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老式收音机旁的岁月-
“小朋友,小号开始广播了!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我相信所有同龄的朋友,童年时都有在老式收音机上听“小号”的经历。伴随着“哒哒哒”的节拍,传来一个带着奶气的动听童声。“我有点叮当,工作很忙。当孩子们给我写信时,我拿起管子,我为小号打开信箱!”每天下午四点左右,小号准时开播,那里记录了多少美好的梦想,储存了多少令人愉悦的童年快乐!
当时没有音响、电视、电脑,但家家户户普遍都有一台收音机,这往往是一个家庭中最重要、最常用的物品:它是对外的窗口,是休闲娱乐的工具,也是家庭气氛充满活力的原因。人们通过它收听新闻、音乐、天气预报和系列报道...
我的收音机就像一个小黑盒子,前面有两个旋钮,一个是音量调节,一个是频率调节,后面有一个装电池的小盒子,轻巧方便,可以随意拿放。人们可以带着它去任何地方。我家一般放在大厅的吧台上,有时候妈妈做饭的时候放在厨房,洗衣服的时候放在院子里。最常听的是央视和安徽卫视,这两个台最清楚。其他地方台听起来“吱吱”响,经常被传。
那时候,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是儿童节目,大人最喜欢的节目是新闻和天气预报,还有大人小孩都爱听的新颖连续的广播节目。最令人难忘的是刘兰芳的长歌行《岳飞传》。刘兰芳声音洪亮,充满霸气,豪放干练,在铿锵的节奏中跌宕起伏,再加上岳家军忠诚报国的故事,不知迷倒了多少听众。这个节目让数百万人爱上了评书,爱上了刘兰芳,爱上了岳家三代。《岳飞传》的播出时间是每晚六点。可能当时全国人民都认为地球转的最快时间是每天6点到6点半。为了安静的听岳飞传,家里的晚饭时间都是六点前吃完,然后全家人坐在房间里,连开头和结尾的播音员都不忍心错过节目。在家听岳飞传的时候,肯定比我们在教室上课的时候安静。那时候,家里不会有人来访,家家户户都在听。我觉得可能到今天为止,没有一个节目能达到那个程度,包括收视率最高的春晚。
我记得我经常把收音机放在桌子上,边听边做作业。人们都说一心不能二用。当时我在做两件事,听和写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冲突。我最喜欢的节目是唱歌和广播剧。我学唱的许多歌曲仍然记忆犹新。那是我学习黄梅的《洪湖水海浪》的时候。听广播剧就像现在看电视剧一样,看得入迷。我听过很多遍伽达默尔,这片草原上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还有刘玲的故事,可能在艺术界已经失传很久了。没有人提起,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残疾女孩刘玲与命运抗争的故事曾经深深地激励了我。“静静的看着夜晚闪烁的星星,我的心情与美好的生活相连,忘记悲伤和难过,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小刘玲的歌穿越时空30年了,还在我耳边回响。优美的旋律和积极向上的歌词令人难忘。
夏夜,暑假,不急着睡觉,坐在院子里乘凉,央视安徽,Goodby都听过。晚上十一点,收音机里一个熟悉的声音告诉我:“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今天的广播结束了,同志们,再见!”但是我不想说再见。我还没听够。我不忍心关掉它。嘿!那真是太好了!有时一整天的广播结束后,收音机里会播放美妙的音乐。这个时候播音员就不再报道节目,只是随意播放一些当时流行的歌曲。那时候最难忘的歌是苏小明的歌,其中有一首《林中小径》:“只有我们才能慢慢丈量林中小径的长度,月亮高高挂在天上,静静地看着我们。在林中的这条小路上,我的心永远和你的心一样。愿这条林中小径无声地伸向远方。”你怎能忘记,在《爱的种子》的岁月里,在内心最柔软最感伤的深夜,我沐浴在清凉的夏风里,听着这首婉转动人的歌,我的心总是柔软的。苏小明的声音低沉、委婉、优雅,最适合晚上听。我被这种干净而有磁性的声音包围着,从青年到中年还是没有走出来。直到现在,这首歌还在我心里的某个地方盘旋。
记忆就像一扇门,只要打开一条缝隙,就会有很多东西从流年的深处冲出来。来自老式收音机的故事聚集起满满的涟漪,小心翼翼地伸展开来。我忘不了被小号、天气预报、小说连播、教唱歌、广播剧、英语900句包围的童年。过去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回忆,过去的一切都是财富!在我们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会有很多事情陪伴着我们。童年和青春期和老式收音机一起被存档在记忆的仓库里。闲下来的时候,总想带他们出去看看。我们看得越多,我们就越爱他们。我们越是看着他们,越是不舍不愿生锈的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