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当你孤独无助可怜的时候》赏析!!!!!!!!

冰心是在五四精神的召唤下最早开始创作活动的女作家。冰心说“五四的雷声震得我动笔”。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浪潮和民主进步的时代精神,给了冰极大的冲击,激发了她的热情,陶冶了她的精神,使她有了初步的民主思想。这种与时俱进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她早期作品中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她的“问题小说”。

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是指描写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的小说。冰心的“问题小说”严格来说是指冰心在1927之前写的小说。这些小说是冰心参加五四运动后写的。它反映了在新旧观念交替的时代年轻人遇到的各种苦闷,如无法报效国家、家庭和婚姻、女性地位、军人生活等等。《你孤独无助又贫穷》是她的“问题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通过青年学生英明、时颖和他们的父亲华清之间的矛盾,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野蛮和丑恶,表现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愿望。小说写于1919 10,反映了不久前爆发的震撼人心的五四运动。主人公英明的故事迅速引起了当时许多青年学生的骂声,于是在小说出版三个月后,一部根据它改编的戏剧上演了,这既是一个初登文坛的女学生的荣幸,也显示了小说的社会性。

从艺术角度看,这部小说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个丰满的艺术形象——华清。在小说中,华清完全以封建专制家长的身份出现,却没有任何概念化的痕迹,小说巧妙地展现了这个人。首先,作者用侧面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在小说的开头,时颖站在回家的火车上的窗前。“他看起来很沉默,似乎有严重的心事,神色是‘渐渐沉默’的。这里对人物的描写,一方面说明了时颖对国家大事的担忧,但更重要的是,说明了随着火车接近他的家,他内心的压力在逐渐增大,暗示着时颖的父亲华清就在这里。时颖来到门口,小说故意解释说“门口停着四五辆车”。门楣上的灯亮如白昼,士兵们持枪站立。这告诉读者,华清的身份和地位是显赫的,远远传来的房间里打牌的喧闹声,可以说明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华清等人还在过着腐败的生活。看到时颖,颖珍修女的疑问和尴尬的表情暗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所有这些解释从多方面烘托了人物形象,为他们的出场做了充分的准备。

接下来,小说从正面刻画人物。作者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直接表达了华清的思想性格。收到校长的信后,他知道他的儿子参加了爱国运动。他先是嗤之以鼻,然后骂爱国学生“有血有肉”,“作乱有罪”。当时颖据理力争,表达他的爱国热情时,作者打碎了掉在地上的茶杯花瓶,打断了时颖的解剖。然后写华清的“气得脸都黄了。”这种“怒”是为了显示老子的威严,是为了气儿子“单纯的和我争论”,“眼里没有父亲”;更重要的是,对气营石的内容进行了解剖。在他看来,中国的领土是被日本从德国夺走的。既然日本人已经答应“与中国共管”,那已经是“忍”了,那么学生的行为就是“以怨报德”。这就给人一种“道貌岸然,卖国为荣,不要脸”的形象。

华清不仅思想上卑鄙无耻,行动上也是帝国主义和反动封建统治的帮凶。为了让他的儿子们就范,守规矩,他把他们软禁起来,剥夺了他们的行动自由。不仅如此,还禁锢了他们的思想,扼杀了他们的精神。他自己搜他们的书,撕各种杂志印刷品,“哭得纸花满院飞”,简直是丧心病狂的架势。更有甚者,最后还实施了经济制裁。南京学校通知儿子开学,他拒绝交学费。他还断然宣布:“没有必要去。现在这种趋势还没有消退,以后我们还会闹事...咱们干几年事,定下一定的脾气。”

小说通过这一系列情节的描写,塑造了华清这个丰满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他厌恶新思想,厌恶新事物,认贼为父,卖国求荣,竭力维护封建思想和封建专制。他把儿子们的爱国行为视为以德报怨,即使儿子穿了一双白鞋,也被认为是“无父无君”的证据。在他眼里,儿子没有独立人格,只是他的附属品,应该服从。他总是摆出老子的威严姿态,这从他对石英的激烈态度就可见一斑。如果你这样对待你的儿子,你会在对待你的仆人时有一张坏脸。轻则斥责他,重则打骂他。

小说中的华清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封建统治阶级人物。五四时期,这样思想顽固、生活腐化的封建卫道士比比皆是,作者塑造这样一个形象意义重大。但冰心并不想写紧张激烈的场面,所以对华清的粗暴和跋扈还是比较含蓄的,体现了冰心小说委婉的特点。

与华清的大摇大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说中的两个正面主角都是弱者。通过对比,作者一方面突出了华清的粗暴和跋扈,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英明兄弟的懦弱和无奈。这两兄弟虽然有爱国热情,但在作为封建专制化身的父亲面前却处处被动软弱。应世刚一见到华清,就显得“弱不禁风”,然后在父亲扔花瓶的威胁下,“吓得手脚冰凉”,退到一个角落里;英明一听说父亲生气了,只好放下手头的进步工作,匆匆赶回家。看到父亲残忍地撕毁了能给他们一些新鲜空气的印刷品和杂志,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动用妹妹英珍来解救他们。他们根本不反抗父亲的软禁,一个读唐诗,浇花栽竹,“根本不理外面的事”,一个只能唉声叹气,写一些自己不敢留着的白话文章来发泄心中的郁闷;最后,当华清剥夺了他们继续学习的机会时,他们只能睡着或低声说“我们的首都充满了爱管闲事的人,而你是孤独无助和贫穷的……”而“憔悴”自己。

虽然小说没有像华清那样从多方面展现英明兄弟的性格,使人物缺乏丰富深刻的内涵,但小说仍然生动地再现了五四时期一些年轻人的精神面貌。他们有爱国热情,但缺乏彻底斗争的力量和勇气,所以不能像巴金笔下的觉民、觉慧那样,毅然决然地挣脱家庭的束缚,走向广阔的社会。所以他们往往热情高涨,缺乏行动力,一旦面对强大的阻力,又束手无策。正因为小说揭露了封建恶势力的强大和顽固,反映了爱国主义受到的破坏和扼杀,所以一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