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作品的阅读顺序
在看机器人系列之前,可以先看下面的机器人小故事系列,有助于理解前提和背景知识。
1,我,机器人(我,机器人,1950)?
2.埃利希收集的最早的机器人短篇小说,一般不列入《机器人系列》机器人短篇小说全集。
3.钢铁之洞(1954)?伊利亚·贝尔的第一部科幻推理小说。
4.裸晒(1957)?伊利亚·贝尔的第二本科幻推理小说。
5.黎明的机器人(1983)?伊利亚·贝尔的第三部科幻推理小说。
6.机器人与帝国(1985)?《伊利亚·贝尔三部曲》续集二。
二、银河帝国三部曲系列?
1,群星(如尘-,1951)银河帝国I。
2.空间的电流(1952)?银河帝国2。
3.天上的卵石(1950)?《银河帝国》第三部,最早出版但最晚的故事是三部。
三、基地三部曲系列
1,基础前奏(1988)。
2.转发基础(1993)。
3.基础(基础,1951)。
4.基地与帝国(1952)。
5.二基础(1953)?后记。
6.基础边缘(基础边缘,1982)。
7.基础与大地(基础与大地,1986)。
阿西莫夫作品的扩展信息特征:
“背景广阔,主线清晰;布局得当,结构严谨;推理缜密,叙述生动;详实的史料,立足最前沿;新意迭出,哲理深刻”,这是与阿西莫夫有过直接接触的边玉林先生对阿西莫夫科普作品特点的总结。在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中,内容的广泛性和叙述的逻辑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他能在极其广阔的知识背景下牢牢把握写作主线,从而一气呵成,挥洒自如。在他的科普作品中,也有科学性和通俗性的高度统一。
他经常在书的开头,甚至在序言中提出各种引人入胜的问题,从一开始就从心理上把握读者;不言而喻,展开的部分栩栩如生,结尾部分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远见卓识让人回味无穷。
阿西莫夫的很多作品都是现代性和历史感高度统一的典范,血腥的科学进程往往使他的通俗读物既有普遍功能,又有学术价值。
阿西莫夫经常能够很快地从一个话题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他很享受这一点。这也是他写作速度这么快的原因之一。他天生具有一种“教学能力”,总是能把事情解释得直截了当,把意思表达得准确无误,从而创造出自己那种直接吸引读者的友好坦率的风格,这种风格在写作中被频繁使用。
百度百科-阿西莫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