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故事的梗概

故事梗概:

丹麦哈姆雷特王子在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时,突然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当他回国参加自己的葬礼时,遇到了叔叔克劳迪斯登基、叔叔和母亲格特鲁德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系列事件,这让哈姆雷特充满了疑惑和不满。然后,当荷瑞修和贝尔纳多正在戒备的时候,他们的父亲老哈姆雷特的鬼魂出现了,解释说他是被克劳迪斯毒死的,并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报仇。

后来哈姆雷特用装疯来掩护自己,通过“戏中戏外”来证明自己的叔叔确实是杀父仇人。由于哈姆雷特误杀了欧菲莉亚心爱的父亲普罗尼尔斯,克劳迪斯试图借国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机逃回丹麦,却得知欧菲莉亚自杀,不得不接受与哥哥莱尔提斯的决斗。

在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葛楚德因为不小心喝了克劳迪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中毒身亡。哈姆雷特和莱尔提斯都是被剑毒死的。得知哈姆雷特是被毒死的,她在死前杀死了克劳迪斯,并要求她的朋友荷瑞修将她的故事告诉后世。

《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于1599年至1602年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

威廉·莎士比亚(英文:William Shakespeare,1564-65438年4月23日+0665438年4月23日+06年4月23日)在中国社会中常被视为莎士比亚。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论》(1908年2月)中将莎士比亚称为“狭隘精神”。

《哈姆雷特》,引申素材,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最长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一部戏剧。它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完善的悲剧艺术技巧,代表了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与《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一起构成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是悲剧的杰作。哈姆雷特和欧菲莉亚之间的爱情悲剧是最重要的悲剧因素之一。他们原本纯洁的爱情最终因为时代的压力,坏人的利用,人性弱点的暴露而枯萎。

在这个从深爱到失控再到凋零的情感发展过程中,反映了欧洲社会的现状(权力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封建王朝的腐败)和人性中有缺陷甚至丑恶的一面,对主题的深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在整个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哈姆雷特》以其现实主义的写作技巧和娴熟的艺术技巧而闻名。

除了人物塑造的成功和语言运用的恰当细腻,《哈姆雷特》另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是其丰富生动的情节。在结构上,作品以哈姆雷特为原型,以莱尔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为三条复仇线索。从大的方面来说,次要线索贯穿主要线索,起到衬托和对比的作用。

既丰富和推动了主要情节的发展,又凸显了哈姆雷特复仇的社会意义。《哈姆雷特》从小的角度看,内容和情节都很广泛。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不仅因为它的悲剧结局,还因为它带给人们对哈姆雷特命运和当时文艺复兴社会背景的沉重反思。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最终结局是整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个人的牺牲也是其作品发展的最终结局。从某种程度上说,悲剧不是不幸,而是某种意义上的美。

参考资料:

哈姆雷特-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