知者的二元性。(2.3)

智力追求导致智力目标;精神真理不能通过别人的努力来理解,只能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

凯莎强调活在当下,不要担心过去或未来的重要性。

卡塔奥义书:嵌入在雅朱尔吠陀中的卡塔是另一部最著名的奥义书,它包含了英国作家萨默塞特·毛姆(公元1874-1965)的畅销小说《刀锋》。救赎之路是狭窄的,像剃刀的刀刃一样难走”)。卡塔强调活在当下的重要性,不担心过去或未来(哲学家拉姆·达斯说“现在就在这里”),考察和解释阿特曼及其与个人灵魂/思想的关系(在《战车寓言》中),莫克夏的概念,吠陀的生命力,特别是自我实现和纳奇凯塔的故事中图解的死神阎罗。

在这个故事中,年轻的纳契克塔和父亲吵架,纳契克塔的父亲愤怒地叫他去死。遵从父亲的意愿,他这样做了,但是到了冥界,他没有了家。纳奇科塔在死亡之门外等了三天,直到阎罗王回来,为让他久等而道歉,并向他提出三个愿望,以弥补他的款待。男孩要求能够安全回到父亲身边,学会永恒之火祭祀,最重要的是知道死后会发生什么。阎罗王同意了第一个,但拒绝了最后一个,并提出了其他任何东西,但男孩拒绝了。Yama最初的拒绝被证明是一种考验,他很高兴Nachiketa不会被世俗的享乐所诱惑,也不会分心寻求真理。阎罗于是向纳奇科塔揭示了生命的秘密:没有死亡,因为灵魂是不朽的,没有自我,因为万物是一体的。没有人是孤独的,最终什么也不会失去,每个人——最终——都会回到上帝的家。

伊沙奥义书:嵌入在雅朱尔吠陀中,伊莎强调统一和二元性的幻觉,以及根据它自己的佛教实现因果报应的重要性。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要认识到所有存在的统一性的重要性,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是孤独的是愚蠢的。第1.6段最好地表达了这一概念:

那些在自己身上看到所有生物的人

我对所有生物都无所畏惧。

那些在自己身上看到所有生物的人

我不知道所有生物的悲伤。

什么是生命的多重性?

欺骗看到其统一性的人?

实现存在的本质统一,会让人从恐惧、悲伤、孤独、痛苦等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一旦自由,人们可能更容易专注于自我实现。

Svetasvatara奥义书:嵌入Yajur吠陀。《斯韦塔斯瓦塔拉》显然是在不同时期由许多不同的作者写成的,但仍然保持着专注于第一事业的一致愿景。在开场白中,它问道:

宇宙的成因是什么?是婆罗门吗?我们从哪里来?靠什么生活?我们最终会在哪里找到平静?是什么力量支配着我们被驱使的快乐和痛苦的二元性?(1.1)

这部作品继续讨论阿特曼和婆罗门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律作为自我实现手段的重要性。

蒙达卡奥义书:嵌入在《阿塔婆吠陀》中,这本奥义书集中于个人的精神知识,而不是知识/经验知识。像其他奥义书一样,重点是在可理解的世界的表面下隐藏着什么。这段文字区分了高级知识和低级知识,其中“高级知识”被定义为自我实现,“低级知识”被定义为来自外部来源(甚至是吠陀)的任何信息。这清楚地表达在以下几行中:

知识是双重的,有高有低。

研究吠陀经,语言学,

仪式、天文学和所有艺术。

可以称之为低级知识。优越的

是导致自我实现的那个(1.3)

低知识在人的一生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不应该与自我实现和与神结合的目的混为一谈。蒙达卡是最受欢迎的奥义书之一,因为它强调个人努力实现精神理解。一旦人们意识到每个人在最基本的层面上都是相关的,每个人都在同一条道路上,就没有孤立的个体。

普拉什那奥义书:嵌入阿萨婆吠陀,普拉什那关注人类状况的存在本质,首先讨论生命如何开始并继续思考不朽,同时解决“生命”的构成和冥想的本质等主题/智慧。最后,它强调虔诚是一种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的方式,如本段所述:

愿我们只听到对所有人都好的话。

愿我们只看到对所有人都好的东西。

愿我们一生侍奉你,爱的主。

愿我们被用来在地球上传播你的和平。(1.1.)

这种对上帝无私奉献的观念将激励中世纪的巴克提(“奉献”)运动,后来复兴为现在的哈瑞·奎师那运动。这两个运动都强调对上帝的完全奉献,作为一种与宇宙的神圣冲动完全连接的方式。

Maitri奥义书:嵌入在Yajur Veda,也被称为Maitrayaniya奥义书,这部作品专注于灵魂的组成,人类遭受痛苦的各种方式,以及通过自我实现从痛苦中解放出来。其中最著名的一段论述了满足于崇拜自己并认为(或被告知)你是上帝而不是为自己寻求上帝的危险。允许自己满足于“宗教的”体验而不是“精神的”体验,会欺骗一个人与上帝建立真正关系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只能通过个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曼都克雅奥义书》:这部作品嵌入《阿塔尔吠陀》,涉及神圣音节OM的精神意义。它是自我与万物统一的一种表达。作品以这样的诗句开始,“OM代表至高无上的现实。它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象征。OM还代表着超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东西”(1.1)。曼陀罗还讨论了意识的四种状态——清醒、做梦、沉睡和纯洁——并指出纯洁意识是其他三种意识的基本形式。这种意识可以通过将自己的注意力向内导向自我完善和精神锻炼来实现,可以清除外界的干扰和幻想的心灵。

结论

以上只是对奥义书中提到的一些概念的粗略总结,因为每部作品都将其与其他作品的对话分层,以鼓励更深入地参与文本。Shevetaketu对自己神性的理解,这是十二年的宗教教育所不能教给他的,在Chandogya奥义书里只是Tat Tvam Asi概念的一个例子,就像Nachiketa与死神的对话在Katha里只是提供了一种交流奥义书。

可以想象,人们可以用一生的时间来研究奥义书,而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人们相信,人们会从精神黑暗和孤立的状态中发展到意识到一个人从未孤独过,因为真正神圣的火花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灵魂中。自从13作品在17世纪首次从梵语翻译过来,全世界的作家、哲学家、学者、艺术家、诗人和无数其他人都对13作品做出了回应。从那时到现在,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今天他们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精神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