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青的博客情结

除了是“价值中国网”创始人,林永青现在主要身份是创融投资公司总经理兼董事,主业是金融和投资,网站维护仍是创融公司其它业务收入来贴补。

林永青1999年曾任英特尔中国区渠道市场经理,当时英特尔CEO贝瑞特访问成都,场面火热,他记忆犹新——贝瑞特当过美国空军F16战斗机的飞行员,他驾驶着英特尔公司“十倍速”地冲进互联网时代。 林永青也当过清华同方电脑助理总经理及市场部总经理,当年他和李汉生一起参加过央视的《对话》节目。后来与几个合伙人成立创融国际,投资过一些传统IT项目,他英特尔时的同事、中华英才网创始人张杰贤,把公司股权出让给后,又重新创业做网络支付企业——百付通,也是和创融公司合作的。 主业是金融和投资,林永青做博客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一件事情。因为认识很多财经界朋友,希望多一个平台交流,刘韧的Donews IT社区网给他的印象最深,所以价值中国一开始走的就是专业化路线。多年前在英特尔工作时,林永青业余做过一家启点网,选择一些国外IT媒体如《Upside》、《Business2.0》、《Wired》等翻译成中文,向中国读者介绍最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和理念。启点网当时还给网易提供过内容,但主要是业余玩票的性质,没有考虑过商业化。但因为这方面的尝试时间之早,很多业界朋友都印象深刻。

博客的好处勿庸置疑,但要经营一家博客,就必须有一定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否则人家为什么要来你这儿看?林永青和胡泳交流过,后者认为常见的那些博客没有多大价值,要做就做高端的,并用制度来保证,他很认同这种看法。价值中国的主题是“为中国经济而思考”,短短一年间已经吸引了800多个作者,他们都采取实名制,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发表金融、投资、经济、管理等专业文章。

不过,博客最有争议的可能就是很难商业化和解决不了网络版权问题。林永青说,“互联网的成功模式都是创新出来的,跟几年前的个人网站相比,博客会有一些颠覆性的改变,但不加管理就会是个大杂烩。”他想了很长时间,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以有效的方式来保障作者的权益。

2005年1月,林永青在纽约,美国股市突然给了他很大启发:一个公司要开放,才会最大量地获得大家的支持。博客的价值还没有被真正发掘,价值中国有了一个清晰且大胆的策略:以股权创新作为经营方式,根据作者们不同程度的贡献来分配,与作者之间有一个法律规范,大家***同成长,等盈利以后将部分利润返还给作者。林永青很自豪,“博客变股东,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模式,互联网提供了这种可能,不是所有业务都可以这么做的。”

在具体操作上,创融公司保留价值中国的50%股权(控股),也负责解决资金问题,其余50%作为内部博客股权(期权),以作者的贡献率(文章数、点击率等加权)乘以总分配股数来计算(动态的)。比如内部发行1000万股,作者持有股份数为贡献率0.00193×500万=9650股,若价值中国以每股0.3元税后利润分红,则该作者可得9650×0.3=2895元。

这也许是一场博客分红实验,但林永青认为此举具有极好的激励和约束功能,更体现博客的开放精神,网站本身要讲诚信,作者们则要提供有质量的文章。创融不回购作者的股份,作者之间可以转让或赠与,将来也可以成立监事会或作者委员会参与管理。

但只有在盈利的前提下,这个很有想象力的游戏才能实现。可林永青说,价值中国如何商业化很简单,只是时间问题,他倒不着急,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怎样积累大量权威的作者及文章,聚拢人气。至少要达到二三千作者的规模,和一定的模式壁垒,他才会考虑商业化——价值中国可以做成一个在线财经媒体,或开放的咨询公司,或开展E-Leaning,或与出版公司合作,“我们公司股东的设想,最少是几个亿美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