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的《绿色》赏析
天空是苹果绿的,
天空是阳光下的绿葡萄酒,
月亮是一片金色的花瓣。
她睁开眼睛,绿色的。
眼睛闪闪发光,像未开放的花蕾一样纯洁,
第一次,第一次在这一刻。
(邱小龙译)
德·H·劳伦斯不仅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由于他与意象派诗歌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诗歌具有意象派诗歌的特点,因此有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自然地混杂在意象派的文集里”。《绿色》是他这类诗歌的代表作。
《绿》这首诗只有两节。第一节描写诗人在黎明看到的天空之美:一觉醒来,小月不重。天空清澈见底,一片苹果绿,在阳光下像绿色的酒,挂在天上的月牙儿像金色的花瓣飘在酒里。诗人似乎只是停留在一般景物的描写和瞬间的感知,似乎只是直接客观地呈现景物。然而,诗人精心选择了苹果绿的天空、阳光、美酒、月牙儿和金色的花瓣。这些迷人的风景不仅形成了明暗色彩的对比,还暗示了线条和形状的结合。因此,一旦到了诗人的手里,这些风景立刻变成了赏心悦目的图画。
在诗的第二节,诗人似乎突然转向了对爱人的描写:在这清新迷人的黎明,爱人睁开了眼睛,清澈碧绿,纯洁如蓓蕾。诗人第一次惊喜地发现,她那双淡绿色的眼睛是如此可爱。至此,诗人突然收笔,结束了全诗,让读者在无限联想中深思,体会诗人未竟之意。
“绿”是诗的主题,也是全诗的基调。乍一看,诗人似乎是以并置的形式呈现了两个不相关的意象:黎明的天空和爱人的眼睛。但读者会发现,诗人的话是一个意思,另一个意思。这两个图像之间有相似之处和联系,因此读者可以快速而自然地从一个图像跳到另一个图像。这个纽带是一个“绿”字。这种跳跃既表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又给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从诗人再现的审美体验中,读者会豁然开朗,分享诗人的愉悦。难怪有评论家称这首诗为“绿色狂想曲”。
就语言而言,《绿色》这首诗是意象派诗歌的典范。诗人惜墨如金,直接与客观事物打交道,摒弃“任何不利于表达的文字”,没有丝毫的“抽象说教”。全诗字斟句酌。但诗人以文字为色,勾勒意象,以生动的形象捕捉生活中瞬间的审美体验,同时将感官意象与思想情感相结合,将感受与情景相交融。虽然我们很难在诗中找到一句动情的话或一句赞叹的话,但诗人那种惊喜和陶醉的表情却是生动而形象的。诗人的个人情感能被读者充分理解和体会。
(廖)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