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条白色的哈达,挺长的。上面好像有菩萨,但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谁知道呢?谢谢你
过去使用哈达有一定的规则、规范和形式:平日各级官员都要根据自己的身份或姓名使用哈达,不能偏离规则。私人和民间使用哈达应该是随意的,没有那么严格的规定。亲戚朋友之间也用Neikuhada。献哈达有一定的规矩和形式:按照既定的规矩,给上的,给下的,同级的,给对方的,前辈的,同辈的,晚辈的,都有一定的规矩和讲究。献哈达,要捧在手里,或通过代理人转交;给下属送哈达的时候,一般都是把哈达系在对方脖子上,同行之间互相送哈达。根据用途不同,哈达的祭祀方式也不同。
有相当多的场合使用哈达。婚丧嫁娶,迎送,感谢等等都可以用哈达。根据用途不同,哈达的折法也不同,一般来说有存取折法和奉献折法。哈达是一种特殊的丝绸或大麻织物,通常长约5英尺,宽不一,绣有“云林”、“八宝”等民间图案。根据材质,哈达可分为三种:普通棉纺织品,称为“苏西”,长度小于1米;中档货是普通丝织品,叫“阿喜”,长约2米;政治、宗教人物使用的高级丝绸是最高档的,叫“朗翠”,长3米多。根据颜色,哈达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征纯洁、吉祥的白色哈达;一种是彩色哈达,颜色有蓝、白、黄、绿、红。蓝色意味着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河流,红色是空间的保护者,黄色象征地球。作为阿希(彩箭)献给活佛或至亲,是最隆重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七彩哈达是菩萨的装束,所以只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根据藏族学者赤列曲扎对藏族地方习惯的记载,哈达在元代传入西藏,释迦牟尼在元世祖会见忽必烈汗返回西藏时,带回了第一条哈达。当时哈达两侧是万里长城,绣着“吉祥如意”四个字。所以可以说哈达是从内地传入西藏的,多产于四川成都。哈达是一种生丝织物,由丝、绢、绢制成。它薄而透明,有白色、黄色和蓝色。由八幅吉祥图、莲花、如意、祥云编织而成。哈达长短不一,短则三五尺,长则一两尺。地方志《蒙古卷二》中说所谓哈达也是丝绸。或丝,或白,或蓝,长短不一,约一尺五寸或一尺二寸长,两头拉丝,约半寸,视受礼人等级而定。在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的拜佛、拜见长辈、迎送、进贡祝贺、婚丧嫁娶等礼仪活动中,都有献哈达的习惯。所以哈达的供奉,表现了人们对佛陀的敬仰,对遇见他的人的尊重和祝福。哈达大多是白色的。在青藏高原和内蒙古草原上,白色是最常见的颜色:漫长冬季的茫茫雪原,青稞碾成的面粉,骑着的白马,赶着的羊,挤的奶,羊奶等等。自古以来,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都认为白色象征纯洁、美丽、吉祥、善良,人们对白色倍加珍惜。在雪域高原上,房屋的墙壁被涂上了白灰。逢年过节,在房屋的门楣、窗帘、家具上画上白点或白线,用白粉撒上各种吉祥图案。茶壶和酒器用哈达或羊毛系住。甚至还有人在衣领上画一圈白点。白色的石头被放置在山口和主要交通路线交叉口的石堆顶部。煨桑葚时,还应该撒上雪白的巴赞。在《格萨尔王传》和民间故事中,白衣、白马、白云、白鹤等白色的东西象征着善良。同时也对珠穆朗玛峰给予了神奇的赞美,说峰峦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白色哈达。在藏传佛教寺院的青铜门环上,经常可以看到几条白色的哈达系着叮叮当当的檐铃迎风起舞。春天来了,农夫把哈达绑在农具上,祈求丰收。蒙古族和藏族一样,赋予白色纯洁吉祥的含义,将一年的第一个月称为“查干萨拉”,“查干”为白色,是一年的开始。洁白包含了世间一切高贵、吉祥、美好的内容。哈达也有蓝色的。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人们非常崇尚蓝色,因为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这种颜色也叫青色,蒙古语称为“胡和”,常用于人名和地名。“呼和浩特”就是青城的意思。在草原上,蓝色象征着永恒、繁荣、忠诚和忠贞。牧民特别喜欢穿蓝色长袍,生活中的装饰图案大多用蓝色。今年恰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各种庆祝活动中,人们为什么要用天蓝色的哈达互相尊重,这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藏族和蒙古族崇拜清洁的本能,并逐渐形成了崇尚白蓝的文化心态。
此外还有五颜六色的哈达,这是一种高贵的礼物,每种颜色都有自己的含义。蓝色象征蓝天,白色象征白云,绿色象征河水,红色象征保护空虚,黄色象征大地。这种五颜六色的哈达只在特定的场合使用。又说菩萨像前呈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装束。在旧时代,按照藏族的习俗,白色哈达分为三种,即内库哈达、阿希哈达和索希哈达。内库哈达是皇家内库特有的哈达。质量上乘,宽而长,边上织有吉祥图案,中间有八幅吉祥图,上下有吉祥龙纹。献哈达表达了奉献者对彼此的赞美、忠诚和尊重,并祝愿彼此万事如意。在交流中,还有用哈达里包裹的金钱、货物或肖像的礼物,以显示奉献者的真诚之心。& lt/p & gt;& lt/p &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