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1.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武昌蛇山之巅,濒临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被誉为“天下第一楼”、“天下第一景”。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2.黄鹤楼建于三国时期吴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只是夏口城的一角,是“军楼”。金朝灭了吴栋后,三国统一了。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该建筑逐渐演变为政府和商务旅行者的装饰性建筑。唐代诗人崔豪以此为题作诗《黄鹤楼》,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历代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黄鹤楼名闻千古。

3.黄鹤楼位于蛇顶,海拔61.7米。它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京广铁路的列车在楼下呼啸而过。建筑高五层,总高度51.4m,建筑面积3219m 2。黄鹤楼内部由72根柱子支撑,60个上翘的角向外延伸,屋顶覆盖654.38+百万层黄色琉璃瓦。

4.黄鹤楼外,青铜黄鹤造型、造像宝塔、牌坊、轩阁等一批附属建筑,把主体建筑衬托得更加富丽堂皇。主体建筑周围还有白云亭、象牙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和魅力。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相得益彰。当你爬上大楼时,你可以看到武汉三镇的风景。

5.黄鹤楼为什么取“黄鹤”之名?据说原来的建筑建在皇姑集上,后人把“鹳”读成了“鹤”,真是假也是假。是带有神奇色彩的“仙黄鹤”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神仙理论盛行,黄鹤楼神话也是在以“怪力乱神”为题材的小说发展背景下形成的。神仙过鹤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作品中。他的《聊斋志异》中的“客驾鹤”,后来被鲁迅在《古代小说钩沉》中记载: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佘山黄鹤鸡头。相传这里原是辛家开的酒店。临走前,一个道士在墙上画了一只鹤来感谢她的千杯,并告诉她它可以下来跳舞。从此客人爆满,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回来了,拿着笛子吹奏,道士踏上黄鹤,直上青天。为了纪念帮助她致富的仙女,辛的家人在她的地方建了一座建筑,并命名为“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