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解读到底好不好?
然而,我始终无法爱上世界上的一种产品——解读书籍。我不仅没有爱上解读书,甚至从一开始就排斥它。这个问题来自于过去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个巨大的磕绊——阅读经典儿童读物。
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在暑假给我买了几本外国名著,比如儿童版的《傲慢与偏见》、《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等。所谓儿童版,就是把故事中的场景描写、心理描写等很多次要细节砍掉,留下主线和主要对话。
童书减轻了孩子的阅读负担,但特别不好的是,他们,至少在当时,会因为当时的环境而误以为这些作品是经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解?因为没看推理小说,被剪掉的可以称之为细节和铺垫,但也是精华和内涵,留下一个故事的空壳,自然没有味道。
我以为可以通过降低阅读难度来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但这让我当时产生了很深的误解,从此再也没有提起过自己对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直到很多年后,偶然看到列夫·托尔斯泰的访谈,再次翻出他的原著,才发现自己错过了这么多年。
也担心因为童年的阴影,误解了“获得”的解读书籍。毕竟我种下的坑属于小说,我在网上得到的书大多属于非小说。在以前,童书编纂者的水平也可能极大地影响我当时的阅读体验。所以抱着熟能生巧的态度,我还是在网站上订了几本解读书看。可惜我还是不能谈恋爱。
像笑点对浓缩书的定位,如果把解读版作为筛选书籍的工具,只了解大概情况,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你真的抱着吸收知识的态度,想通过阅读解毒书来节省时间,我觉得解读版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突然有一种顿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过去所读的东西的精华慢慢消散。当有一天你再次翻开那本书,你甚至会觉得自己在读一本新书。
看书还是这样。听或读一本翻译的书怎么样?也许我现在会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到起伏,但一个星期后,我几乎什么都记不住,也抓不住。
最近从Xdite上了解到一个新概念——学习金字塔的知识留存率。实践、教学和讨论是主动的学习方法,保留率较高。阅读、听力和演示都是被动的学习方法,学习保持率非常低。
如果阅读的留存率是10%,那么阅读解读版的留存率可能小于1%。原因在于,一门知识的吸收,不在于它的“干货”成分有多高,而在于它是否能与你过去的知识体系横向或纵向产生足够的联系。最好的学习是把你头脑中的所有知识编织成一张网,重要的知识点能够有足够的线索让你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提取你需要的信息。
口译版为你节省的是时间,代价是砍掉的——深刻的理解。
每个人的理解差异很大,一些人非常熟悉的例子,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利器;精致的类比和隐喻对某些人来说可有可无,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知识网络中不可或缺的粘合剂。你可以称之为这种被删除的层层干货的精华,但很难让它们深深嵌入你的脑海,与旁枝相连。在吸收的过程中,越追纯干货,越容易让它们成为孤岛,无法深刻记忆,也无法轻易提取。虽然节省了很多时间,但却大大降低了理解度。
清华大学教授赵南元说:
从前听长辈说,人老了,就看书看报看话题。我以为大概是因为老花眼看不清小字。或者未来不多,学习的性价比下降,学习的欲望也相应降低。当我到了这个年龄,我发现这两个原因当然是有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果你看的东西多了,你会发现真正有价值,值得你花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作品是很少的。当然,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态度显然是错误的。年轻人看什么都是新鲜的,未知的,都是有见识的。他们不吃前两块饼干,但只吃第三块也吃不饱。我没有读很多糟粕,也没有发现本质的能力。
赵教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总是尽力去读质量最好的书,跟着最好的老师,听最精辟的见解,结果在这条追逐“最好”的路上产生了很多恐慌和焦虑。我们不想在“也许不那么好”的书上花太多时间,哪怕超过一分一秒。我们希望别人帮我们把解读过的书整理出来,提取精华,嚼碎了喂给我们,这样可以帮我们节省时间和成本,但是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多捷径呢?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读到所谓的“糟粕”,那是你建立阅读美学所要付出的成本,是你加深理解所要付出的时间。
一本书好不好,值得读,值得读好几遍。往往需要自己去品尝。我也喜欢听樊登讲故事,但我更喜欢让他引起我的阅读兴趣,而不是用他的解读代替我自己的理解。有些步骤是不能跳过的,有些时间是不能省的。在读书这件事上,慢就是快,还是要靠自己,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