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大明权宦——王振

大明司礼监掌印太监,明英宗朱祁镇之“大伴”——王振。这位明初的大宦官,也被后世称为明朝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权阉”,更被认为是导致“土木之变”的罪魁元凶。

并不是说起王振,就非得聊到“土木之变”的,有时候单单看王振其人,就能够解读出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王振的功过是非与忠奸黑白,我不评论,我只和你聊聊我眼中的这位大宦官,与你印象中那位面目阴狠,裹挟着年幼皇帝为非作歹的形象是否一致。

关于王振的争议很大,大到连他入宫的时间和方式都有两个观点。

一者说 王振原先是县学的老师 ,后来因为绩效考评不达标,几乎要丢了饭碗。恰巧在永乐年时,朱棣在宫里设置了一个内书堂,要找老师教小太监读书认字。于是王振自愿净身入宫。

另一者说, 王振在永乐年是自幼入宫的 ,小时候在内书堂读书,粗通文墨,略晓经史。因为个人能力,得到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几位君主的赏识。

如果我们比对两种说法的出处,你会发现第一种说法大都见于明代中期以后士大夫的说辞,而第二种是被明确写在官方史料与皇帝实录中的。

就我个人而言, 我是倾向于王振自幼入宫这个说法的。

第一,内书堂的出现,的确是永乐年间的事情。但朱棣找几个人给小太监上课,完全不需要从县学老师中找。事实上到了 明代中期以后,内书堂的老师几乎都由翰林院的进士们来担任

第二,在医疗技术并不发达的当时,男子阉割入宫的年龄段其实是有讲究的。虽然也有后来魏忠贤那样成年后自宫想入宫谋活路的,但 宫里普遍选择的对象是十岁以下男童

第三,官方史料的可信度相对更高。而且这里面还要掺杂进文人们对于太监群体的鄙夷心理。 文人们说,像王振这样做到权倾朝野的宦官,其实也是从我们文人群体“叛变”出去的。

所以自幼入宫的王振更符合当时的史实。我为什么要强调自幼入宫这件事?

因为自幼入宫和成年后入宫,虽然都是太监,但对于皇帝的感情是不同的。前者更突显了家奴的忠诚属性,后者则更有功利的味道。

很多人都觉得王振因为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大伴”,从小照顾朱祁镇,故而在朱祁镇登基后一飞冲天,变成了权倾朝野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个说法对,也不对。

说他对,是王振的确和朱祁镇有很深厚的主仆关系,也确实在朱祁镇登基后开始正式走到政治舞台中心;说不对,是因为在此之前,王振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几位皇帝的认可。

北京 智化寺 是王振出资修建的一座寺庙,建成于正统八年,离“土木之变”事发还有六年的时间。寺庙落成之后,王振自己写了一篇碑文,里面描述了自己在宫里的一些事情,其中有说自己受到了朱棣和朱高炽的知遇之恩。

考虑到王振可能有自吹自夸的成分,我们挤掉一些水分,再结合一些史料与后人的研究,我们大体上能勾勒出王振在正统年之前的人生轨迹。

王振自幼入宫,年纪应该不会超过十岁。之后进入内书堂学习,成绩优异,还写得一手好字。

朱棣看这孩子机灵,就把他送到太子朱高炽那了。永乐年朱高炽的日子不好过,凡事谨小慎微,王振做事小心周虑,得到了朱高炽的认可。

朱高炽皇帝做了不到一年,儿子朱瞻基上台。明宣宗朱瞻基把王振提拔为东宫局郎。何谓东宫局郎?就是太子的陪读太监,负责给年幼的太子进行启蒙教育,同时也照料太子生活,官秩正五品。这个太子,就是朱祁镇。

同时,王振在朱祁镇登基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之前, 在宣德年间已经有过在司礼监的工作经历,并且一度成为司礼监的核心人物 。司礼监是皇帝的机要秘书部门,传递与外朝的公文,有时候在皇帝的授意下代行“批红”(决策)。

王振在宣德年被明宣宗朱瞻基委以如此重任,足见朱瞻基对其的信任与认可。

一个自幼入宫,在内书堂学习后,有一定文化素养,且做事周密,为人谨慎,得到几代君主信任的宦官,便是王振在正统年之前展现在世人眼中的形象。

宣德十年正月,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同年 虚龄只有九岁 的朱祁镇登基继位。也就是在这一年,王振正式成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

朝臣老是骂王振带坏朱祁镇,没有把皇帝教好,以致皇帝长大后与朝臣们不亲近。这个话其实有点耍无赖了。

明代皇子正式出阁读书的年纪,一般在13-16岁左右。 九岁的朱祁镇登基前,并未出阁读书。没有出阁便意味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儒家教育,更没有稳定又有资历的朝臣当过他的老师。

九岁的朱祁镇,之前所有的学习都是在王振的引导下进行的,勉强只能算是“学前教育”。而王振也只是在内书堂读了几年书,他的才学怎么和朝中苦读了数十载的官员相提并论?朱祁镇后来文化水平不高,与大臣走得不近,真的不能全怪王振。

同时,王振到底有没有带坏朱祁镇? 起码在正统元年到正统七年这段时间里,王振对于朱祁镇,是尽到了一个陪读太监和“大伴”责任的。

朱祁镇贪玩,王振只要看见了便加以劝谏,甚至不惜到太皇太后那去打小报告。王振还告诉朱祁镇,你的父亲,爷爷,曾祖父,都是能够驾驭朝臣的,你也要多读书学习如何驾驭群臣。

你觉得这些事例和后来刘瑾诱导明武宗朱厚照吃喝玩乐,是同一个性质吗?

正统初年的那段时间里,虽然有“三杨”主政,虽然有太皇太后张氏把控全局,但却没有一个人教过朱祁镇:怎么做皇帝?

王振只是把自己在永乐,洪熙,宣德年间见到过的几位君主如何执政的,告诉朱祁镇。这里面的东西是对是错,王振自己能够理解几分我们暂且另说,但总不能说王振是在带坏朱祁镇。

所以史书里用“ 雅敬惮之 ”这四个字来形容朱祁镇对王振的感情。什么意思?又敬又怕,而这份敬里面应该还有感动的意味在。

朱祁镇的登基,毕竟是明代第一次“主少国疑”的时候。王振掌管着司礼监,其政治地位也大大提升,逐渐引起了群臣的警觉。这个是肯定的,要知道 皇帝年幼无法理政时,最大的获益者就是文官集团

这种警觉,更多地其实来源于六部科道这样的行政职能衙门。正统初年的行政流程,是太皇太后统御全局,但却并不直接秉政,而是有“三杨”这个内阁来干活,以王振为首的司礼监来配合“批红”,最后直接交给六部来实行。

这些只能干活却少有政治话语权的行政衙门,开始不甘心。但太皇太后在那压着,“三杨”的资历与能力也不是他们能随便指手画脚的,司礼监自然成了他们最佳的攻击对象。

于是就有了正统初年那次著名的“御前会议”。

当时太皇太后召开了一次会议,在场的有朱祁镇,“三杨”还有张辅,算是当时帝国的核心决策圈。会议临近结束时,老太后让人把王振喊了过来。

王振一踏进大殿,老太后就指责王振没有照顾好朱祁镇的饮食起居,要杀了王振。然后朱祁镇及几位大臣一顿求情,方才饶过王振。

很多人说这件事是老太后在敲打王振,因为这件事情之后王振做事明显低调了很多。但我认为, 这是老太后在救王振

太皇太后张氏是何许人也?朱棣的儿媳妇,朱高炽的皇后,朱瞻基的生母,朱祁镇的奶奶。

你可以查查 历史 ,张氏在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坐稳皇位上,帮了多少忙。这样一位女人,怎么会不明白朝臣的那点心思?怎么会不知道王振对于朱祁镇的意义?

太皇太后明白, 王振这样皇帝的贴身宦官,才是朱祁镇以后可以真正信任的人 ,她要把王振保下来。于是才有了上文说的这个举动。

看似是要向王振立威,实则做给朝臣看,你们担心的事情不用太放在心里,王振没那个胆子,现在有我压着,以后皇帝长大了皇帝就自己亲政了,也没王振什么事情,说到底王振不过是小皇帝身边的一个“保姆”罢了。

而王振之后夹着尾巴做人的举动,也让朝臣们产生了错觉:王振此人,不足为虑。

但这种平衡终究会被打破,因为朱祁镇在一天天长大

从正统七年开始,我们终于看到了王振的“真面目”。王振开始揽权,开始贪赃枉法,开始结党营私,开始打击异己。朝臣们惊讶地发现,他们一开始最担心的宦官专权,还是发生了。

正统七年是一个转折点,因为这一年太皇太后病逝,内阁的“三杨”也一个个年纪大了,或死或退。但为什么就没人问一句, 正统七年,朱祁镇多大了?虚龄十六

我们再比较几个数据。 明武宗朱厚照15岁登基,刘瑾专权;明熹宗朱由校16岁即位,魏忠贤上台。 那么17岁的明英宗在奶奶逝世,开始事实亲政的时候,王振扮演着什么角色?

如果暂且抛下对宦官群体的成见,从皇权的角度和宦官的家奴属性来看,我们便能得出一个结论: 朱祁镇在通过王振夺权

一个皇帝要建立自己的无上权威,第一件要做的就是控制朝堂人事。 王振的结党,就是朱祁镇在培植自己的嫡系团队,来稀释宣德年间和“三杨”时期朝中旧臣的话语权。

虽然王振的手段有些粗糙,过程中也有诸多恶劣行径,贪赃枉法的事情也是客观存在,但不得不否认,王振在这件事情上,做的很忠心,很义无反顾。

明初朝堂的斗争,远远不及中后期来得激烈和残酷,一来风气还没坏到要把失败者赶尽杀绝的程度;二来皇帝与朝臣的矛盾也没有激化到后来的“水火不容”。但这也为朱祁镇留下了诸多隐患,导致了皇帝揽权的不彻底与过程的漫长繁琐。

最好的证明就是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前夕,朱祁镇要御驾亲征这件事。

朝臣们的反对,体现在对于军队后勤物资调配上的不配合。这也是为什么朱祁镇和王振出征,要随军携带大量民夫一路搬运辎重粮草。

从正统七年到正统十四年,朱祁镇虽然已经可以在朝廷贯彻自己的意志,却仍然避免不了被文官集团从背后下阴手,而同样的事情在魏忠贤的阉党时代,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在帮助皇帝揽权这件事情上,王振的能力的确不如后来的几位晚辈。

“贡马事件”与“土木之变”在这里不讲了,因为太大,而且以前我也专门写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看看。我们再说说朱祁镇对于王振的感情。

朱祁镇经历了“土木之变”被俘,回宫后弟弟明代宗朱祁钰被软禁,终于通过“夺门之变”复辟登基,改年“天顺”。

刚刚重新坐上皇位的朱祁镇,马上就开始要为王振平反。先通过造舆论,接着平反一些所谓的“王振余党”,最后为王振洗白。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在天顺三年,朱祁镇在智化寺为王振立了一块祭祀的碑,通篇都在为王振歌功颂德。

不得不再次感叹明初朝局风气真的好,你看看后来刘瑾和魏忠贤的下场,你就觉得王振真的是遇到好人了,朱祁镇也确实算个念旧情的人。

“土木之变”最大的锅,基本上是王振背了 。这点在朱祁镇时期就注定了,因为如果王振不背,那么朱祁镇自己就要被钉在 历史 的耻辱柱上。这个锅实在太大,几十万大明主力,数十位朝廷重臣,直接打断了大明国势的上升,除了王振,也的确找不到第二个合适的人了。

只有王振把这个锅背了,当时对于“土木之变”的喧嚣才能平静,事情才能过去,明代宗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的皇位才能坐稳;只有王振把这个锅背了,朝臣才能与皇帝重新达成和解,大明的核心权力圈才能重归平衡。

只是我有时候会不禁发问,到底是不是王振裹挟了朱祁镇去御驾亲征?到底是不是王振在归途中改变了行军路线?到底是不是王振让大军停留在了土木堡?

王振肯定有错,后世对他的定性其实也没太冤枉他,只是那些看起来道貌岸然的朝臣们呢?那个最后下手杀了于谦的朱祁镇呢?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一家之言,聊以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