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1566主要讲了什么?

明朝1566有一个副标题:嘉靖和海瑞(顺便说一下,1566是嘉靖皇帝去世的那一年)。所以全剧有两个核心人物,一个是嘉靖,一个是海瑞。全剧围绕这两个人展开故事。具体的故事有:浙江把大米换成了桑葚等等。

扩展数据:

1,海瑞(1514 65438+22十月——1587 113十月),字儒贤,号冯刚,海南琼山(今海口市)明代著名清官。哈里经历了郑德、嘉靖、隆庆和万历王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海瑞参加乡试。他先被任命在福建南平教重庆,后升任浙江淳安、江西兴国县。他推行清税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历任州法官、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尚宝成、两都总政官、右都钦差顾问。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兴修水利,力劝严惩贪官,禁止以权谋私,实行鞭法,迫使贪官还政于民,因而有“晴空”之誉。

万历十五年(1587),海瑞病逝于南京官邸。赠太子太保,谥号忠。哈里死后,关于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2.嘉靖(1522-1566)是明朝第11任皇帝朱厚熜的年号。明代嘉靖四十五年,是明代第二长的年号(最长的是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嘉靖皇帝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父亲朱世元当了一天皇帝,却被嘉靖强行封侯。嘉靖继位也意味着孝宗皇帝被削。

关于明朝嘉靖皇帝的内容,详见词条朱厚熜。该条目仅介绍了年份。

参考资料:

百度大明王朝百科