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德留学的女摄影家?

叫 王小慧

还写过一本书叫《我的视觉日记》

王小慧是近年活跃于欧洲和中华人民***和国的著名摄影艺术家。1957年出生于天津。1986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后赴德国留学,自此旅居慕尼黑。从1991年起先后在世界多家著名出版社出版过20余种个人摄影集和书籍,其中影响最广泛的为2001年在英、美、德国出版的肖像摄影专集《从眼睛到眼睛》和中文版《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此书获上海市优秀图书奖),以及观念摄影系列作品集《花之灵》、《本质之光》。

曾在多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举办过20余次个人摄影展。作品数次获国际奖项,并为许多机构及私人收藏。1998年入选由英、美、德跨国出版公司编撰的《150年大师摄影作品集》。2001年入选《中华人民***和国二十世纪文艺图志·摄影卷》。2002年编入《世界10位女摄影家作品合集》。

2001年被上海同济大学艺术中心及传媒艺术学院、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现代图像艺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03年在同济大学建立艺术工作室,并任上海汽车城安亭新镇(德国城)艺术总监。

-----------------------------------------------------------------------------------

王小慧简历:

1983年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学士

1986年 上海同济大学研究院建筑学硕士

1986年 同济大学助教

1987年 获德国卡尔·杜伊斯堡政府奖学金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进修并考察欧洲诸国建筑

1987年-1991年 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慕尼黑工业大学助教

1988年-1991年 慕尼黑建筑学院讲师,教授中华人民***和国古典建筑及园林艺术

1990年-1992年 在慕尼黑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导演专业

1991年-至今 成为德国国家职业艺术家协会(BBK)正式会员,作为自由职业艺术家从事摄影、写作、展览及讲学活动(出版26部个人书籍及画册,其中有些已再版多次并译为多种语言,有些在畅销书榜名列前茅并在亚马逊网上等级五星)

2001年-至今 上海同济大学艺术中心及传媒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现代图像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2003年-至今 在同济大学建立“王小慧艺术工作场”;任上海国际汽车城安亭新镇(德国城)艺术总监

2004年-至今 天津南开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摄影、电影,影像等创作活动

1992年 为巴伐利亚电视台专题系列片《世界古代文化》中华人民***和国部分撰写电视脚本《西安与唐代文化 》、《泰山与道教文化》、《峨嵋山与佛教文化》;任德中合拍影片《北京四合院里的人家》顾问

1994年 担任编剧、导演,拍摄纪录片《世纪末的京剧人》和艺术片

《破碎的月亮》

1995年 完成电影剧本《燃尽的蓝蜡烛》;任中华人民***和国、香港 、日本合拍故事片《椅子》艺术总监

1996年 完成纪录片《世纪末的京剧人》制作

1997年 在德国赫尔滕国际摄影节做开幕式演讲同时举办个展

1999年 在德国第五届国际摄影节上主持题为“抓住感觉”的创作活动(Workshop)/应上海市政府之邀到上海参加“世界摄影家看

上海”创作活动,拍摄《上海印象》摄影集

2000年 应北京市政府之邀参加“中外摄影家聚焦北京”创作活动,为北京“申奥”拍摄《北京》摄影集

2002年 为柏林亚太周中华人民***和国艺术创作多媒体影像作品《花之灵》

2003年 在同济大学”王小慧艺术工作场”与托马斯·吕特格***同主持短期互动创作活动“创作性地看”/作为策展人为同济大学“王小慧艺术工作场”成立而举办“想与看”(Looking and Thinking) 十位德国摄影家联展 ,此展览还在上海新天地一号会所、上海图书馆藏书楼以及平遥国际摄影节上展出

2004年 录像及多媒体影像装置“九生”在上海美术馆展出/为慕尼黑宝马集团展览中心个展“无边界”而做的多媒体影像装置“无边界的自由”、“天涯若比邻”以及录像作品:《两个世界之间》、《又见梨花》、 《时光之痕》以及《逝者如斯》,并主持“东西方对话”系列活动

2005年 因宝马汽车公司慕尼黑总部展览的成功(57000余人参观),而又在柏林举办展览及“东西方对话”等活动;参加柏林由世界文化官和奔驰汽车公司主办的东西文化差异区研讨会;参加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国际可持续性发展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