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系列之三:《在细雨中呼喊》——一部关于青少年心情的残酷纪录片

1965,一个孩子开始害怕无名的夜。我回忆起那个细雨蒙蒙的夜晚,那时我已经睡着了。我那么小,像玩具一样放在床上。屋顶上的水滴所展示的是寂静的存在,是我逐渐入睡,是我逐渐忘记雨中的水滴...这是余华《在细雨中哭泣》的开头,从中我们可以明显找到三个主要元素,时间、空间和人的意识,它们将贯穿本书的其余部分。

《在细雨中呼喊》,发表于1991,是余华写的第一部小说。只比《活着》早两年,但知名度远不如《活着》,风格也相去甚远。如果说《活着》是余华转型时期的作品,那么《在细雨中呼喊》就是他早期风格的代表作。

第一个区别在于他的碎片化。其实就是碎片化,但是主题的体现比较完整。比如余华《活着》之后的作品,一般采用一条主线,一个人物,贯穿始终,但《在细雨中呼喊》就不一样。它在不同的时间段来回跳跃。故事和事件虽然有安排,有流动,但有点意识流小说的味道。而且,虽然故事主要是以“我”的视角展开的,但“我”不是主角,主角们是那些以“我”的视角分散观察的人物,他们是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

第二个区别在于描述的内容。看过余华一些名著的朋友应该知道,余华的很多小说都是以文革为背景的,比如《活着》、《许三观卖血》、《兄弟》,文革是一个特殊的时代。这个动荡而荒诞的时代,为余华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养分,也成为他小说创作的主战场,在细雨中呐喊。我从一个少年的角度,开始描述他成长的环境。《在细雨中呼喊》没有明确指出时代,但读起来却能有非常强烈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就算我这个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市的95后,也能从书中找到* * *的身影。我觉得一方面来自于余华细致的描写和刻画。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余华是一个非常善于观察生活的作家,同时又能从平凡的琐事中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对青春期手淫的描写。他一方面很享受这种新奇的感觉,另一方面也会担心过度之后会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还有一个小男孩的描述,很瘦。他总是和人打架,总是被教训得很惨。这时候他会大叫:“你等着,一会我叫我哥来打你。”事实上,他没有任何兄弟。他这么说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给自己打气。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一紧。一个孤独而坚强的少年形象扑面而来,余华总能在这些微小的地方给人以极其强大的震撼。

说到少年心境的刻画,要重点说第三点,青春感。我看过很多书,真正能给我青春感的书其实很少。反而日本的一些漫画、漫画会更有感觉。至于原因,我在分析日本文学的时候应该重点关注。说到少年感,在中国,江南对这方面的刻画比较突出,有余华的小说。那么,什么是少年感呢?因为这个词是我自己创造的,没有参考,所以只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是一本有青春感的书,主角必须是少年。其次,书要能表达出青少年的一些特点,以及属于青少年一个人的快乐和迷茫。青少年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快乐和迷茫是什么?在我看来,青少年有几个特点。第一,进取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属于青少年,也属于成年人,非常不同。成年人的进取精神有很多功利色彩,而青少年则更纯粹。有时候进取精神的存在只是为了追求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更多的是用情绪支配自己的行动。二、情绪化,不稳定,少年的特点是情绪化,这种状态不是刻意的,可能来自青春期的情绪波动,可能来自对未来的迷茫。第三,他们渴望认同感。青少年总是比成年人更深刻地感受到孤独,他们害怕这种孤独。他们渴望成为焦点,融入集体,类似前面说的企业。有哪些属于少年的欢乐和疑惑?如果考虑到衣食无忧的情况(挣扎于温饱的少年会更接受成人社会的规律),少年的快乐和愉悦就纯粹了。我说了,能满足他们情绪的东西会让他们开心,压抑他们的情绪,会让他迷茫。成年人很少会这么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开心还是迷茫,都会相对克制,但这样的好处是成年人在真正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时,会考虑后果,会去处理。这是经验带来的好处,但很多青少年可能会无所适从,不离开父母很难完全具备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国内很多作家的书缺乏青春感。一方面原因是,能写作出书的作家,一定是博览群书的。如果他们读的书多了,他们对一切的理解自然会加深,他们会表现得更像青少年。他们心里都不是少年。他们怎样才能表现出好的青春感?年纪大了,离婚会更多,写不好。另一方面,以青少年为主角的作品会造成一定的局限性。少年意味着不成熟,以少年为主角可能不太方便表达深刻的内容。

然而余华书中描写的少年心境其实是很残酷的。我的童年生活混杂着冷漠和荒谬,虚荣,滥情和不负责任的父亲,打架的兄弟,沉默的母亲,冰冷的家庭关系。总觉得关系充满了不真实感。多年后在村里见到爷爷,还是觉得时光虚幻。相对来说,养父母给了他更多。青春期爱上他的女孩并没有关注他,而是在不同的男人间漂泊,紧接着他温柔的朋友去世,进入了城市里的生活。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那么飘渺,少年的心情迷茫而虚幻,但那些事和人确实存在于他的记忆里,伤痛留在他过去的心里,未来未必光明。少年只是被时间之轮指引,穿梭于一个。还是伤心?记不太清楚了,也没那么重要。只有一个迷茫的少年站在村口,对过去表示哀悼。此时的余华还无法完全消化这些内容,所以相对于《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残酷,这本书最后是冰冷的,不同的画面交织,闪回,夹杂着大量的评论(这里,之后的作品以素描为主,评论很少),描绘了一幅奇幻而残酷的画面。余华提出了很多问题,对发生的事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所以最后把故事放在那里让读者理解,然后慢慢发展成直白的风格。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早期风格的代表作。相比住在过渡时期,结构更完整,没有明显的设计感。在我看来,有些喜欢余华的读者把这本书列为他最好的作品并不过分。余华通过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光环,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本书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