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烨的人物观

浏览今年京书展的文艺书籍,评论家白烨的一个突出印象是“两多两少”:即老作品多,原创作品少;文种很多,传统作品很少。很多出版社的地摊上没有原创新书,大多是对古代、近代、现代经典作家作品的改头换面;所以有很多套的书和系列,选择的方式多种多样。乍一看,它们的规模和外观都非常大,而且它们也非常丰富多彩,非常繁荣。但仔细分析,都是对过往作品的花式翻新。与此同时,在网络上走红、成名的作者的作品正在被大量转化为纸质作品,使得打字作品的数量大大增加。民营书业的摊位是这样,各出版社的摊位也是这样。官场和浪漫爱情是最突出的两类。“书业的这种变化态势和趋势,也反映了当前文坛的变化。”白烨说。

在原著类中,认为值得推荐的新作有刘醒龙的《政治课》、张的《老风口》、的《马上要走向世界》、张宇的《足球门》。“《政治课》这部作品,以一个基层干部孔太平的视角,揭示了当前农村社会的政治生态,写出了这个基层干部的良知和正气。”白烨接着说,“张哲的《老风口》从过去人的口述和后来人的记述双重视角,展开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扑朔迷离的历史细节和边疆独特的风土人情。徐贵相在《马上天下》中描写了战术专家陈秋实和战斗英雄陈三川父子,对不同时期战争与和平、勇敢与懦弱、忠诚与背叛的对立关系进行了新的艺术诠释。”白烨特别提到,作家张宇是一个足球俱乐部的负责人,《足球门》有很大的纪实性质,是一部关于球场、职场、官场的文学画像。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新作中,白烨认为《青果》体现了青年作家顾健的创作实力。在白烨看来,马小淘是80后作家中最会编故事的。她的《慢慢爱》是个人感情的戏剧化体验,反映了当下的爱情生活尽管热闹却难以有结果的现实。作品将人生思考、青春反思等内涵融入生活化的故事和反讽叙事中,展现了新一代人的价值取向。

一直关注70后作家的白烨注意到,70后最勤奋的作家之一张远发表了他的第十个专题《给我一把椅子》。“这部作品超越了她以往的写作,以一对孤独不安的青年男女及其触礁搁浅的情感冒险,描述了常态下都市爱情的病态。”此外,田原的《一粒有七个茧的豆子》在七个相互关联的故事中有一种吸引人的内在力量。

在非小说类作品中,白烨认为陈明的《和丁玲在一起的五十年》是非常出色的。94岁高龄的陈明是丁玲的研究员,也是她最后的爱人。这本书在他们的个人经历中揭示和记录了他们的爱情生活和精神世界,也从他们传奇的命运中折射出时代的发展。王园园的《指挥官的爸爸,司机的爸爸——女儿眼中的两个爸爸》,以平实的文笔,细腻的感情,描述了他所生活的两个家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战时与和平时期不同层面的人的英雄品质,以及感情与人性相得益彰的美好。

最后,白烨郑重推荐海天出版社的《新中国文学精品文库》(1949-2009)。本书由著名评论家拉达主编,共分9卷,包括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随笔、诗歌、报告文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它以作品的方式,从文学的角度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展示了当代文学小说60年来不平凡的历程,也反映了60年来社会生活的巨大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