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舞女情节概要
《伊豆的舞者》描述了一个19岁的高二学生,独自一人去伊豆旅行,排解自己难以言说的压抑和苦闷,途中遇到一群流浪的艺术家,对那里的小舞者产生了向往。伊豆的舞蹈演员荀子深深吸引了我。文章描述了“我”与荀子从一件小事到最后分别的过程。
《伊豆的舞者》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著名作品,也是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
扩展数据:
创作背景
《伊豆的舞者》是根据作者19岁(1918)的伊豆之旅写成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中的“我”是高中的川端康成,所以先从作者的生活经历说起。作者年轻时就失去了父母。他两岁时失去了父亲,三岁时失去了母亲。他是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的。他的姐姐和奶奶相继去世后,他的最后一个亲人,双目失明的爷爷也去世了,享年16岁。
从童年开始,川端康成常年患有幽闭恐惧症,他的心理非常敏感和孤独。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不幸的人生经历让他形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儿气质”和“恩人气质”。这种个性和它带来的令人窒息的忧郁,在东京喧嚣的对比下越来越明显。为了逃离这种压抑的情绪,作者踏上了伊豆之旅。
在途中,作者被一个14岁舞者的天真与美丽所感染,不由自主地陪同舞者和其他从秀山寺出发,经过唐岛、唐叶,到达伊豆本岛南端的下田港,然后怀着一种伤感的心情与舞者告别。而这段经历就是伊豆的《舞女》的故事来源。
百度百科-伊豆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