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朗读亭”为何火爆中国城市?

新媒称,在重庆市中心商场一个外形类似时下流行“迷你KTV”的亭子里,图书管理员何佳(24岁)戴上专业耳机,嘴巴对准悬挂在眼前的金色麦克风,全神贯注望着平板电脑。当耳机开始播放柔和的轻音乐时,她开始朗读已故爱尔兰诗人威廉·叶芝的名诗《当你老了》的中文译文。

报道称,朗读亭这个特殊文艺兼休闲空间的出现,要追溯至中央电视台今年2月热播的综艺节目《朗读者》。该节目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以朗读形式分享人生故事,内容围绕遇见、陪伴、眼泪、告别、勇气等感性主题,娓娓道来的一段段人生自述打动不少观众,被形容为综艺界一股清流。一股朗读热潮随即在中国掀起。除了朗读亭,“喜马拉雅FM”等让人用手机听书、说书的音频软件也越来越受欢迎,甚至获得大笔融资。在重庆一家书店工作的何佳也发现,店里近来多了许多“朗读书”,从儿童书到成人刊物、从古诗词到现代散文,都以方便朗读的形式撰写呈献。

朗读这一历史悠久的文化活动为何再次风靡各地,受到民众的追捧?重庆两江新区“两江读书会”阅读兴趣小组组长杜术林表示,《朗读者》全面点燃了朗读的热潮,这背后更大的趋势是,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国民素质提高,民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相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