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版田燕的终结。
至此,整部小说《天眼》结束,所有铺垫的故事都结束了。从第三卷起,就进入真正的主线剧情了。
《天眼》改写版第一卷的后记中提到,小说《天眼之眼》由几个独立的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是一卷。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天眼》由三四卷故事组成。
之所以能说三卷四卷的“或者”,是因为从第三卷开始小说《天眼》会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严肃版和传奇版。
其中“严肃版”在第三卷结束,谜底彻底揭开,整个故事结束。传说版会有四卷,故事第三卷之后会多一章,也可以理解为天眼的传闻。
可能很多读者会问我,为什么一定要写两个版本的结局呢?我觉得这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阅读取向读者的要求,也是我的一种尝试。
其实两个版本的故事主体结构基本相同,情节也大致相同。不同的是人物和故事的最终结局略有不同。而且传奇版会比严肃版多一个故事,所以会增长10万字左右。
正如作者自己的建议,严肃版适合年龄较大,倾向于严肃、传统、成熟的读者;而传奇版则倾向于更年轻,更开朗,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至于我自己的喜好,我会更喜欢传奇版的故事。因为如果你能接受传奇版中一些传奇的、非常规的故事设定,你一定会认同传奇版中的人物和故事更感人!
《天眼》是一个有着庞大逻辑结构的故事。我相信很多看了小说第二卷的朋友一定觉得故事好像要接近尾声了。事实上,整部《天眼》小说直到第二卷才刚刚讲完伏笔部分的故事。《天眼》第一卷和第二卷的所有故事加在一起也只是整部小说的冰山一角。
那么,《天眼》第三卷会讲述怎样的故事呢?
我想有些朋友一定已经知道了,尤其是看过《天眼》老版的,也就是大陆作家出版社版和台湾省滚石出版社版。
《天眼》真正的主线故事是关于明末抗金英雄袁崇焕的。在此,请允许我引用旧版《天眼》的后记:
老版本《天眼》后记
明朝末年是内忧外患时期,百姓水深火热。崇祯年间,各地饥民众多,民以食为天。关外,大清虎视眈眈;关内,皇帝虽然勤政,但任性无能,李玟水深火热,生不如死...
但乱世,往往是英雄的时代!每每想起那段动荡可怕的历史,袁崇焕,熊廷弼,孙承宗,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李自成,张...一个个英姿飒爽的英雄,一次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们的故事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荡气回肠,却又常常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所以我一直对明末这段历史很感兴趣,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一直想写点什么:关于这段历史,关于生活在这段历史中的人,关于这个乱世中涌现出来的英雄...
于是,我想到了袁崇焕。袁崇焕是一个几乎被后人遗忘的英雄,是岳飞、文天祥、郑成功那样的伟大民族英雄。他有着极其崇高的品格,不屈不挠的性格,那个时代少有的勇气,当然还有无与伦比的军事和战略才能。为了风雨飘摇的大明山,他用一生的时间守卫着北方边境。他一生中从未打过败仗,他的勇敢摧毁了强大的清朝八旗军队。他的勇气粉碎了八旗军队战无不胜的神话。他的火炮甚至打死了几乎一生都没有被打败过的金人首领努尔哈赤。他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万里长城”。
但是,他死在了自己的皇帝手里,死在了为他奋斗了一辈子,被他深深呵护的大明人民手里。他死的时候,北京人民生他的肉,弃他的骨于城中,死而无尸。每次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哭了...那是什么历史?!
于是,我决定写袁崇焕,写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写一个每一个炎黄子孙一生都应该敬仰的真正的英雄。这个想法是我很小的时候,甚至很久以来的梦想。
但是想了很久,觉得如果写纯历史小说,会很无聊,内容会很无聊,我也会很无聊。当然,读者也会感到厌烦。于是,我选择了另一种形式,在文章中加入更多的悬念和推理,文章会有很长的伏笔,希望读者能接受和喜欢。
认识袁崇焕是在我不到五岁的时候开始的。1974年冬天,父亲带着我坐车经过广渠门,广渠门位于北京的东边。父亲指着离窗户不远的一个地方对我说:“那就是三百多年前袁崇焕和清兵浴血奋战的地方。”
我问:“袁崇焕是谁?”于是,父亲给我讲了袁崇焕的故事。之后的几年,随着我的成长,看了很多史料,我终于真正明白了袁崇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袁崇焕是个怎样的人?正如旧版《天眼》后记所言:袁崇焕是岳飞、文天祥、郑成功一样的伟大民族英雄!但很可惜:袁崇焕是一个几乎被后人遗忘的英雄。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句名言,我深表赞同:如果你要考虑一个人强不强,那你就要看他的对手有多强!
所以,既然要了解袁崇焕,那就先了解一下袁崇焕的对手:袁崇焕的主要对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
大清国的始祖其实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宋代大金国。那是一个非常坚韧好斗的民族——女真族,也就是现在的满族。
公元1115年,女真历史上第一位伟大人物万艳阿骨打率领女真打败辽国,在阿什河畔称帝,建立大金国。十年后,公元1125年,大金国灭辽。
两年后,公元1127年,大金国第二代皇帝金太宗与、吴灭北宋,攻取、,史称“靖康之变”。宋代著名抗金名将岳飞的名诗《满江红》中有“靖康之耻,犹下雪,朝臣恨之。什么时候才能熄灭?”,指这件事;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杨康”之名也由此而来。
当时的晋国极其强盛,占据了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但由于没有消灭南宋的主力,最终在连年的征服和内部斗争中耗尽了全部力量。公元1234年,大金国被新兴的蒙古政权所灭,金朝灭亡。
女真建立的大金政权持续了1115年,阿骨打称帝,到1234年结束,换了9个皇帝。此后,女真人隐藏在长白山的白山黑水之间,继续以狩猎为生。
公元1559年,大金国灭亡325年后,女真族第二位伟人诞生了,他就是后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
公元1583年五月,24岁的努尔哈赤带着13副甲和30人出发了。33年,先后吞并建州其他部落,击败海西叶赫、乌拉、哈达强,投降“建州”、“哈达强”。
两年后,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痛斥“七大恨”,向当时被女真认为无比强大的明朝宣战。女真和汉人的第二场战斗开始了!
我们来看看明朝当时的情况:从1368年朱元璋称帝到1618年,已经过去了250年。
虽然明朝最辉煌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但是所谓的百足虫,死而不僵,对于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定居在中国东北角的后晋国来说,还是太强大了。
明朝皇帝是万历,公元1618年是万历四十五年。万历前十年是明朝最强盛的十年,当时万历皇帝还年轻(登基时才10岁),有大学士张辅佐。
张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者:对外,数次挫败北方蒙古人的入侵,在南方基本平定了少数民族的叛乱,而东南沿海的海贼也是被戚继光等名将击败;对内,治理好泛滥的黄河、淮河,发展生产,鼓励农织,国力空前强大。
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裕、最文明的国家,当时的中国有一亿人口。
我有时常常想,如果当时需要所谓的“世界警察”,除了中国就没有别的国家了;如果中国的高校可以招收国际学生,明朝肯定会提供……中国的托福、GMAT、GRE、雅思等考试。也有像于这样的成功商人,他们将语言、考试和商业技能结合起来,在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建立新的“西方”学校,教那些削尖脑袋想在中国训练的外国人如何利用明朝的托福和雅思考试。
总之,当时的明朝是极其强大的。努尔哈赤觊觎大明山就像今天越南吞并美国一样难。
然而,努尔哈赤最终还是做到了。
努尔哈赤“七恨”第二年,公元1619年,后金攻占辽东重镇抚顺,明军大败。连长张成寅死了,一万多明军全军覆没。明朝经过一年的准备,万历皇帝分四路派出22万大军,对外宣称47万大军,北上出山海关,消灭后金。这场战役就是后来非常著名的“萨尔胡战役”。
萨尔浒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当时晋朝后期的势力只有6万人,与明军的22万人相比,人数是1比4。此外,明军的装备也远远优于后金军队。当时明军普遍配备火器,包括红炮、魔机营等。,而晋军基本上是冷兵器。
然而,努尔哈赤凭借这六万大军,在五天之内消灭了明军在东、西、北路的军队,三军统帅柳丁、杜松、马林全部阵亡。
这一仗,明军杀了310多名文武百官,5万多士兵,而这时的金只杀了两千多人。
在明军阵亡的将领中,东、西、北三军的统帅都是明朝有名的勇士,尤其是东路军总司令刘廷。他一生都是军事统帅,平定了缅甸、朝鲜、日本海盗、波奇夫坦、彝族、罗雄的叛乱。经过数百场战争,他的名声震惊了世界。他用的铁艺刀重120斤,比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39斤。他骑在马上跳舞,像苍蝇一样转身。
然而,就连这样的勇士最后也死在了努尔哈赤的手里,明朝举国震惊。此后,直到袁崇焕的出现,大明的军队再也没有打过一次胜仗,屡败屡战,而且每次之后,黄金都是以少胜多。天启元年(公元1621)不用说,袁应台统率七万大军,全军覆没;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王化贞统率十四万大军,全军覆没...
明朝对后金的恐惧达到了极致。提起“辫子兵”,朝廷都吓一跳。
还记得中学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每次讲到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我的嘴里都是泡沫,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对于努尔哈赤来说,所谓的“以少胜多”根本不值一提。他一生百战百胜,从13副甲,30人,最终奠定了明朝一亿人的基业。几乎每场战斗都是以少胜多。
当然,努尔哈赤并没有战败,只是一次。这一仗是他一生的最后一仗,他自己也死在了这一仗,因为这一仗他的对手是袁崇焕!
当时努尔哈赤围攻宁远城,宁远城只有袁崇焕驻兵1.3万,被袁崇焕打败,还被红炮打中。几个月后,玉龙去世了。努尔哈赤临死前召集了所有的王公贵族,只说了一句话:“自从我开始打仗,就没有反燕的行者了。袁崇焕是谁?他有能力!”
袁崇焕出现之前,清军对明军打了很多胜仗,每次都是以少胜多;自袁崇焕出现以来,清军对袁崇焕的战斗屡战屡败。直到袁崇焕去世,清军没有再打胜仗,每次都输得更多,极其屈辱。
努尔哈赤死后两年,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十一月,清朝第二任皇帝太宗皇太极因无法突破袁崇焕把守的关宁防线(山海关和宁远),于是在古北口一带围攻北京。袁崇焕得到消息,只带了几千骠骑兵赶到北京。在广渠门外,他与蓝旗、白旗、正白旗数万将士决战。战斗持续了四个小时和八个小时,士兵们被打败了。袁崇焕追赶他们,直到运河以上。在这场血战中,袁崇焕以千军万马与数万精锐清兵作战,大败清军,其中清军的强大势力阿巴泰、阿齐格、西格尔全部被击溃。可想而知,袁崇焕的部队战斗力有多猛。
皇太极战败后,召见贝勒说:“十五年来,我们从未遇到过如此强大的对手。”于是皇太极用反制手段,借崇祯皇帝之手,除掉自己的心腹大患袁崇焕。
袁崇焕死后,尸体被当时北京的无知者吃掉,只剩下一个人头挂在广渠门外,几个月前在这里与清军血战。那天晚上,袁崇焕爬到旗杆上,偷了袁崇焕的头,埋在自家后院,发誓要为袁崇焕世世代代守灵。
这种守夜持续了三百多年。直到今天,畲族的第十七代仍然忠于袁崇焕的守灵。袁崇焕祖庙位于北京广渠门华师谢杰。佘家第十七位守灵的是佘友芝女士。〗
有时候我常常在想,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让别人为他默默守灵几百年,不需要任何外界的支持,不考虑任何回报,忠实无悔。袁崇焕的性格一定有那种无与伦比的魅力和感染力。
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明史》,是后来的清朝人写的。在撰写明史时,清朝人高度赞扬了他们的敌人,这个甚至杀死了他们的第一个皇帝的敌人:
加上上面列举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评论,宁远城被袁崇焕打败后,明史写道:“我在清朝,调兵遣将,一切尽毁。众将不敢议和,战而辩之,始拜桓。”
《明朝袁崇焕传》最后一句写道:“若拜桓而死,则边务无益于任何人,死于明朝,则志在必得。”能让敌人给出这样的评价,应该是最高的评价了。
好了,事不宜迟,我们进入《天眼》第三卷。第三卷,我们将回到300多年前,回到明末那个动荡的时代,回到明末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本不该,却至今几乎被历史淹没的英雄袁崇焕...
梨子酒
2007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