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简单介绍一下写小说的要求和流程?

小说是一种局部把握整体,反映整体,截取生活横断面的语言艺术形式。其多变、活跃、丰富多彩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其创作需要调动艺术天赋和应用技巧。本文从人物出发,组织故事;结构安排;利用典型性塑造典型人物;自然描写和社会描写;细节描写和叙事视角全面概括了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写作要点。小说作者可以详细掌握一些小说创作技巧。

第一,要善于以人为本,精心组织故事。

任何小说,情节都是不可或缺的。当代作家王蒙曾指出:“所谓没有情节的小说,实际上是用一些小情节代替了一般的情节,没有情节的小说是绝对不可能的。”有评论家说他的小说“没有人物,没有冲突,没有情节”,他回答说:“那不是和绘画符号差不多吗?其实我也没写过什么有人物、有冲突、有情节的小说。”我不相信那些所谓没有人物、没有冲突、没有情节的小说,我也从来没有那样做过。"

为什么剧情不可或缺?情节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小说的各种素材往往是通过情节发展的线索组织起来的,“一个恰当的情节可以编织出很多杂乱的想法、观察和习得的知识”,“它可以作为一个组织酵母”。(A托尔斯泰)(2)人物的性格要通过情节来表现。只有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性格才能得到体现和发展。(3)小说的情节往往负载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小说的主题往往通过情节来表达。(4)小说的情节能引起读者的发声和评价情绪,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吸引读者。

19世纪以前,小说的情节就是小说讲的故事。当时的小说,往往是以人物经历为基础,按顺序布局一个个事件,按顺序布局的事件构成了小说的情节。19世纪以来,小说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不同于传统的“故事体”。“故事”和“情节”这两个概念有了新的定义。一个“故事”通常是指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系列事件。而“情节”一般是指按照因果关系安排的一系列事件。福斯特曾在《小说面面观》中指出:“我们把故事定义为按时间顺序叙述的事件。剧情也是对事件的叙述,但重点是因果关系。“国王死了,然后王后死了”是一个故事,“国王死了,王后死于悲伤”是一个情节。在剧情中,时间顺序依然保留,但已经被因果关系所掩盖。”也就是说故事强调时间顺序,情节强调因果关系。按照这个定义,一个故事可能构成一部小说的情节框架,但情节与故事是不同的。作品以鲁迅的《风波》为例,围绕编发风波安排情节,从七磅的烦恼开始,再写到七磅夫妇的恐慌,再描写一切回归原状。这是一个故事;同时,小说中隐约贯穿着九斤老太太的叹息。“一代不如一代”的故事让人很难接受,但却是小说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表现了她对这场风波及其复苏的冷漠和无动于衷。这一情节与齐晋夫妇的情节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揭示了张勋复辟只是一场闹剧。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依然没落,农民依然愚昧落后。

现代小说摒弃了由叙述者完整叙述故事的单一方法,往往打破了故事的序列结构。但是各种手法的运用使得作品依然保持了时间序列的连续性和剧情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可以认为它是一部主要表现“意识流”的心理小说。表面上时空颠倒,过去现在未来杂乱无章,时代氛围、人物场所、特定环境穿插体现。但根据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和事件的因果关系,剧情在变化中依然完整。

作家写小说,在情节设置上一般有两种倾向:“强化”或“弱化”。在情节“激化”的小说中,作者往往用尖锐、惊险、离奇的情节来表现人物,作者往往在尖锐刺耳的矛盾中锤炼和考验人物,造成紧张、激烈、跌宕起伏的气氛和戏剧性的高潮。这种小说的优点是吸引人,扣人心弦。缺点是过于强调巧合,失去了一些真实感,使人看起来像“戏剧”,过于戏剧化,往往失去了生活的开阔感和远视感。有时候过于强调剧情也会让人物在剧情的安排下无所作为,难以表现自己的性格。情节“淡化”的小说,不写那么多巧合、意外、生死矛盾、巨大悬念,而是力求写生活本身的丰富和简单,写平凡中的意义。比如孙犁的《莲花湖》,几个农村妇女以送衣服为借口,想去看望在湖里部队的丈夫。途中,船划到一半,遇到了鬼子兵。他们藏在莲花湖里,日本船追上来了。这些人埋伏在湖中,击沉了日本船只。作者只写了百余字的战争,却注重了白洋淀水乡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水乡女性之美的描写。情节淡化的小说,优点是保持了生活的自然性,但处理不好容易写得松散枯燥。严格来说,所谓的“强化”和“淡化”只是作者不同的审美追求,并不决定作品本身的好坏。一个好的情节,无论是“淡化”还是“强化”,都应该真实、生动,写出人物的性格,表现一定的社会生活内容。没有人想看一个虚假的老掉牙的故事。没有人愿意看到一个肤浅的、脱离人物现实的、不能反映社会生活内容的情节。

写小说,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基于具体的生活感受。在现实生活中,作者被一些事件和一些人物所感动,觉得这些感受可以写成小说,于是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情节。

在写作中,提炼情节的常用方法有:

(一)立足骨干,充实血肉

作者发现了他生活中的一个事件,比较完整,有意义。作者往往不会对这类事件进行大的改动,而是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来丰富和充实这个事件。比如王蒙曾经指出,听说小说的故事大纲是“为了解雇一个工人或者惩罚一个工人,短短几天就有200多人来当说客。”作者写的时候只是把说客的人数改成了199,故事大纲没有变,而是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积累,把这个故事付诸实践。

(B)改头换面,更关键。

作者在生活中看到或听到一个故事,觉得很有意思,但某个具体环节不太理想,就把故事稍微改了一下。比如尼古拉·果戈理的外套。有一次,尼古拉·果戈理和几个朋友聊天,听到一个笑话。一个贫穷的小官员喜欢打鸟。他攒了200卢布,买了一把好猎枪。但他第一次坐船出去打猎时,猎枪被芦苇挡在了水里。小官员很难过。当他到家时,他病倒在床上,再也爬不动了。幸运的是,他的同事凑钱给他买了一把猎枪,救了他一命。尼古拉·果戈理后来写了《外套》,利用这个笑话,他把猎枪改成了外套,把芦苇改成了抢劫,把一个小官的命运改成了悲剧,从而使故事更真实、更典型、更有思想性。

(3)接枝、捏合和合成

作者会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听到或看到许多人和事,通过加工和转化,把他们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短篇小说《卖驴》:孙三老人误入火葬场,这是一个不吉利的预兆,他对政策变化的疑虑一拍即合。他决定卖掉这头驴。没想到,逛完市场,他遇到了老兽医老尚。他不仅治好了孙三老人的驴病,还治好了孙三老人的病,最后决定不卖驴了。作者认为,这个故事是两种生活素材的综合。八九年前,我在闲聊中听到一个故事,说某地一位老人在回来的路上因困倦在平板车上睡着了。驴把他拉了回来,在去火葬他的路上正好遇到一辆驴车,拉老人的驴一路跟着他进了火葬场。老人醒来后非常生气,打了驴子一顿。当他准备再次回家时,不怕被受惊的驴子踢中额头,当场死亡。结果他真的被火化了。另一个生活素材是作者蹲着的时候得到的。他遇到一个老兽医,出生在一个富农家庭,解放前家里有很多骡马。牲畜生病时,他喜欢仔细观察,向知道怎么做的人请教,然后自己摸索治疗方法。久而久之,他积累了很多医术。解放后专门行医,后担任公社兽医站站长,颇有威望,性格开朗。他的医术有很多独到之处,比如治疗牲畜的胯部。他没有针灸按摩,而是站在斜对面突然鞭打,让牲畜重心后推,靠自己的力量复位胯部。这两个故事本无关联,但作者将其转化融合,构成了小说的情节。

(四)根据情感,连接片段

作者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和片段。但是这些细节和片段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时候作者往往通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把它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史铁生的《我遥远的清平湾》就是这么写的。从小说的局部来看,一片看似不连贯,零散,但整体来看,有整体感。据作者说,他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并不是有意编造故事,而是根据自己的情绪,让细节一个一个从心里流出来。

(五)基于因果,循环演绎。

作者在生活中得到某一个片段,某一个场景,某一个细节,很有意思,但感觉缺乏相对独立性,不够丰满。所以,根据这个片段本身所提供的可能性、暗示性、规定性,我们可以追溯和铺垫它迄今为止的发展,猜测它发展的结果。例如,高晓声写了《陈焕生上城》。据他说,最初引起他创作动力的是住在高级旅社,看到了高级旅社和农民暂时贫困的区别。一个农民住一夜要花将近十天的工资。他觉得太宽了,就想让一个农民在高级招待所住一晚,让他在沙发上、高级床上、地毯上体验、表演、比较。于是他决定让漏斗的负责人陈焕生住在里面。而陈焕生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进城的,所以笔者让他在政策开放后进城卖油绳。卖油绳还是挂不上高级招待所,需要有地位的人介绍,就引出了吴书记;那么吴书记为什么要把陈焕生介绍到高级酒店呢?这里肯定有特殊原因,所以我想办法让陈焕生生病。而且病情一定很重,好得很快,所以安排他重感冒。为什么陈寿胜得了重感冒?因为他没买帽子。住在高级招待所,而吴书记急着要去开会,就干脆呆在招待所,有充足的时间体验“高级”生活。从作者构思的过程来看,采用的是因果演绎法。

(6)根据性格,推断推测。

作者心目中有一个成熟的人物形象。在构思中,他把这个人物放在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环境中,根据人物自身的性格,猜测这个人物会做什么,会做什么,从而构思出作品的情节。比如契诃夫的《小官之死》里,写的是一个小官在看戏的时候,不小心把一些喷嚏沫洒到了前座将军的脖子上。他吓得连连向将军道歉,最后被吓死了。这部小说的情节完全来源于人物的性格。另外一个人物,如果是张飞或者李悝jy,绝对会吓死将军;以阿q为例,恐怕被将军骂了一顿后,会在教室里偷偷骂“儿子打老子”,寻求解脱。然而,一个在19世纪奴性十足的俄国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小官的命运,不仅仅是恐惧和失落,还有死亡。小说情节的发展和安全是人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来说,基于性格的演绎和因果演绎是有区别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因果推演,是指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的明显而直接的因果链。往往是简单单线的,往往可以从某个原因推导出一个明确的结果,不包含很多复杂的原因和变化。但是,人的性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总是充满着各种矛盾和斗争,往往因时而变,因人而异,瞬息万变。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比简单的因果逻辑更加丰富和复杂。

无论你怎么提炼和编织剧情,都要处理好人物和剧情的关系。通常的教科书把剧情定义为人物的发展历史,其实是有对有错的。如果“事以人为始”,“物以示人”,情节自然会成为人物发展史;如果我们编造情节,把重点放在有趣的、传奇的事件上,就会陷入“为情节而情节”的恶障,很难成为“人物发展史”,给人以深刻的美感。所以好的剧情应该是人物发展的历史。

第二,善于安排短篇小说的结构。

短篇小说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局部反映整体的语言艺术。他们应该严格选材,深入挖掘。虽然不一定需要重大的社会题材,但一定要体现重大的社会意义。同时在结构安排上也要巧妙细致。

安排短篇小说的结构,一般来说,线索不能太复杂,过程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描写不能太详细,表达不能虚与委蛇,高潮不能此起彼伏。要简洁集中,少展示多。否则很容易写出压缩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常见的结构形式如下:

(一)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结构线,小说的发展完全建立在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上。事件的发生往往表现为一系列因果链,相互联系,密切相关。聪明的作家往往会对情节进行扭曲和反转,让读者感到奇怪和惊讶,但小说仍然建立在一个相当完整的故事结构上。情节结构的发展一般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和结局。根据情节发展的线索可分为单线结构、双线结构和三线结构。单线结构往往是一人一物一条线贯穿始终,情节简单,偶有曲折、曲折、跌宕等。,但无论如何变化和重复,剧情线索总是单一的。双线结构的特点是重叠或平行的情节。前者像鲁迅的药,后者像迈克。《迈克》写的是父子俩一起去做短期工作,去了不同的家庭,父亲在困境中失去了自尊,被发现偷了一块手表,带着愧疚回来;儿子被新生活激起了对爱和自由的渴望,最终屈服于传统道德。作者把本来可以独立的两个故事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两个空间,两组人物,两组不同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情感追求,形成一个双重的现实内容。这种结构弱化了作者从头到尾讲一个故事的封闭性,使小说具有了广阔的社会内容和现代人的时空感。短篇小说中有三条或三条以上的情节线索。有时作者会把三条以上的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把小故事设置在大故事里,比如《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有时,几条情节主线交织平行推进,形成网状结构,如王安忆的《小院笔记》。一般来说,三条以上情节线索的结构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容易掌握的。

情节结构是短篇小说最基本的结构。其优点是动作性和吸引力,符合普通人的审美习惯,但也有其局限性:①以事件为结构中心,作者的注意力停留在故事本身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上,处理不好容易弱化人物塑造。(2)人物的发展或作者感情的表达需要足够的空间,但情节结构重视事件的纵向联系,在横向展示上不能给人物发展更多的空间,也不允许脱离情节规定的具体时空条款。作者必须时刻抓住情节发展的线索,不断推进,这就限制了作者的创作天赋。(3)为了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作者往往不得不把许多代人的场景塞进作品中,这样往往会失去光彩,不利于人物塑造。(4)情节结构将万花筒般丰富的人生,自始至终提炼为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使小说中的所有因素都服从于情节发展的因果链,不能有丝毫的漂移。这样做,很容易失去生活的真实性和丰富性,给人虚构和扭曲的感觉。这些限制是在安排剧情结构时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二)散文结构

有些人认为通俗剧过于扭曲,他们尽量避免那种精彩的、戏剧性的情节,尽量按照生活的自然形式来描写生活,从而产生了一部散文式的小说。散文式结构摒弃了从开头、发展到高潮,再下降到解决的情节模式。它没有常见的紧张而集中的情节,也不讲悬念和扣人心弦的戏剧效果。似乎只是一些看似零碎的片段,仿佛与日常生活相似,并没有清晰地表现出“开始”、“承受”、“转折”、“结合”。它就像一棵树,它的枝叶自然地向四面八方延伸,各有各的空间,时空关系是分散的。但细细体会,在自由舒展中有着内在的联系,有点像散文的“散形散神”。如孙犁的《莲花湖》、汪曾祺的《慈禧太后》、《大闹年谱》、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走向网络》等都属于这类作品。

散文结构往往给人以自然美。但因为刻意舍弃了戏剧化的情节,刻意淡化事件之间直接明显的因果关系,所以写起来比较难。它放弃了扣人心弦的故事,需要写得深刻、优美、可信、合理、津津有味、漂亮。虽然是以开放随意的方式写的,但不应该是混乱松散的,而应该具有整体的有机性。

(3)心理结构

心理结构,又称“意识流结构”、“情感结构”、“心态结构”、“精神分析结构”,是现代小说的一种新的结构方法。它没有按照事物的因果规律和时空关系来安排结构。而是按照人物心理活动的过程来组织素材,通过人物的回忆、联想、闪现、内心独白、幻觉、梦境等内心活动来连接生活片段。在这个结构中,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是看不到的,内在的秩序代替了事件的秩序,心理的时空代替了物理的时空,生活的场景、片段、细节将主要通过人物心灵的屏幕展现出来。而这种展示,有回转,有反转,有明暗,有跳跃,有时间的反转和空间的重叠,有时空的分解和重组。心理结构是心理小说采用的主要结构模式,但又不同于心理小说。心理小说侧重于人物的心理,而心理结构则侧重于人物的心理表现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比如王蒙的《春之声》和茹志鹃的《编错的故事》属于同一个心理结构,他们的表演侧重点是不同的。

中国当代作家采用的“心理结构”也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意识流”作家采用的“心理结构”技巧。

总体上,他们都以人物意识的流动作为小说的结构框架;对真实场景的描述只是作为角色意识流动的支撑点;时间序列的反转整合,自由联想情节的跳跃插入,精神分析形式的有意识独白也是他们常用的手法。而现代主义作家强调人物意识的流动是无逻辑的、无理性的、千变万化的。因此,他们作品中的意识流是转瞬即逝的、混乱的、互不关联的,就像零散的彩色小点模模糊糊地闪烁着,画面感很弱,读起来晦涩难懂。中国作家描写的意识流往往是追忆的、感性的、理性的,画面相对完整,无数心理片段的串连往往构成一个完整的情节,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心理结构的优点有:①以心理流来构造作品,使作品中的一切都可以从主人公的心灵银幕上投射出来,摒弃了叙述者叙述、评价、描写、讨论的方法,具有传统小说所不具备的新质。②心理结构不受客观时空限制,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事件可以同时描写,交错或放射状展开,增加了小说表达的容量。(3)以意识流为结构框架,在场景和人物动作之间,可以省略那些容易使气氛沉闷、缓慢的过渡描写,摆脱一些追求故事表层连贯性和完整性的束缚,灵活运用材料。有利于揭示人物精神世界的内心世界,能充分揭示人物内心的真实。但心理结构的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根据心理过程结构,作品很容易以旷日持久、琐碎冗长、晦涩难懂的方式写出来,往往需要读者重新整理和探索。另一方面,在这类作品中,人物想的往往很细腻,做的却并不清晰明确,使得人物性格内敛模糊。利用心理结构,要特别注意克服这个问题。

(四)蒙太奇结构

蒙太奇是从电影中学来的一种手法,类似于情节结构,往往有一定的情节线索,但表现情节的手法不同。其情节,往往带有强烈的画面感“分镜头”般的片段,跃进。在片段之间,程序性的解释被巧妙地省略了。同时,它往往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交错的方式叙述不同时间和地点的生活片段。通过一组“镜头”的组合,展现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剧情的连贯和推进。运用这种结构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闪现主要情节,省略繁琐的解说过程,节奏明快,视觉形象感强,穿插自然,变化不乱。但是要掌握这个结构,你必须熟悉电影的艺术。

(5)板块结构

结构由几个相对独立的“情节板块”组成。这样,作者在描述完一个人物或场景后,往往会把它放在一边,去描述另一个人物或场景。每个部分自成体系,有独立的剧情内容,形成独立的“剧情板块”。一般“板块”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连转折句都舍弃了,仿佛完全不相关的“板块”序言直接组合在一起。但读完整篇文章,读者可以通过作品内部看不见的思想线索,把各个“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例如,张石山的四个不相关的故事。这种结构也突破了叙述者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模式,扩大了作品的容量。但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拉长长度。写作时要特别注意“情节板块”之间的关系,既不是直接的,也不是内在的;同时也要处理好“情节板块”的复杂性,不要把它写成一个线索很多的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的结构是丰富多彩的。学习写短篇小说,最好从“横”“纵”的情节结构入手。掌握了这两种基本形式,就为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