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梨花了
当梨花盛开的时候,当你第一眼看到一个万亩梨花环绕的小镇,抱着远方的乡村,你一定会惊叹于梨花镇的壮观之美,如春潮涌动,花海茫茫。如果走进梨园,静下心来闻一闻细微的花香,摇一摇树的白枝头,当雪花般的雨漫天飞舞时,那种令人感动的花香会突然让人感到不安。这时,当你登上山顶,向远处望去,望着白色的平原,望着白色的村庄,那种说不出的心情一定像是在欣赏和品味一幅美丽的画卷,一种特别的感觉一定会油然而生。会下意识地认为,这里不仅适合见面,而且还特别适合告白...
恰恰是眼前的美景容易被画中人忽略...在我的想象中,车已经慢慢开到学校门口了。当车减速右转进单位的时候,我看到了校园里的风景,让我恍然大悟,这几十年过得如白昼,耕耘过的校园不就像一个梨园吗?校园里活泼的学生不就像朵朵梨花吗?那跳舞的姿势不就是像飞花穿树吗?那个学生的入学、上学、毕业不就像梨花的含苞、盛开、结果吗?而那个老师不知疲倦地教人在三尺讲台上犁地。不就像一个园丁,每天浇水施肥,种树,种树,开花,结果吗...
这时我想起了这样一首歌,却把老师比作一棵树,一棵有树的树...
你头顶上的一天
踩在土壤的一边
你在风雨中昂首挺胸
冰雪不满足
多么大的一棵树啊。
让风吹吧
绿叶中留下了多少故事
有喜有悲。
你开心的时候不笑。
你不会在痛苦中哭泣
大地上撒下了多少阴影
那是爱的音符。
风是你的歌。
云是你的脚步。
日日夜夜
一切为了人类的利益
多么大的一棵树啊。
绿色祝福
你的思想在蓝天中
深深珍惜沃土
是的,这首歌非常适合写老师。老师在行为上是园丁,但在性格上不是给学生遮风挡雨的大树!
目睹眼前的晋阳中学,当时有多少老师?他们进校门支教的时候,还是迷人的少年,美丽的少女,脚下迈着青春的脚步,怀揣着翱翔的梦想。从进校门开始,我就一直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但当他们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一旦离开这个舞台,就已经头发花白,驼背了。是他们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金阳中学,献给了教育事业!当你明白了这一点,把老师比作一棵大树,比作一个园丁,比作一个梨园,一定会得到一致的认同!
熟悉校园里的小路
早上来树下学习。
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
也照着身边的小树。
……
当我下了车,走在通往教学楼的过道上,那首过去唱了很多遍的《校园的早晨》突然从我的心里响起...我看着老师们急促而坚定的走向教室,看着老师们满脸沧桑,看着蹦蹦跳跳无忧无虑的学生们,我的眼睛莫名地湿润了...
新竹比老竹高,它们的生长靠老枝支撑。
第二年又会出来,会长高。
我想,我被铃声吵醒了。随着铃声的响起,教室里已经传来了读书的声音。靠墙的柳树,盛开的梨花,初升的太阳,似乎都被这一幕感动了,站在原地,聚精会神地听着。这个时候,我好像第一次认识了这个生机勃勃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就是养心的未来,晋阳的希望吗?
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金阳中学曾经是一所轰动全省的花园式学校。虽然它也经历过低迷和起伏,但它像一个梨园,总是在春风下如期绽放。
1991年春天,当我刚转学到金阳中学(原印稿中学)时,我还是一间平房,散布在校园各处。我的办公室在学校的后面。就是几栋独立的红砖瓦房,看着怪怪的,出了楼。出于某种原因,老师们习惯称这些办公室为“小庙”。我想,每天进出“小庙”,自然就出家了。有句话叫“当和尚天天敲钟”,就这样,我步入了每天勤勤恳恳敲钟的生活。1992年,正是校舍改造的高潮,“小庙”很快变成了一排教学楼...
时光飞逝,时光飞逝。没想到,转眼27年过去了,岁月慢慢染白了我的鬓角。心里难免有些难过和失落。难怪连孔子站在大川面前也不禁感叹“逝者如斯夫”!
“千帆在沉帆的一边,万木春在病树的前面。”金阳中学的老师虽然不断退出平台,但也在不断换新鲜血液。人类在进步,社会在进步。今天的金阳中学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今年春天,学校搬进了高大明亮的现代化教学楼。如今的校园已经是高楼林立,绿树成荫,鲜花环绕,就像一个沐浴在春风的梨园,如一朵刚刚盛开的梨花,在广阔的天地里焕发着勃勃生机。
有句话说,“水静时岸阔,无风搅我孤帆。”目前,金阳中学的学风、教风、校风,像一股强劲而湿润的东风,正在张毅校长的带领下,奔向学习的蓝海。“蜀山有勤奋之路,学海无涯。”金阳中学的学生在新目标、新思想和新前景的激励下,有一种学习的氛围。
金阳中学,就像一个盛开的梨园,给人一种憧憬和希望,而这种希望从何而来?团结进取的老师们,老师们科学认真的教研活动,生动灵活的课堂,老师们默默无闻的辛苦就不用多说了。光是看张毅老师新上任的金阳中学校长,面对诸多问题的焦虑和担当,面对校园转型的苦心,面对困难局面的勇气,就足以让老师们感到振奋和感动。张毅校长的到来,不仅给了学校希望,也给了老师信心。既给了学校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也给了老师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之前不认识张毅校长。我对张毅校长的了解是从金阳中学崭新的、良好有序的、团结进取的学习氛围开始的。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我对教育应该是相当熟悉的,对历届校长也很了解。但是张毅校长这么善良,做事大气,像春风一样有感染力,是很少见的。我和张毅校长只有工作关系,没有私人关系。我们的会议大多擦肩而过。直到有一天,金阳中学刚搬到宽敞明亮的新教学楼,我看到,为了一次支教活动,张毅校长陪着金阳学区教委主任张雪峰,站着不动咋?在凉风中,等待着看模特老师的到来,现场和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校长张毅优雅而温和,而教委主任张雪峰友好而睿智。从张雪峰主任和张毅校长的默契配合中,从张雪峰主任的微笑中,从他们清澈的眼神中,我读到了教育人特有的自信和金阳教育的希望。
如果把藏在香雪中的校园比作一个梨园,那么张毅校长就是一个勤勤恳恳的看门人,为梨园浇水施肥。这生机勃勃的梨园,充满了春天,充满了奔放,都离不开张校长的辛勤劳动。就像昨天的梨园在春天到来之前还是一片寂静一样,今天它已经开满了树,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梨花。张毅校长看起来有些清瘦,给人满满的文艺气息。相互接触后,不仅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而且给人一种清新的活力。张毅校长不善言谈,但从他寥寥数语中,能感受到他对金阳中学的责任感,对“未来蒸蒸日上”的目标,能感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格力量。他说:教育的伟大目标不仅仅是装饰,而是训练头脑,使其具有有用的能力,而不是填鸭式地积累以往的经验。教育的目的是给人美感,给人诗意的感染。无论张校长是用自己的语言还是引用的,都会给金阳中学一个美好的未来。补充了足够的活力和正能量。张毅校长的成功不仅体现了对教师的关心,也给予了教师更大的自主权和信任。他说: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一生必须做好的事情。现在讲说教,是想给学生灌输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让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当前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优秀人才。解惑就是学生遇到问题,老师要去解决。解疑释惑必有方法。要破除那些死板、僵化、教条的方法,代之以生动、活泼、耐心、细致的方法。做好这三件事,一定要把道德放在第一位。他说:教育就像一棵开满白花的梨树,就是一树摇一树。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张毅校长的带动下,金阳中学不仅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还带出一支互相学习的教师队伍。我和金阳中学的副校长王红星先生有很多交流。他精准幽默的语言表达常常让人耳目一新。办公室主任李荣干先生能把水浒片段逐字逐句背下来,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虽然金阳中学的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戴着教师的光环,但在这里我不可能全部做到,只举一两个例子。同事们的辛苦每天都在感动着我,正是这样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构成了金阳中学充满活力的整体。金阳中学的老师都很了不起,能歌善舞。学校的潜力也在张毅校长的刺激下逐渐显现,聪明起来。就像一个盛开的梨园,不仅给人一种美丽的风景,也给人一种希望,一种未来,一种收获的期待。
清明节前,连续几天的降温减缓了春天的脚步。最近几天,随着天气的不断转暖,梨树也逐渐开花了。再看梨花的心情不言而喻。梨镇的壮丽景色成了春游的好去处。但是梨花的盛开会很短暂,错过花期就一年了。忘了是谁说的。我宁愿犯错也不愿错过。故障可以纠正,但如果错过了,就没有回程了。错过了花期只是一年,错过了教育就错过了孩子的一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危机感,在鞭策着金阳中学,鞭策着老师们时时刻刻奉献在讲台上。列宁曾把教育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教师通常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由此不难看出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和希望,也不难看出教育的神圣地位。有人说,只有懂得种花的人,才能真正懂教育。地处梨乡梨园的金阳中学,始终受乡的影响,这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应该更有资格理解教育。
每到花期,各地游客如期而至,探梨赏花。曾经让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美景,如今人人都能看到。置身于茫茫花海中,犹如踏入了芬芳馥郁的茫茫雪原。这些美丽的风景不仅美化了心情,也陶醉了世界。“问王妈找谁山,脸上还有香风吹。”春天又来了,梨花盛开。深藏其中的金阳中学,正以春风和雨露的姿态,以奋发向上的精神,以百花齐放的形式,呈现在当代和世人面前。如果说万亩梨园是香雪海的躯体,那么香雪海的金阳中学一定是李湘的灵魂。这个梨镇的灵魂就像一棵梨树,它不仅会摇曳春天、枝叶,还会摇曳希望和未来。
作者:李玉德。山东省散文学会、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阳新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作品散见于《滨州日报》、《鲁北晚报》、《陕西工人日报》、《当代散文》等。散文《再闻故乡槐花香》获山东2019散文大会优秀奖。小说《谁支持你》在滨州文学连载。在《大平原》、《滨州文学》等微媒体发表多篇散文。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