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为什么只有曹仁用毒箭?
曹仁在《三国演义》51集的南郡之战中首次使用毒箭,射死了东吴总督周瑜。
周瑜率军攻打南郡,曹仁把周瑜骗到瓮城。卫戍司令陈娇看到周瑜在敌人看到他的时候亲自入城,命令手下的士兵发上千支箭。周瑜慌忙勒住缰绳往回走,“被弩箭射中左肋”,翻了个身。丁奉和徐盛迅速把他救了出来。回营后请军医拔箭,疼痛难忍。军医道:“此箭有毒,不能急医。”
《三国演义》第74集,樊城之战,曹仁再次使用毒箭,这次射的是蜀军统帅关羽。
关羽水淹七军,逃禁斩庞德,威名震神州。关乘胜追击,包围樊城,亲自指挥四面受敌。关羽到了北门,马上举起鞭子,威胁城内的魏军兵投降。曹仁见关公只穿了一副盔甲和一件绿色的袍子站在了望塔上,于是他命令五百名弓弩手一起拉弓射箭。关羽急忙勒住马,转过身来。"一支弩箭射中了他的右臂,他翻了个身,从马上摔了下来."。回营治疗,发现“箭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
曹仁够狠的。东吴主帅周瑜和主帅关羽都中了他的毒箭。
那么,三国里还有谁擅长使用毒箭呢?当然有。比如《三国演义》第九十章,诸葛亮南征孟获,出兵三江城,派赵云、魏延领兵前锋进攻。城中有个多思王,带兵抵抗。他带领的银坑洞里的士兵,“多学点弩,箭都有毒;但若中箭,皮肉俱烂,见五脏而死。”不仅用十箭齐发的链弩,弩头也喂了毒。用这么大的杀手锏,成功击退了赵云和魏延的围攻。
这种毒连弩技术想必是诸葛亮后来掌握的。经过诸葛亮的改造,成为了“诸葛神弩”,接连十箭,后来这项技术交给了继承衣钵的姜维。《三国演义》108集,姜维在牛头山领兵对抗魏国大将陈泰。郭淮奇袭洮水,切断蜀军后路。姜退入阳平关,被司马师截住,引兵追赶,直取阳平关。他正想抢关,却被城两边百余弩猛轰。"一把弩射出十支箭。"书上说这个大杀器是“武侯传的弩法”。
看来不仅曹仁善于用毒箭伤人,诸葛亮和姜维也是十倍毒。曹仁一箭一发,诸葛亮和姜维射了十发。
分析曹仁使用的毒箭,症状是“痛不欲生,饮食浪费”,“急于痊愈”(周瑜),“遍体鳞伤,不能活动”,“疮而不愈”(关羽)。经过华佗的研究,确定箭喂的是“乌头药”。
乌头是一种有毒的植物,它的侧根叫做“乌头”。《淮南子》中记载其毒性极强:“天下最猛之人,莫过于鸡毒”,意为乌头。我们都记得,刘询,汉武帝宣帝,有一个妻子,徐平君,谁是深深地附在剑,并成为皇后。霍光的女儿是妃子,因此嫉妒徐平君,于是勾搭女医生淳于衍,毒死了怀孕的徐皇后。
乌头分布于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地。《神农本草》中说“其汁煎,其杀禽兽也”。曹仁的弓弩手无疑用的就是这种毒箭。
诸葛亮和姜维用的毒箭是另一种毒药。书上说被箭射中的人的症状是“腐皮烂肉,见五脏就死”,似乎很有腐蚀性。这应该是动物毒,用蛇毒和蜂毒制成。孟获是云南彝族的首领。丛林里到处都是有毒的昆虫和蛇。他的追随者用这些有毒昆虫的汁液来粘住箭。一旦它们击中猎物,就会导致皮肤腐烂。
所以,被曹仁毒箭所救还是有可能的,但如果被诸葛亮所毒,就等不及华佗到来而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