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散文三要素

在小说《故乡》中,作者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抓住“变”字作为突破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分析人物的变化,探讨小说的主题。

小说通过刻画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在《故乡》中,塑造了三个代表不同阶级的人物形象:润土,代表辛亥革命后破产农民的形象;大嫂杨二代表了辛亥革命后城市工匠的形象;“我”代表一个为生活而努力,对生活现状不满,积极寻求新生活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塑造润土和嫂子杨二这两个形象时,文本通过一个“变”字来表达主题。

作者用浓烈的笔墨刻画了润土的形象,通过对青年润土和中年润土的外貌、语言、表情的描写,突出了他的巨大变化,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相比之下,围巾之年,一个紫圆脸、戴着小毡帽的活泼可爱的少年,已经变成了一个红眼睛、灰黄色、多皱纹的石像。从一个活泼、有活力、聪明、热情、见多识广、能说会道的农村少年,变成了一个勤劳朴实、但生活艰辛、麻木不仁、愚昧无知的“傀儡人”。作者正是通过闰土的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广大农村日趋破产,农民生活日益艰难的社会现实。

作者还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刻画了嫂子杨二的形象,描述了她20年前和20年后的变化。10年前,有“豆腐美人”之称的杨二嫂子,以卖豆腐为生,自食其力;二十年后,豆腐店已经倒闭,生活窘迫,让她成为一个自私、尖酸、挑衅、贪婪的“窄脚罗盘”。杨二嫂子性格的变化是因为生活的变化;生活的改变是因为社会的改变。作者通过杨二嫂子的形象变化,揭示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旧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民的生活现实,使主题更加生动深刻。

第二,把握景物的变化,了解社会情况。

小说常常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烘托气氛,并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主题。本文也是如此。正文的开头,我描述了一个我回到家乡时荒凉凄凉的冬日景象:阴沉的天气,昏黄的天空,荒凉的村庄...在这个农村冬天的场景中,我们可以读到两点:一是它衬托了我回到家乡时的悲伤心情;二是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它可以知道旧中国农村的面貌。《故乡》只是旧中国和千千千千万万农村的代表,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酷剥削蹂躏下广大农村的一个缩影。

这种荒凉凄凉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家乡景象相去甚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的家乡一点也不像这样,我的家乡好多了。”后来,作者用鲜艳美丽的色彩描绘了家乡蓝天、碧海、沙滩、满月的美丽景象。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他深刻地反映了农村的巨大变化。从景物变化的角度,引导学生探究引起中国农村巨变的社会根源,从而理解景物描写在深刻揭示小说主题中的作用。

第三,实现情感的变化,明确小说的意义。

“我”是一条线索,是文章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作者主要通过我回到家乡——在家乡——远离家乡时心情的三次变化来描写“我”这个人物。“我”对家乡的第一次情感转变,首先是因为我没有穿着衣服回老家,“我来这里是为了别的”。我四处流浪,所以我的心情充满了悲伤。尤其是踏上家乡的土地,看到家乡萧条的景象,“心里不禁难过。”

当我在我的家乡时,我遇见了我童年的朋友润土。十几岁的时候,我和润土是一对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的伙伴,童年的回忆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回到家乡时的萧瑟味道,终于一点点冲淡了这种美好的回忆。然而,当我看到闰土的时候,发现它已经不是“记忆中的闰土”,“多子、荒、兵、匪、官绅”的沉重压迫,已经让他变得苍老、麻木、迟钝,成了一个傀儡人。那个曾经活泼健康聪明勇敢见多识广的阳光男孩,再也找不到任何踪迹。尤其是闰土会上的“师父”声,一下子把两个青梅竹马的亲密关系分割成了千山万水。“我们之间已经有一层悲伤的厚厚的屏障”!本来是一次温馨的见面,却让我觉得有点沉重,难过,难过!这一切让我对家乡“不是留恋”,而是“很难过”,这是我对家乡感情的第二次转变。

“我”对家乡感情的第三次转变,是在我离开家乡的时候。故乡是“物是人非”,“我”带着失望和悲伤离开了故乡。虽然我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希望被家乡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但我也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茫然。但是,当我看到水和宏的时候,我的心里生出了希望,我希望下一代能有新的生活。虽然不知道新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但应该是“我们以前没有过的生活。”这时“我”的心情就振奋起来了。作者正是通过“我”从“悲伤”到“悲伤”再到“兴奋”的三次心境变化,表达了对黑暗腐朽现实的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激励人们为“新生活”开辟前进的道路。它体现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的希望。

当然,对作品主题的解读可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就不细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